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知名导游 发表于 2016-8-2 09:42:07

江湾汪口村,徽商古埠头

如果说歙县老城旁的渔梁村,是昔日徽商沿新安江东去钱塘和江浙的古码头,那么江湾的汪口,便是他们走水路西去鄱阳湖,上接长江、九江、南京,下接赣江、湖广的古埠头——有味道的是,渔梁村因此而筑起大名鼎鼎的渔梁坝,而汪口也有一曲尺碣的“平渡堰”。

出江湾村旅游景区,左边便是它热闹的圩镇。镇口吆喝着拉客的中巴大都是回程婺源县城的,“汪口?上车,3元”——大约10来分钟车程即可抵达汪口村——哦,插一句,往返县城老北站和江湾之间的中巴从上午6点40分至下午5点,每20分钟一班,途经汪口和李坑,是婺源东线自助游最便利的交通路线。

呵呵,我曾自作聪明,一听“汪口”便想当然的以为古村落一定出自徽州大名鼎鼎的越国公汪华的某支后裔——错啦!古村落其实不姓“汪”而姓“俞”,开村的是宋大观三年(1110年)一位名叫俞杲的正三品朝议大夫。
不过它依然与古徽州一脉相承。
据《永川俞氏宗谱》记载,这俞氏即出自徽州屯溪的篁墩,始祖俞沅。唐天佑三年(906年),其裔孙俞昌奉父之命,与走马上任婺源知县的表弟朱瑰一起从篁墩南迁婺源,居婺东万安乡千秋里四都长田(今潋溪),遂成婺源俞氏一世祖。哦,插一句,他这位出任婺源知县的表弟,即是大名鼎鼎的朱熹之祖。
始迁汪口的俞杲,是俞昌的第九代孙,他先是在后山郑婆坞建“永川”别墅,应考中举后步入仕途,官至枢密院交章,荐授朝议大夫。晚年辞官回乡后“以日、月、光、天、德为号,命五子治五宅,睿五井”,从郑婆坞向河边扩展,从而形成了今天汪口村的雏形。
有意思的是这俞杲不以姓氏立村,而取其风水——因村庄坐落在江湾水和段莘水两水相汇的一座半岛上,三面环水,“碧水汪汪”,因而得名,不过其中也多少包含着期许“人丁兴旺”的意思。而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在这里繁衍生息,他还起了一个“永川”的名字,则寓意着“如水绵长”。
应着“顺风顺水”?俞杲裔孙俞皋果然考上了宋末进士,只是因宋亡后无法上任,于是在村里建“心远书院”教育后人,人称“永川先生”——自此,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这俞氏先后出了14位进士、73位官宦,另外还有21位以子孙“荫爵”的,古村落自然兴建起一座座大小官邸、豪宅和祠堂,明洪武八年(1375年),官府还在汪口设立了专门用于投递公文的“汪口驿铺”。
随着古驿道的开通,再加上可直达鄱阳湖的繁荣水道,“亦儒亦商”,村里的俞氏也逐渐跻身徽商,一个木材,一个茶叶,苦心经营,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汪口的木业和茶业生意如日中天,而迅速积累起来的财富,使得古村落日益繁盛——到清雍乾鼎盛时,村里的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经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轩、养源书屋、存与斋书院、柱史坊和同榜坊等相继建成,“汪口官路”正街更是成了一条繁华了几个朝代的商业街,几可媲美歙县老城渔梁村的“鱼鳞街”啦。
可惜清咸丰十年(1851年),因太平天国的战火民居“被焚过半”,而随着清末至民国期间徽商的衰落,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古村落也不可避免地日益衰落。所幸的是地处偏僻“藏而不露”,它被有幸地保存了下来,2005年成了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辟为旅游景区后,尽管少了些江湾那种大手笔改扩建的富丽堂皇,但反而让人有种古村落原汁原味的欣慰——可不,要寻的其实还是她古村落“原版”的一面。

