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下流沙 发表于 2018-11-1 15:33:39

【原创】游走江西 . 婺源理坑

游走江西 . 婺源理坑(1)




    婺源有两个“里坑”,音同字不同。当地人将李坑称为小李坑,而将理坑称为大理坑。
    大理坑处于婺源县东北面56公里的山旮旯里面,一条新修的公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赣徽边界。
    大理坑之闻名,是以其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村落。不过很多游客是不到这里的,因为导游嫌到理坑的路远。




    大理坑虽然是偏僻山村,但秉承了徽州古风,耕读传家,子弟勤学苦读,人才辈出。据记载,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这些数字确实见证了理坑昔日的辉煌。





    大理坑建村于北宋末年。历史上,婺源也隶属于古徽州,理坑与安徽的黟县就隔着一道山。据介绍,山溪在当地称为“坑”,是理坑的“坑”的来历,而“理“字,则是来源于“理学渊源”。理坑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理坑的入口如其他婺源的村落一样,有一条清澈的见底的溪流蜿蜒至村落的每个角落。这个淡季,与我在其他古村不同的是,在村里,看到很多学生在画画写生。




    沿路标指示,穿行于青石巷道,依次便会经过如下古屋:小姐楼,尚书第,崇德堂,敦复堂,花厅,官厅,天官上卿…这些都是不同时期理坑的杰出人氏所建,最古的宅子,已有400年的历史了,遗留至今,大部分房屋仍有人居住。

















    (摄于婺源理坑)



    有着“中国最美的乡村”声誉的婺源,因为境内的蓝天、青山、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的生存基因,犹幅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呈现出梦境般的世外桃园,令人有着归真返朴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幢幢斑驳不一的老屋,密密地依水而立,青石板的曲径,沿着溪、沿着街巷,铺陈开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来,当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赞美家乡的清流时,心境一定是极其眷恋的。



    随处可遇的一棵古树、一株老藤、一堵残墙、一眼深井、一座廊桥、一处民居,都可能蕴含着一个历史的典说,成就一道岁月的风景线。




    婺源的古村落建设讲究“天人合一”,粉墙黛瓦的古村落掩映在一尘不染的天空下安静祥和,把中国古代的风水地理学说发挥到了极致。





    正如古诗所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有了人烟,就有了生气。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里,所以村落就成了一个丰韵活跃的生命肌体。














    (摄于婺源理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游走江西 . 婺源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