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斓的夜色 发表于 2018-10-24 22:07:59

走进胡适故里

周末的一天下午,我和先生驱车来到绩溪古镇上庄,重访胡适故里。正值阳春三月,那红的、粉的、紫的杜鹃花儿昂首怒放满山遍野,像是在热烈欢迎我们的到访。

胡适故里就在绩溪上庄镇的上庄村,距绩溪县城约40公里。来绩溪不可不去上庄看看胡适故里。上庄之所以有名,不在其大,而在于这里的历史悠远 、文化厚重、人才辈出:拥有36个博士头衔的国学大师胡适和徽墨创始人胡开文就是从上庄这崎岖山道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

绩溪地处皖南山区,隶属于古徽州,是古老的徽学发源地,它钟灵毓秀,人才济济。其古朴厚重的文化氛围浓郁,独具特色的徽风徽俗,孕育着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徽山徽水徽商徽墨徽戏徽菜,沿途那闪过的清一色粉壁瓦黛马头墙,那举世无双巧夺天工的砖雕、石雕、木雕……让每一位造访者无不为之深深震撼并流连忘返。

走进上庄,沿着常溪河往村里去,经过村中学、小学,在一旁空地上我泊好爱车,拿起相机,首先来到胡开文墨厂,厂子不大,工艺却很传统,制作精良,有单一的墨色,也有描金重彩的;其形状丰富多样,有椭圆的、长方的、圆形等实用型,更有各式工艺造型特别的收藏墨,其中一些以中国古典小说和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为造型的工艺墨,塑造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人称绝。胡开文是胡适的本家,他的原名叫胡天注,胡开文并非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店号,他比胡适大150岁,是中国著名的制墨大师,他的地球墨获得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呢。据说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二。而绩溪的一半又在上庄,胡开文墨厂作为中国制墨业的龙头老大,由此可见当时其店业的盛况。

从墨厂出来,穿过最热闹的柏枝亭,行走在纵横交错、宛如蛛网的青石板巷道上,道很静也很干净,两旁均是古老的徽式民居,抬头仰望,高高的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晚霞映衬的粉壁黛瓦,带匾额的门眉,镶砖雕的屋檐,镂空雕花的窗格,随光动影动,处处流淌着徽派建筑古朴典雅的韵味。走到村中的十字街东巷,一幢门首上嵌镶着砖雕,有着飞檐翘角的民居院落,便是胡适先生的故居庭院。

这是几幢连在一起的典型的徽式民居,总面积1134平方米,建于1897年(清光绪23年)。2001年12月在胡适诞生110周年之际,经过一年时间修缮后的胡适故居由原来的一个展厅扩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展出的是胡适父母亲及胡适幼年在上庄受教育的资料。第二展厅是故居的主体建筑,三开间,前后进,通转楼式,共13间。第一进堂屋上首摆放着传统的条桌、八仙桌、太师椅和茶几,堂前正方上面悬挂着浙江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胡适故居”字匾,匾下是一幅山水中堂画,两边的对联是胡适先生早年写给钱君 的诗句:“身行万里遍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左边厢房是胡适这与江冬秀当年结婚的洞房,其内那张记录着他们新婚燕尔的“月宫床”,床额上装着刻有“诰命”二字的小红漆木箱,床右侧悬挂的那柄七星宝剑是胡适父亲留下的。现有的雕花床、橱子、桌椅等都是原物原件。令人称道的是那卧房与厢房上窗户栏板及十多扇落地槛门上的雕刻,造型之美,工艺之精,显现出徽雕的不朽。右边厢房是他二哥胡绍之的住所,仍按原样陈列。第二进堂屋两边挂有对联和胡适父母亲的遗像,上方挂的“持节宣威”横匾,是胡适先生出任美国大使时由当时的县长朱业云所送。此匾原悬挂于上川胡氏宗祠大门上方,后移挂于此。第三展厅是一间长方形的“过厢”,这里展出的是胡适与江冬秀一起生活、工作、活动的珍贵图片,胡适著作和胡适亲友赠送给故居的部分胡适穿过、用过的衣物,生活用品等。第四展厅是一幢二开间民居,



堂前的两边板门上挂着胡适先生当年与世界各地友人的合影照片,中堂摆放着胡适先生半身汉白玉塑像。伫立在胡适先生曾经读书玩耍过的庭院里,耳畔似乎飘荡着这位学者当年吟诵《神童诗》“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的童稚之音。

绿水绕村廓,青山竞秀色。走进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的胡适故里上庄,如同走进了古老的徽文化,走进了纯朴、厚重、典雅的徽州人家。踏着曲曲幽幽的青石板小道,在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里,我们聆听着音乐般潺潺流水声,嗅着山花的芬芳,眺望远处那空灵飘逸、起伏绵绵的峰峦,竟有些醉了的感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胡适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