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西港低头看 发表于 2018-11-1 22:02:19

山清水秀,淳朴婺源游

三月中旬,我和朋友一起去旅游。这次所以选择天气还没暖时出游,就是怕错过油菜开花的季节。我们先去了上海,然后乘动车去南昌,最后由景德镇乘大巴来到了婺源。可是天气不做美,到了婺源就下雨,我们只好在旅馆呆上一天。为了不浪费时间,在细雨中我们撑着伞去婺源城里面走走,我们信步来到了步行街上。放眼望去,白墙青瓦,宁静清幽。从网上知道,婺源是理学家朱熹的故乡,这里历代名流辈出,古建筑文化精美绝伦,民俗有起源于远古的傩戏、徽剧及表现道德文化的茶道。我们一边走,一边感受着这小城的古朴和娴静,她在细雨下更增添些韵味。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事先做过功课,知道村落之间离的比较远,做公车要耽误时间,所以我们就找了个当地康辉旅行社组建的散客团,开始了两天的旅行。我们每人交368元,其中只是包括门票和车费。早上8:30旅行社的车来接我们。首先去的是李坑。 村口有一个高挑的牌坊,顶部隽秀的“李坑”二字告诉人们,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就要到了。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农家门前自辟的小园,葱葱地长着几畦青菜,小园旁流着徐徐的小溪,与旁边的白墙青瓦相映成趣。村口几棵硕大的古樟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最令人欣喜的还是庄前片片的油菜花。开的炫目、美丽。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具说这里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叫“坑”,村里沿着这条小溪的居民大多姓李人多,所以就叫“李坑”了。 它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建于明朝的申明亭,是昔日村民们用以申明道义,惩办违反村规者的地方。后山的文昌阁是古时文人聚集,吟诗做对的地方,也是文曲星君庙。还有大夫第,翰林院等。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筑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从李坑出来我们去了江湾。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一进村里就能看江泽民视察江湾的巨幅画像,因为江泽民的祖籍便在江湾村,正因如此使江湾成为了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风景名胜区的一颗璀仙明珠。 江湾是一个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江湾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清同治年间户部主事江桂高的敦崇堂、清末明初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的三省堂、古私塾德庆堂、富商江仁庆古宅、“一府六院”遗址,还有许多古井、古亭、古桥,处处透析着古徽州文化的神韵。特别是那栋清代徽商建筑培心堂,具有徽州民居典型的三开多进制特征:前进店面,中间住宅,后进厨房。江湾人引以为骄傲的是后龙山,后龙山的植被由此保护得十分完好。如今走进后龙山,就如同走进了原始森林,满山古木,遮天蔽日,给依山而建的江湾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韵。















从江岭出来,今天我们还有两个要去的地方。首先去晓起村。晓起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的故里,位于婺源县城东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晓起分为上晓起、下晓起两个自然村,上晓起有官邸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思训堂,下晓起有商宅礼耕堂、继序堂。下晓起在两溪汇合处。因为导游说时间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去下晓起。虽然感到很遗憾,也没有办法。在下晓起村,不仅有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还有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小道,更有遮天蔽地的古树,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 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粉墙黛瓦的居民掩映在古木翠竹中、摇曳在汪汪碧水上,这是古村落最动人的画面。走进民居住的庭院,那些天井、石板地、木墙和石质水缸透出非常古老的光,在我们的眼前跳动飞舞。特别是双井印月,水非常清澈,据说是唐末宋初的两口井,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晓起村依山傍水,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和古朴。悠然行于阡陌田埂之上,两旁是翠绿的菜田,散发着绿叶的清新,使你感到如临世外桃源,超然脱俗之感油然而生。“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极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晓起村落的美丽山光水色。在沿海地区,因为工业发展造成空气污染时,晓起村人却生活在古樟环抱的天然氧吧里。这里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充满樟树香,饱含负氧离子。当城市居民每天在拥挤不堪的喧嚣闹市中抱怨时,这里的百姓却在树下耕读,在家门口搞旅游。晓起村的樟树长了几百年,到今天仍然枝叶茂盛。









今天行程的最后一站就是汪口村。汪口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村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据说在过去是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汪口,是个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古镇。被我国古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徽州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宗祠建筑。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木雕建筑和品味浓厚的宗族文化。俞氏宗祠,像一个乡村的王朝,整体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工艺精妙,堪称婺源古建筑艺术之最。村中“大夫第”、“一经堂”可谓婺源官厅、商宅等徽派古建筑的缩影;保存完好的“养源书屋”,将使您感悟婺源深厚的文化积淀;走进长长的“千年古街”,会使人有浓烈的返璞归真之感;南屏后陇,葱茏生情;碧水飘流,诗意绵绵。在这里,您能品味出婺源地方文化的精华,感受到婺源自然生态的特点!  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古山林、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徽文化渊源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第二站导游带我们来到彩虹桥。这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彩虹桥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据说彩虹桥从和尚化缘到建成,历时近十年,在完工时,雨过天睛,西边挂了道亮丽的彩虹,当地人认为这是绝好的兆头,因此命名为彩虹桥。她的寓意:凡过往的行人、商旅踏上此桥,如同登上吉祥,终身有个好运气。彩虹桥的西岸是通往饶州府的古驿道,桥十米远处有条四米宽的小河沟,古人做了一座石拱桥,取名登云桥,即登彩云的桥。登云桥与彩虹桥名的组合,体现了婺源桥文化精髓:祈盼吉祥、发达。因此,在古代,仕子们回乡赴任,一定要到这两座桥上走走,踏青天,上彩虹,就能平步青云;学子们,进京赶考,一定要来走走,踏青云,上彩虹,高举榜首,踏上仕途,光宗耀祖;徽商们,临行前,一定要走走,踏青云,上彩虹,希望生意红火,衣锦还乡。在古代,彩虹桥是周边地区的人们讨口彩的地方。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婺源彩虹桥,历史悠久,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彩虹桥与登云桥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连接,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祈盼吉祥、发达。人生的最佳境界,无论读书、做官、行商……登青云,踏上一道吉祥、美丽的彩虹,飞黄腾达,何等风光、潇洒、光宗耀祖。两桥桥名的巧妙组合,正是古人对子孙后代的祝愿、祈盼。桥下的一池碧水,吴派篆刻祖师文彭,应他的学生何震之邀(婺源人,徽派篆刻的祖师。篆刻史上称为“文何”),乘竹筏逆流而上,见这一带碧波潋滟,风光旖旎,蜿蜒的古驿道在千年的古林中延伸,旁边的庙宇、村落、古桥、河道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文彭情不自禁地赞叹:“此乃小西湖!” “小西湖”因此而得名。上千年的水碓作坊,依然演示着古人利用水能带动水车舂米、磨粉。一道简单不起眼的石碣(石坝),几百年来保护彩虹桥周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生态保护神”……站在桥上,往上游眺望,有五座连绵的山峰,形式笔架,称为笔架山。桥下游筑一道石坝,形成美丽的小西湖——留住水,留住财。廊桥与村落、青山、碧水、驿道构成了中国最美的水墨山水画。尤其是晨雾、细雨、月色下更显诗情画意,成为古人和我们现代人采风的最美地方。









