LasVega 发表于 2017-1-4 16:44:46

走进红色革命圣地——黄山汪村石屋坑


http://cache.tv.qq.com/qqplayerout.swf?vid=r013789xq2u
片长8分58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8月“蒲公英”飞进徽州古村落,走进红色革命圣地石屋坑时,义务为石屋拍摄制作了这部影像专题片,以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礼献革命老区父老乡亲。该片由“蒲公英”文学网站、上海冠西影视公司、黄山大唐设计组织拍摄。



在古徽州休宁西部与江西交界海拔1630米六股尖大山北边的峡谷处,有个村庄叫“石屋坑”。兵荒马乱年代,山民在一处土名“苦竹坞”地方,开山劈岭建屋基,垒碎石为墙,盖树皮为屋,村名“石屋坑”便由此而来。“石屋坑”村素有“皖南革命摇篮”之称,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机关驻地。在血雨腥风的岁月,石屋坑人民与红军战士们一道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解放立下赫赫功绩。青山依旧妩媚,碧水依旧清透,英魂依旧不朽。


1936年4月,方志敏属下的皖南红军独立团曾来革命老区石屋坑,黑色的大理石上,正面是追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石屋坑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的英雄壮举:当年一个仅36户98人的小村,竟有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20余人被抓坐牢……蒲公英文友们在纪念碑前深切缅怀。


“蒲公英”飞进徽州古村落部分文友在石屋坑红军屋门口合影留念。


石屋坑是红色的,更是绿色原生态的,她远离城市喧嚣,偏宁静一处,堪心灵中的世外桃源。棋琴书画、休闲养生的不可或缺的好地方。





这是革命老区石屋坑即将消失的一幢树皮屋。此类树皮屋如今几乎都被洋房所取代,尚存几幢也许只能在休宁山区的流口、溪口才能找寻,这两处在19世纪贫困年代,素有“徽杉仓库”之称,盛产杉木。当时当地农户家庭经济拮据,建屋也只能就地取材,屋子外立面用杉树皮遮风挡雨。多少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人把它当成文物,更没有被称为“藏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老物件的稀少,树皮屋已是历史的见证,真正的民间瑰宝。


这是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1936年4月,红军就在这间老宅内指挥战斗。小小的老屋,却是当年三省三十多个县的指挥枢纽。新中国解放后,这里已成为黄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1A3260(112).jpg
当年计划经济工业生产落后年代,石屋坑村茶厂用来制茶工具,这在曾经的徽州地带比较普遍。


这是当年革命老区石屋坑村生产队遗留下来的水碓,这些旧物件在曾经缺粮少食的艰苦年代,徽州各地比较盛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所剩无几,如今忆苦思甜,重新修缮还原,被完整保护下来,作为红色旅游景观供游人参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红色革命圣地——黄山汪村石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