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丸子 发表于 2018-11-11 21:27:48

冬日婺源—隐逸理坑


9. 悠古彩虹桥


从思溪到清华镇的彩虹桥,不过半小时的车程。导航导到景区门口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入口。原来硕大的停车场因为冬日游客少,都成了人们摆摊售卖和晾晒衣物的场地了。在不显眼的角落找到入口,进了门便是另一番天地。小路两旁树木参杂,尽头是几个又大又圆的竹晒匾。秋收的茄子细细切成条,午后的阳光下,乡间气息柔美生动。

转弯再走不远,远远便见彩虹桥。与桥平行的是一座蹬步桥,水浅而清,几只水鸭闲游散放。水台上的那两位,浣洗闲谈,并不惧河水之寒冷。
彩虹桥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年。据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看桥的老人坐在桥头,不过抬眼打量我们一下,便继续眯着眼晒太阳,守护这经年的庞大古物。

古物的古不止在年纪,更在这廊桥的特殊性。桥长140m,桥面宽3m多,全是木质,连榫头之间都完全采用木钉。朱红色的桥栏廊顶,修建了凭栏的木条凳,栏杆正好依为靠背,安坐桥上,赏景小憩,适意周到。

山水之间,古物的古便是沾了灵气的古。青山横卧,碧水长流,亘古的绿相傍左右。即使倒影,也将风土物事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


古物当然少不了传说。传说古时河上本有座木桥,但常被洪水冲毁,后来一位出家的和尚胡济祥云游四海化缘筹款,三年后由胡永班设计建造,四年多才修建完成。后人在中间的廊亭设立神龛,以示纪念。右边为募化僧人胡济祥,左边为创始理首胡永班,中间是禹王神位。

据说是桥梁用百年以上的4根老松树加工而成,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并设有石桌石凳。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既是彩虹桥的取名来历,又是景致的最好描述。廊桥与蹬步桥,相立相依,静水其中,倒影清明。

舂米的作坊,水碾还在呼呼旋转。仿佛一切都未改变,瓦檐依旧,草木依旧,水影依旧,瞬间便是千年。

回程选择蹬步桥。蜿蜒的青石步墩,在河面上划出一道清秀的弧形。青石质朴,成桥简洁,与并行而立高大遮雨的彩虹桥形成鲜明对比,各有特色。而老枝横卧,别有一番意趣。

上了蹬步才发觉,青石步墩的间距于我而言有些偏大。或许是水流过了步墩变得急促,哗哗的冲击声令人生畏,心绪不安,脚步便也慌乱起来。

不能后退,硬着头皮在青石间一阶阶跨跳。过了河中心,水流趋缓,心定气闲,倒忽地觉察出河心的美好来。水流冲击过的浅石滩,珠石相撞,惊鸣声声。自然天籁,本成于这山野乡间,人力所限,再贵重的音响亦不能还原,且“沉心静气地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日婺源—隐逸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