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 发表于 2018-11-21 09:35:05

婺源 理坑记忆

理坑村,地图上说的大李坑,很多人都说是李坑,到了后才知道,这里是理坑,因为朱熹的理学在这里发芽、生根、结果并走向全国、影响后世,故理坑原名理源。坑,是这一带对沟的称呼。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这是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

       理坑大致的地势基本上是两山夹一沟,沟里一条自东北流向西南的小河,河里修一道水坝,肥水不外流之意,流出的是水,留住的是财。当地人很讲究风水,细微之处见显文化,处处留心皆学问。

      河上有桥,原来村里有个习俗,谁家生一个男孩,家里就出钱修建一座小桥,计划要修建一百座,我也没有细数到底有多少座桥,而是被岸边唯美的明清两代徽派建筑所吸引,这里的每块砖都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于是,我决定临走的时候带上一块砖。

      历史上,婺源也隶属于古徽州,理坑与黟县就隔着北面那道山梁(据说山上有二炮的导弹部队,专司保卫沪宁杭)。理坑的建筑等自然也就是徽派的建筑风格了,要命的是这里出了很多官员,官员们告老还乡时都要大兴土木,留下点什么东西,或光宗耀祖或教育后人。


      窄窄的小巷,高高的院墙,深深的院落,湿湿的墙根。滑滑的石板,构成了理坑村大致的建筑格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是那狗看星星一片白的角,只看出了现代和古代的差距。
   走累了坐下来歇歇脚,这一歇可不得了了,腚下坐着的这个石墩每个都价值一百万,黑老子一跳,我很紧张,不是怕坐坏了石墩,我知道自己的份量,是怕一不小心后门漏气,给石墩打个洞,那我就惨了。        明显的这个小巷有宽窄的变化,据说这就是“仁义胡同六尺巷"。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减当年秦始皇。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里不光是明清建筑,这里还有文革遗迹,在一个大户人家深大的院落里,曾经是文革时期的大队部,墙上有很多的标语、画像,我和导游余老师合影留念,我们是共同经历过那段历史的。             江南水乡不仅仅多的是水,更多的是美女,走进小巷,一不小心就遇到一个美女,大大方方的拍照留念,风姿绰约、顾盼生辉。       古老的门缝里不时露出个新面孔来,三百年时空转换,可以在刹那间完成,时空频繁的转换,搞得我晕晕乎乎。

       平平安安和落叶归根就蕴藏在这高大的建筑中,看不懂的只是走马观花地看建筑,看得懂的是在仔仔细细品文化。


       高墙中出了不少的宋、明、清各朝大官,他们留下了诸如“司马第”、“天官上卿”、“尚书第”等深宅大院,这些绣户侯门中的弟子大都也深受理学的熏陶,出了不少的中下级官员,据记载,历史上,理坑共有七品以上的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他们的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 也有一些名医。他们的后代中,目前还有不少的两院院士,正部级官员一名。



   多年来,程朱理学深刻地影响着官场的文化,调整着方方面面人与人的关系,虽然经过了起起伏伏,但最终的衰败始于清末民初。理坑村幽暗的石板路、圆弧状的墙角、隐去门阕的豪宅,那从村外看是圆的,从村里看是方的石门,无不彰显着理学的经典文化。


      朱熹死的很凄凉,他的死看得出中国文人做官后的卑鄙及其不择手段,看得出文化人对欲加之罪的无奈。朱熹理学的辉煌与暗淡,一如他生前的命运。朱熹理学的命运,与其说是朱熹或其学说本身,不如说是中国社会本身。如果我们能够正视朱熹理学,那只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为正义的实现而努力的信念,一如那些伟大的理学家。

          看的很累,想的很多,心事重重的。写这篇博文的时候也是写写停停的。轻松点结束这篇博文好吗,好的,那么, 理坑的建筑文化除了彰显着程朱理学,也反映出浓浓的徽商特征,这张照片中隐含着一个字,您看出来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源 理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