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随流水 发表于 2018-10-23 12:05:05

淋沥山

淋沥山位于黟县余光、南屏之南,一岩独耸,壁立百仞,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古黟第一名山。但是淋沥庵名气大于淋沥山。先辈们进香许愿,多半是说到淋沥庵;学生年代踏青秋游,其首选也必说淋沥庵;后来进山砍柴,也说是到淋沥庵。说庵,其实就是山。尽管如今古寺庵堂早已荡然无存,但平日人们交流,依旧是用“淋沥庵”称代“淋沥山”,也许这就是文化。
淋沥山又称林历山,位于黟县城南3公里处,三面壁立,风光旖旎,为汉末古越人陈仆、祖山屯兵之处。历史上有秦桧蒙读的淋沥书院,现存有古战场遗址、枫林古树群,还有香炉峰、象鼻崖、垂珠洞、仙人棋盘石诸景。区域内有野生动植物1400多种,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综合清代数刊本县志所载,淋沥山是如此表述:淋沥山,在县西南十里,旧名林历,以洞有寒泉滴沥不绝,故名淋沥。淋沥山高三百仞,周三十里,四面壁立,径路危狭。汉末陈仆、祖山,集领二万户,兵屯其山,事见《三国吴志·贺齐传》所记。今山上寨基墙壁尚存,锄山或得箭镞,山之东为垂珠洞,可容数十人,幽邃冥曲,石骨相次,即石刻佛像,泉自石出,四时滴沥;其西有瀑布,自千丈崖下,曲环肖象象鼻,瀑布悬泻由环出,上有仙人棋盘石,入夜或见金灯如流星千百,飞坠满野。传说为吴贺齐将军破“贼”万余,千军血结,散为磷火,不足怪矣 。
山有淋沥庵,庵始建于僧觉海,继而扩建于普通,延续至徒孙洪伟、曾孙湛觉。山庵破败不知何许年,60年代初,还见之庵堂完好,玉虹亭尚存。
山还有淋沥书院,宋明时书院兴旺,阖邑诸生讲学处曰道一堂。与石墨岭桃源书院同命运,亦于明奸臣魏忠贤所毁,遗址犹在山巅。

淋沥山出名早,早在建安十三(208年)年。我远古祖先陈仆、祖山,集领二万户,兵屯其山,不纳王租,被称为山贼。《水经注》如此载:“孙权使贺齐讨黟歙山贼,贼据黟之林历山,山甚峻绝,……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军住经日,将吏患之,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戈,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戈柘斩山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悬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贼闻鼓声四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凡斩首七千。”陈仆、祖山之败,败在必然,但史志上称之贼,实为不该。至于黟人汪有光《黟山纪略》中所记的“贼中有善禁者,箭不得拔,弓弩自向。贺齐曰:‘吾闻金有刃者可禁,不能禁无刃物矣,乃作劲木白棓,选有力者先登,贼不知备,所杀万计。’之事,今人看来似乎玄乎,更近于妖术。
清代程功的《书林历山杂事》文中所记载的“箭镞”细节,又让我们翻阅到史实。“予于顺治癸巳甲午数年与胡子素入庵林历山,借僧榻肄业,闻山僧言古箭镞事,且云雨后必眼有精力者乃得之。予试与僧弥于雨后新耕之土细为检寻。久之而或一枚泥里,其外状类小石子,略似有头尾,磨砺以出之,三鑢而锐然,土锈销蚀千六百年矣。其入箭干之柄尚有寸余,计铜质之重,尚两余也。又得一石镞,长三寸,坚利如铁,以此渐求之,又得数枚。……”珍贵的文物,作者自述丢失于战乱中,太可惜了。数百年后,今人还有福气,巧得如此“艳遇”吗?
山之佳胜莫可殚述,宋元以来,多有名流韵士蹑履登临,赋诗作记。久之,文人总结出“淋沥八景”:一曰炉峰插汉、二曰象鼻锁云、三曰瀑布飞空、四曰棋枰仙迹、五曰石洞流霞、六曰孤松盘翠、七曰烟雨铺海、八曰金灯夜现。淋沥山即成为黟县最早被开发的“旅游景区”,成了黟人踏青秋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千年来留下的颇多诗文能够作为远古的真实影像,令我们今人心动不已。明代湖广进士、天启三年知黟县的魏公韩有一首《游淋沥山》:
山谷如此清,何期来俗吏。只因有宿缘,偶尔相招聚。草木青以芳,禽鸟娇更媚。关语不犹人,行坐皆随地。偷得半日闲,悠然忘世虑。
公务繁忙,成天累心的县太爷,也忙里偷闲,登上淋沥山一扫世事杂虑。再录两首,属黟地原住人士佳作。
《游林历山寺》(清)邵荣贵:
“只为名山好,初晴策杖寻;石传石瀑响,风借老松吟。暖日曛人意,闲云见道心;陶然既醉后,乘兴出高岑。”
《游林历山》(清)胡成浚:
“路暗藤花乱,山春雉子飞;杖黎不觉远,石乳滴人衣。”
美丽的诗篇还不足以衬托淋沥山的神奇,于是又演绎起众多的历史故事、民间传奇来。陶渊明三十代孙 陶庚四,步履先祖遗踪,出游遍览山水,至黟南淋沥山,爱其山水奇胜,风俗淳古,遂卜宅居之,即今日陶村祖先也。秦桧兄弟淋沥山“道一堂”求学,结果是“一门三宰相,并无半忠良”,南屏至今留有“秦家街”之地名。太平军藏宝淋沥古刹,主帅仆童泄密遭不测,18堆宝藏成千古之谜,民谣曰“大岭坞,十八堆,那个挖到一堆,富即赛过徽州”。耳闻的传说无法证实,但目睹的大量景观的确令人叫绝,除了“八景”,还有“金鸡叫,当鼓响”、“金漆碗”、“吼马笼”等。清顺治乙酉年,歙人吴孔嘉登临淋沥后发出感慨:“至黟者以不得游兹山为憾事”。
但一切都是久远的记忆,数十年来淋沥山之名已无人提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淋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