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晓语 发表于 2018-10-21 16:10:16

青瓦白墙飞檐翘壁徽州行






   应友人之约,三游徽州。简单的准备、启程,三个小时就到了屯溪。一顿晚宴,饱尝徽菜味道,大山给了人们丰富的食材,竹笋可以有很多种做法,清爽可口,猪肉、臭桂鱼一如既往地成为这里人们喜爱的食物,以徽菜“重色重油”的方式,长时间烹煮,以其独特的颜色勾起人们的食欲,历久弥新。












   屯溪老街是知名的招牌,是剧变中国的缩影,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小楼,二层是传统的徽派建筑,小格木质雕窗下各色招牌,极其讲究的汉字书写,透着文化的底蕴,一层是清一色的现代商业店铺,宽仅盈丈的街道以皖南随处可见的青石板铺就,在皖南潮湿的气候里,常年洁净无比,更是皖南人居家生活整洁的标志之一,这是优于水泥或柏油马路的。间或的西式咖啡座,闲暇穿流的各种肤色的人们,昭示着老街的盛名,沿街的店铺主人并不急于招揽客人,应有的热情却一如既往。以竹、木、藤为原料的手工工艺品、传统食品、笔墨纸砚、茶叶涵盖了绝大部分可出售商品。   




    竹制笔筒,是这里最常见的物件,店家却可以在上面刻上买家要求的内容,这是中国人千年传承的习惯,操着各种方言的中国人的嗜好,一块石头,一把折扇,一只笔筒,一旦刻上自己熟悉的方块字,就赋予了这些物件以生命,瞬间仿佛就有了活泼泼的灵性。



    商人在中国的地位几乎没有显赫过,徽商却一直是徽州人的荣耀,津津乐道。新安江将这片大山与外面世界联系起来,顺江而至的扬州,成为徽商的桥头堡,食盐是其主要生意,造就了徽商与官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少小离家,叶落归根,留下了很多的贞节牌坊和掩藏于大山的豪宅。徽商家庭历来重视读书,加之良好的经济基础,人才辈出,延续于当世,徽派文化亦随之绵延不断、呼之欲出。   我们自安庆府而来,站在暮秋的徽州这片土地之上,安徽这个中国中部省份显得如此清晰。只是物似人非,历史似乎在一个不经意间悄然迷失。








宏村塔川,从中国北方吹来降温的季风,乌桕树的叶子开始变红,银杏叶子则是金黄,又到了塔川最热闹的时候,红色或金黄色散布于山间,田头,村口,蜂拥而至的人们,烘托出中国四大赏秋地之一的繁华,摄影师们渲染了这个秋天的魅力,一个普通的皖南村落,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心灵的天堂。皖南的风景是袖珍的,镜头更多聚焦于点的采集。人是风景的灵魂,几千年来,人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是一种爱生活,爱健康的态度。








      游览宏村,是对八百年前文明的追忆,拥有南湖、月昭和穿行于村落的流水的宏村,是人类利用水的典范。上善若水辉映着宏村汪氏祖先诗书传家的传统,一个拥有六千平方米学堂的村落,从根本上维系了这个家族的百年兴旺,这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人血液的精神,一尊孔子像无声诉说精神力量的强大,离此不远有朱熹的家乡,他们成就了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辉煌。   




就是这些雕花的窗户,飞翘的檐角,让山凹里的村舍民居声名远扬。我长时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概念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事实上,稍一疏忽,沧桑经年的老宅子以及它留在时空里的泰然之气就会随风飘散。。。









徽州至少还没有完全商业化,千百年沿袭下来的醇厚民风被后人一再坚持。如今的民居虽然大多开了门面,成了本地特产和小工艺品的集散地,种田种地的地道农民上岸做起了小生意,虽无法与当年徽商高头大马,腰缠万贯相比,日子倒也过得闲适妥帖。。。




    碧净如洗的天空下,粉墙黛瓦马头墙倒映湖中,村民们晾晒的腊货灿然于阳光下,即将成为自己和游客盘中美食。
   徽商遥远的浆声,马蹄声仿佛从远处传来。
    这是一片可寄情的山水,
    回荡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自豪和爱——-恒爱中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瓦白墙飞檐翘壁徽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