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天下 发表于 2016-12-22 23:46:59

渐行渐远之徽州山村雄村

在徽州,雄村可是个从很远的地方走来大村。雄村本叫洪村,800多年前,一个叫曹全的敦煌人后裔南迁至此,见此地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江伴流、钟灵毓秀、风光旖旎,改名雄村。

曹全何许人也?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后任郃阳令,在剿灭张角起义中立功,关心黎民疾苦,东汉中平2年即公元185年,晋王敞等为其立碑,这就是著名的隶书石碑《曹全碑》。
隶书是中国书法演变的重要阶段。《曹全碑》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泽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改名“雄村”就是取了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之雄字。

文化衍衍。一字成村,却世代相传,自那以来,雄村历代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确实“所在为雄”。雄村留下的故事和遗迹无不与读书有关,“读书入仕”成为雄村现象,清末翰林许承尧曾说“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
竹山书院是雄村最著名的文化印迹。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留下遗嘱,要求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兄弟“当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阁、修书院。”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春季里的一天,兄弟俩捐资建造的竹山书院矗立在雄村村口。竹山书院深深地印上了徽州商人独特的思想印记,示意曹氏宗族乃以才入仕、先学后臣的翰墨之家,表达着他们“四民之业,惟士为上”的强烈愿望。曹氏家族写有族约:凡族人中有中举者,可在庭院中植桂树一棵。众多的桂树,显示出雄村历代人才辈出。父子尚书,四世一品,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天下瞠目。为促弟弟能读书做官,姐姐不惜出家为尼。岁月迢迢,姐姐出家修行的慈光庵依旧掩映在竹山书院对面山腰的一抹绿树修竹之中。

戴笠是个枭雄,也是个人物。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戴笠任在雄村开办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先后办了8期,训练特务6000余人。遥想戴笠当年,携拥民国美女兼著名演员蝴蝶小姐,住文昌阁,开小飞机,面向新安江,江山美人俱在,几千弟子供召唤,此时戴笠男子气派,多少男人羡慕嫉妒恨!雄村和戴笠老家的廿八都一样,成为军统的重要据点,一时风靡全国。
雄村实在是雄啊!
然而,当我们游遍雄村,一股破败之气立时直冲而来。古房老墙峥嵘不再,村风民俗古韵不存。孤守江边的小南海独自静卧,满目杂草乱铺。听老人讲,上面本来有庙,并供有罗汉真身,香火兴旺,四乡敬仰。文革之后,真身被烧,小南海完全破坏,一个信仰之地成为一片荒芜。
为了开发村庄,村子里也办起了旅游,哭笑不得的是,来自《曹全碑》的雄村,所有的题名无论是字体还是内容,无一与《曹全碑》有关。虽不说是数典忘祖,但确实不知村子从何而来,又不知该从何而去?
主要看气质。雄村仍是一个美丽的村子,只是这个充满文化魅力的村子和其他徽州名村一样,未得到正确的理解,被扭曲开发了。回望雄村,朦胧中觉着那个念叨着“我们祖上也阔过”的阿Q正越走越近,而真实繁荣的雄村却越来越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渐行渐远之徽州山村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