从彩虹桥出来我们来到了卧龙谷。卧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地区婺源县,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 。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 ,听说主峰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现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金庸笔下的卧龙谷,号称“江南第一奇谷”,它以雄、险、奇、秀而著称。峡谷长3公里河段,天然落差730米,急流汹涌,轰鸣震谷; 峡谷幽深,危崖峭壁; 谷内瀑布众多,千丈瀑从落差193米高处的悬崖绝壁凌空倾泻,属“国内第二高瀑”; 奔泻的清泉,穿行于岩石之间,悬垂流蚀,形成深潭、彩池,宛若银钱串珠,阳光照射,七彩交织,水动石变,相应成辉,呈现一幅幅美妙动感的画面。大鄣山保存着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自然生态系统。景区内气候凉爽湿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由于地质年代悠久,水资源丰富,加之地貌独特饿,纯然超尘净地。卧龙谷设计了轻松休闲的游步栈道,朴拙的茅舍、古雅的茶亭、精巧的石屋点缀其间,我们置身期间感到,谷中风光旖旎多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山时景区的人还给每人拍照留念,当然到大门外取像时是要付钱的。然而你也可以选择不要呀。









最后一站是严田樟村。这个地方本不在安排内,但和导游处的不错,所以他说也不算远就顺路带我们去看一下,其实这个村落也是我们很想去的地方。严田樟村现在也叫严田古樟民俗园。离彩虹桥不远,沿着宽阔的柏油公路宛延前行,沿途阡陌相联,绿山相接,金灿灿的黄花遍野,车行一会就到了。看到那棵硕大难匹的樟树,就是严田古樟民俗园。这棵树举世罕见,被村民拜为树神的千古樟王历经1500多年沧桑、树胸围近14米、树冠幅达3亩,堪称天下第一樟。这里有婺源县保存最为完好的水口(村口)文化遗址。整个景区与周边自然田园风光浑然一体。古樟、古桥、茶亭、鱼塘、人家、小桥流水、民间民俗文化观赏等交相辉映。景区内文化品位厚重、田园风光秀美,据《宗谱》载:严田于北宋乾德甲子年(964)建村。建村者李德鸾取“占得从田之签,以严治家”之意取村名严田。严田是南宋绍兴甲戌年(1154)进士,官至大理寺丞,摄理右待郎李知己故里。显然8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严田古樟民俗园占地40余亩,远望田园村舍、老树古藤、亭台楼榭,天光云影;近看大樟树、小溪流、古石桥、老油榨、深古井、长寿泉、水车碓、圆钓池、方石桌、盆景园、杂货铺、鱼塘人家小别墅、甲路纸伞作业坊、豆腐坊、品茗亭、民间民俗博物馆,高低不同,交相辉映。曲径通幽处,移步即景,突显出浓厚的乡村气息。这个地方被称为“田园牧歌”式的地方:樟村,它的精髓就是这里有一片幽静的河面,河边有一片静静的草地,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这优雅的环境里,有一座婺源最长的木板桥。它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来摄影写生,静静地坐在河边发呆。这里有当年潘冬子划着竹排的镜头就在这条幽静的河面上拍摄的。木桥长长的横跨在河上,一派清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河面上有一条竹排在水中划行,更给这个河添了些点缀。出了樟村的大门外还有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这是在这里我看到的开的最美的油菜花了。    从樟村出来,我们的婺源之行就结束了。跟司机讲好,180元钱送我们去景德镇,明天准备去九江。因为婺源出去的汽车一天只有两趟,而景德镇可以更方便些。在婺源的时间还很短,好像还有许多的地方没有去成,但也只能带着许多的留恋和不舍。婺源的景是整体的,古树,清溪、小村、小桥、古墓、祠堂、竹林······构成了清秀与恬淡,不险、不奇、不媚、不繁,你随时都可能走进一幅国画里,随地都可能遭遇意外惊喜。但是在这里,我们也只是匆匆过客,匆匆的来去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什么,婺源于我们也只是远处的风景,所有能做的只是去过、看到、然后离开,喜欢和不喜欢都只是自己记忆里的事。而那些曾经古老的村落也只能以它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变迁,留给人们的也不过是感叹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清水秀,淳朴婺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