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铺水中 发表于 2018-11-12 15:42:47

卢村,从内到外美透了

一大早,站在一处石头观景台上,看到了花从中的卢村。晨雾还未散尽,房顶有青色氤氲,配着古树、远山,毫不费力地拍下一张构图协调的图片,无论用24mm还是50mm焦段,都呈现出邮票上那种如梦如幻的画面!说到梦,会想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他写了《玉茗堂四梦》,是描写梦的圣手,而他毕生神往于徽州风物,还写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对于摄客来说,眼前的卢村就像一个江南春梦,如若再早来一个小时,恐怕这里三角架林立,不会多出一个机位;对于从这个村子里走出去的达官贵人来说,卢村是他们储备能量,成就梦想的福地,这里钟灵毓秀,得天独厚,有书卷的芬芳!
才子辈出漫步花丛,进入村内,幻想着衣锦还乡,一溪一壑、一庐一舍、一草一木之间尽是岁月的痕迹。卢村又名雉山村,地处交通要道羊栈岭南侧。卢氏迁居雉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迁祖“卢玄”,是汉初开国功臣“卢绾”的后人。据《黟县雉山卢氏宗谱》记载:卢氏与姜氏同源,卢氏之先自太公封于齐,后裔姜高因战乱曾采食于芦,为使后裔牢记艰辛,因此以卢作为姓氏。卢村文风昌盛,名人辈出,为官者很多。北宋、南宋时期出过文笔极佳的吏部尚书,左丞相,兵部侍郎、谏议大夫……被文曲星眷顾的村落!桥与雕卢村靠山临水,村西、村东各有一条小溪,将卢村包围住,两溪流至村南,汇合而成丰栈河。村东民宅依溪而建,临水一侧多挑出,建有敞廊。青石阶,小木桥,身处山村,似在水乡。黟县的诸多河流都汇入了新安江,新安江又汇入钱塘江,所以当地人戏称下游人在用他们的洗脚水!卢村村口有一座驷车桥,始建于宋代,桥的命名是由于宋代卢村出了一位显赫的人物“卢臣忠”。古人认为,驷马高车,非显贵者不得乘坐。卢村人以“驷车”命名桥是为了显示卢氏家族的高贵。雕刻徽州人的文化与情趣表现在各种砖雕、石雕、木雕、竹雕上面的,这四雕起源与宋代,在明清达到鼎盛,在西递看到了精美石雕牌坊,拜访了竹雕艺人徽娘,在屏山见识了舒家的砖雕牌坊、祠堂,而卢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就是木雕楼,它体现出徽派民居的精华。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是砖木石结构,使用了大量的木料,任艺人们施展才华。宅园内的屏风,窗楹、廊柱、床、桌椅、文房用具,无不体现木雕的技艺。雕花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卢村木雕楼是由七家里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其中志诚堂最有故事,为卢氏三十三代传人卢邦燮于清道光年间所建。志诚堂坐北朝南,临水而建,前有廊式拱门,两端过弄墙有题额。卢邦燮早年经商,家富百万,后转入仕途,累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志诚堂的砖雕、石雕、木雕纹饰取材既热闹喜庆,又朴实优美,既是主人真实情趣的反映,也是古代民俗生活劳作的再现。进入到这样的宅院,如同一座精美的艺术馆,看到了卢先生的那个时代卢村的多姿多彩;和现代土豪、暴发户不同,这是一个既有文艺范,又懂得生活,又有散发着传统儒家气息的富贵人家;卢村之美从村外田野群山,到村口溪边,从屋内的雕梁画栋,到主人内心对生活的追求热爱……简直美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村,从内到外美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