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绕 发表于 2018-11-8 18:33:19

山中幽兰——溪口弘济桥

半规浮水半规沉,试上青山瞰碧寻,游客不知桥倒影,只疑明月浸溪心。
这是清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齐彦槐先生的诗作,是他漫步家乡徽州乡村,见一古桥,信笔写下的一首诗。我想,用它来描绘我家乡溪口的弘济桥是颇为贴切的。

家乡弘济桥是一座明代石拱桥,横跨在源自浙岭的沂源河上,雄踞于今天的松珍公路的路边,距溪口对岸的和村老街不足一华里,远眺朴实无华,宛如一朵藏在深山的幽兰。这里两山夹峙,山高谷幽,峰峦叠翠,林丰草茂,河中碧波潋滟,溪水欢跳,淙淙作响,游鱼嬉戏,怡然自得。古朴典雅的弘济桥凌烟卧波,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别有一番风韵。又因桥下一湾清潭,恰似一方小湖,溪边盛产兰花,又名兰湖桥。

弘济桥看似规模不大,长约32米。宽约5米,两墩三孔。它造型美观,桥墩呈尖形,宛如飞燕,似欲搏击长空。桥面为青石板铺就,车辙深深,凹凸不平,两侧设有简易石栏杆。桥中央的正面嵌有一块青石。上刻“弘济桥“三字。据说为明代一著名书法家所题,可惜题名漫漶,无从可考。

人们常说,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段故事。这话可真说对了,弘济桥的来历就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它跟一位历史名人有关。

溪口为率水与沂源河交汇之地,是新安江的起点码头。自古舟楫便利,帆樯林立,画舫穿梭,直通杭州。休宁西部、婺源北乡乃至乐平的行人及货物均于此中转,享有“七省通衢”之美誉。

从和村上岸有一条路,经花桥、板桥,翻浙岭,至婺源、上饶,这便是著名的徽饶古驿道。是婺源东北乡人出入的必经之路。出和村一里地之处,便要渡水,河不宽,秋冬时节,搭一简易木桥即可,可春夏时节,河水涣涣,只能摆渡,非常不便。

话说明朝天启年间的一个春天,时任南京大理寺左少卿的余懋衡外出巡视,这余懋衡是婺源沱川理坑人,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的进士,后曾任南京吏部尚书。今天在他的家乡,还完整保存他的“天官上卿”府第。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

一日,他欲顺便取道回乡,那时去理坑,必走浙岭这一通衢大道,他当时单枪匹马,未带随从,沿新安江而上,至和村弃舟登岸,沿古驿道前行。行至不远,河水挡住了去路,时值春汛,河水猛涨,见有渡船,心中窃喜,便与船老大讲好价钱,谁知这船老大是个奸猾蛮横之徒,行至河心,突然狮子大开口,索要高价,当时,余懋衡身上未曾多带银两,便要求降低价格,可这船老大横竖不答应,余懋衡还要赶路,迫不得已,只好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玉扇作为抵押,这样总算顺利脱身。

回到沱川后,他寝食不安,深感百姓渡河之苦,决定要在此建一座石拱桥。回程之时,召集了徽州府县官员,亲临渡口,严惩了那位船老大,并商讨建桥事宜,他自己带头捐献了部分款项,民众也慷慨解囊,捐金援人。在他的督促下,经过地方官员及百姓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多,这座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石拱桥终于建成了。建成之日,附近百姓燃鞭庆贺,并勒碑刻石,感谢这位恩公,从此,婺休商旅走上了坦途。余懋衡为世世代代人民记住这段历史,发扬修桥补路、乐善好施、团结互助精神,取“其功甚弘,其利甚济”之意,特意将此桥命名为“弘济桥”。

世事沧桑,白云苍狗,斗转星移,四百多个春秋过去了,弘济桥自建成之日,一直忍辱负重,任凭洪水的冲击和风雨的侵蚀,任凭行人的过往和车马的践踏,它一声不吭,稳如泰山,雄姿犹存,它青藤翠蔓,参差披拂,静若处子,尽显沧桑与厚重,脉脉地守望着溪口这片灵山秀水、这座千年古埠,诉说者一个久远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距弘济桥约百米处,新建了一座公路大桥,弘济桥显得有些荒凉,桥边开始杂草丛生,似乎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这里已成了乡民纳凉歇晌的好去处。每当盛夏之夜,皓月当空,河风习习,绿波送爽,弘济桥则如“出水之月,饮涧之虹”,桥上人流不绝,情侣双双,尽情欢笑,桥下静影沉璧,碎月流光,浪花低吟,弘济桥仿佛在弹奏着一曲飞扬的歌,透出幽幽古意,绽放无限芬芳。

正可谓:双溪风雅地,飞虹落沂源,余公千古传,浙岭沁幽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中幽兰——溪口弘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