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自凉 发表于 2018-11-8 18:42:38

婺源乡村行·理坑影像录

10月2日,理坑是我们选择的最后一个点,也是最令我们期待的一个婺源乡村。因上理坑的路不好走,且地处遥远,一般跟团旅行是不会来理坑的,因而,它至今还显得非常野性。走入理坑,走着走着,就给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婺源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我们就入住在理坑“梦缘人家”,房东的两个儿子余文敏、余文康很是好客,一路陪伴,充当导游。是夜,去了“乡村酒吧”,喝酒饮茶。在理坑,或许最有现代气息的就数这里了。情调是怀旧的,而音乐却是现代的。


                      理坑村,野味十足,在婺源乡村中更像是一杯陈年老酒


                  因其古风氤氲,民情醇厚,吸引着众多的画家走进了理坑


                文敏告诉我什么是“美人靠”,其实我知道,但在文敏前我假装不知道


               走进理坑人家,其布局让我大开眼界。也许,这就是原汁原味的“乡村”


               他的眼睛告诉我,他就是这儿的主人


                     婺源乡村的总体格局是:徽派民居+小桥+流水。理坑不例外


                        看见老人家,总感到理坑似乎依然在他的光辉下


                  理坑人依然过着纯朴自足的生活,旅游业对百姓带来的改变并不多


                村中的理坑小学,据文敏说,这儿只上低年级。我估计学生也是寥寥可数


                           清一色的老房子,更令人觉得时光是凝固的


   文敏说,“小姐楼”是他爷爷家。此“小姐”是大家闺之意


               “小姐楼”内部格局,想当年是如何的气派。这最早的主人是卖茶叶的


                                 理坑的水,绿得像翡翠


                        “圣旨”还在,古迹犹存,而繁华早已远去


                     走不够的巷道……


                            主席的话儿在墙上,主席的话儿在心上


                           大同小异的村庄格局,不一样的气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婺源乡村行·理坑影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