景区售票处设在村西面的公路旁,一株千年古樟,一座石拱古桥,一座被称为“上浇龙”的水碓,俨然便是昔日徽州古村落典型的水口——古桥又叫“曹公桥”,铭牌上介绍它始建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那时汪口尚未建村,修桥的是邻村一曹姓人家,见这里风水极佳而将祖坟修在这里,为方便上坟祭祀于是修建了这座石桥。明弘治元年(1488年)其后人曾重修,应该是汪口村最早的古建筑了——距今1200多年历史?让人难以置信。
桥下溪流连着村前被称为“段莘水”的小河,河面宽阔,下方便是汪口曲尺形的堰坝“平渡堰”。没想到,它就是由清雍正年间江湾那位知名的“乡贤”江永所设计修建的(关于江永,可参见我上篇江湾的游记)——曲尺的长边拦河蓄水,短边则与河岸夹道形成通船航道,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通舟、蓄水、缓水势的功能,确是古代水利建设的一项非同凡响之作。
如今河上横跨着一座西关大桥——桥北是坐北朝南粉墙黛瓦的古村落,一条古驿道自西而东穿村而过,驿道前还立着两尊犹如守村的石狮子;桥南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起伏山峦,山脚建有汇源禅院,不过最抢眼的还是河边一排排“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民居,似乎村民都搬了过去,而将河北的这片古村落留给城里人看个稀奇。

沿着河北的石板古道,穿过两只守门的石狮子便走进了昔日的汪口村,呵呵,那感觉很有点像歙县老城旁的渔梁村。
中间是一条呈东西向的被称为“官路”的正街,全长670多米,一色的青石板路面,全村340多幢古民居,有150多幢都挤在这狭窄的“官路”旁,再就是间或其间呈鱼骨般的18条小巷和一直连到河边的18处古埠头。
这18条小巷有夜光巷、赌坊巷、俞家巷、汪家巷、桐木岭巷、四公巷、柴薪巷、双桂巷、李家巷、酒坊巷、祠堂巷、水碓巷等等——其中最早的俞家巷,据说就是俞氏来到汪口后,从后龙山的郑婆坞向南面的河边延伸所形成的第一条古巷。
另外,桐木岭巷尾清光绪年间的“养源书屋”,李家巷内清乾隆年间的“一经堂”和清咸丰年间的“大夫第”,酒坊巷内清乾隆年间的“懋德堂”,以及柴薪巷内清乾隆年间的“守训堂”等,都是古村落颇有代表性的古民居。
古巷足音,河流浅唱,正街的右边,便是这一条条小巷通往河边的一个个水埠头了,大大小小,也有18处之多:石水坝埠头、赌坊埠头、下白沙埠头、俞家埠头、上白沙埠头、桐木埠头、同茂埠头、大众埠头、裕丰埠头、同丰埠头、酒坊埠头、双河埠头等等,透着的仿佛依旧是明清鼎盛时“徽商古埠头”的繁盛场景。
不过就商埠而言,最有味道的应该还是正街上一座被称为“汪口船会”的古祠堂了,修缮一新的砖雕门楼上镶嵌着“鑑三六公祠”的石匾——原是俞氏三六公一脉的支祠,又称“迪公众屋”,后来成为汪口船工行业的“船会”和“俞利通行”的商行——昔日汪口水埠头最大一家经营水上运输生意的商行。
它前后三进,前厅木雕屏风上镌刻着大大的“船会”二字,展示了商行昔日“代客载货发夫”的旧貌;中厅陈列着一艘乌篷船,两侧墙上分别悬挂着一幅昔日的水路行程图,右为“婺源往湖广德山走江西水(旱)路图”;左为“九江至南京上新河长江水路行程图”,显示了当年汪口水路可上行长江,下行湖广的繁盛景象。有意思的是后厅中央悬挂着一幅朱熹的画像,两旁对联:“义当先唯守千年古训,诚乃道独尊百代圣贤”,似乎这船会商行所遵循的,还是儒家“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

异曲同工的是另一座古祠堂,门楣上镌刻的却是“乡约所”三个大字——顾名思义,当是昔日这俞氏宗族对族人进行伦理说教的祠堂,
走进修缮一新的“乡约所”,呵呵,想不到居然还是一座建有古戏台的祠堂——中间是天井,迎面是立有一排石雕栏杆的大堂,中央太师壁上悬挂着一幅“归仁里”匾,下方陈列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六条“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两旁墙上还贴着《俞氏乡约》和《乡约会戒》的“管理条例”,俨然就是一个家族执法的“衙门”。
然而回头一看,进入祠堂的前厅上方居然是座戏台,上立蓝底黄字的“齐天同乐”匾,戏台中央的隔板上则镶嵌着一幅游龙戏珠的木雕板画,左右“入相”、“出将”两个侧门挂着红布门帘,旁边的木柱上还贴着一幅红纸对联:“峭壁春花仁里风光不老,澄潭秋月永川景色皆奇”。
呵呵,一如徽州祁门的祠堂古戏台,只是似乎新修不久,少了些古色古香的韵味。

沿着正街去到村东头,河边立着古村落最漂亮的建筑“俞氏宗祠”,它坐西北朝东南,门前正对着横跨河上的东关大桥。
古祠堂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原名“仁本堂”,清乾隆年间由在京城为官的朝议大夫俞应纶回乡省亲时,“聚乡人资助重建”。它占地665平方米,中轴歇山式,面阔15.6米、深42.6米,由山门、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四周砌有10多米高砖墙,是一座以香樟木雕闻名的古祠堂。
走进祠堂,首先是歇山顶式的山门五凤门楼,青瓦覆盖,飞檐高翘,正面檐下斗拱密布,上悬蓝底金字“俞氏宗祠”匾,前设木栅栏,两根巨大的檐下木柱悬挂着一对黑底金字的楹联:“青山抱水水抱村赣北无双景,彩凤盘龙龙盘阁江南第一祠”,十分抢眼。
堂内天井,左右两廊,回首门楼,横枋上的木雕图案异常繁复、精美,中间还镶嵌着一方白底黑字“生聚教训”的木匾。不过最难得的,当属廊间所悬挂的两幅名录表,居然将村里俞氏从宋代一世祖俞杲的朝议大夫起,一直到清光绪末年的14位进士、73位官宦,21位以子孙“荫爵”和13位进入“文苑”的名录几乎无一遗漏地全部记录在案——光宗耀祖啊,一路走来,我尚未见过有那座宗祠有如此详细的记载,实在是成了古村落难得的珍贵史料。
前进享堂,同样雕梁画栋,中央梁上悬挂着的,即是明代宗祠巨大的堂匾“任本堂”,下方立着一木屏风,仔细端详,上面镌刻的居然是一道“圣旨”——“敕封征西大将军俞纵宣歙二州刺史兼征讨太都督”。
俞纵何人?对照廊下名录并不见有其名,再细看,才发现圣旨后有“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呵呵,原来这俞氏的祖先,追根寻源可一直追溯到东晋时期位居宣歙二州刺史的俞纵。唐乾符二年(879年),因黄巢渡江掠宣、歙二州,俞纵第十五代孙俞沅与儿子俞植从宣城逃至屯溪篁墩,才躲过劫难,遂成徽州始祖。只因篁墩地小,容不下众多避难者的繁衍生息,这俞、朱二氏才再迁婺源。
另外享堂檐下还悬挂着多幅功名匾,或“乡贤”、“文元”,或“父子柱史”,或“拔贡”、“亚魁”,或“道学名家”、“程朱一脉”等等,旁边还立有一块唐中和二年(882年)的“圣旨”屏风,只是不知旌表的又是这俞氏的那位先祖。
后进寝堂,太师壁上悬挂着身着官服的宋代始祖俞杲及夫人的画像,两旁对联:“经学毓仁贤文本堪益世,宦门熏德范福寿可宜容”,下方摆放着祖先的牌位。另外两侧堂柱上还挂着一对楹联:“俞氏以居当念水源木本,永川而薦勿忘春露秋霜”——念叨的都是这古村落之“本”之“源”。
转了一圈,感悟最深的除了其“徽州古埠头”外,就是三座祠堂所透视的宗族文化不同的三个侧面,难怪有学者认为,汪口村就是一研究和了解已然消失的古徽州宗族制度的一块“活化石”。

相关链接:难得的清代“公证书”
在桐木岭巷尾的“养源书屋”的侧墙上,镶嵌着一块高0.8米、宽0.5米的碑刻,经考证居然是一份清代民间石刻“呈文”——刻石的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屋主俞光銮,他在“呈文”中向村民公布了自己对家产的处置决定:除了把少量的田产分给儿子和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外,其余的田产全部另立户册,以作为今后村中后辈读书的费用,而这也正是“养源书屋”的来由。为了确保这份处置家产的决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他老先生还将这则呈文上报给官府,由官府批准并监督实施。诗书耕读,略见一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湾汪口村,徽商古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