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 发表于 2018-10-11 21:38:46

皖南散记---关麓、南屏随记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8-10-11 21:39 编辑

宏村、西递毕竟都是古村民居,面积都不大;自己三点到的宏村,天黑之前,分别用广角和长焦转了两圈,吃完饭后,则慢慢的躲了圈;小村还是原住民为主,所以晚间只有一些摊点在,也确实没什么可看的。西递去的很早,拎着相机在静静的小巷里转转几圈,感觉不错,也多少有了些手感;为了找到拍民居的场景,自己还跑到村两侧的小山顶(呵呵,发现把车停在公路边,进村其实根本不用票的;上次到西塘,路过古镇老出入口,无人问津,没进,偏偏跑到新建大门,买票进场,呵呵)拍了不少;等9时多下山再进村,则有许多旅游团挤满了小巷,跟着导游转了小圈,刚刚的兴致减了多半;赶紧撤出身来,来到停车场,看了看图册,附近还有关麓、南屏二村;立即着车,逃离这扫荡般的人流。



    关麓、南屏离西递只有十多公里,分别在黟县城关的西南侧;新修的柏油路,人少、车少(好象也与经济有关);这里行车真得很有乐趣,两侧山峦叠嶂,山间郁郁葱葱;打开车窗,山区特有的清风,吹拂去你每处的疲惫与不适;停下车,远望群山逶迤,你真得可以用尽气力,大声呐喊,把所有曾经的压抑统统扔进山谷里;这一刻,那疲惫的城市、机械的工作、纸醉的金迷,都飞一般的离你而去,你要得不正是简单、快乐么?你辛辛苦苦打拼一生,梦想得不正是田园融融么?



    春天时,老驴张同学,曾给大家推荐了齐云山一线,后因甲流侵入,同学未能成行;齐云山离西递很近,也只十多公里,想必也是个修身养心的好去处。久处闹市与繁华,也许就慢慢滋生了心疾;故去的仕宦、豪商,也许漂泊、打拼了一生,看惯了浮沉、经历了荣辱;到头来,还是觉得自己家里的山菊芬芳,清风徐来,微波荡漾,方才是属于自己。



   在一岔口,GPS与路牌发生了矛盾;下车询问,山童遥指新修大路言:走大路吧,好走呢;遂顺路前行,很快就看到关麓、南屏旅游标牌。与宏村、西递头戴世界文化遗产光环不同,关麓、南屏的游客少了许多,只有些写生的学生,三三两两端坐村口、田间、屋前,专心临摹。


巧得很在关麓、南屏的景区停车场,都只有自己一辆车,就连收停车费的也没有,不像在宏村,就是停在村民的家门口的空地上,也得收你15元;看来确实这里远比宏村、西递冷清了许多。

车刚熄灭,关麓收费处的人就出来看着你,或许生怕自己哧溜没影了吧?好在咱是出来拉动旅游经济的,不差这份钱。付费时,收费员很客气言:一会让导游陪你去!自己连忙说道:不用的,自己转转就可以了;正说着,导游小姐已经走到身旁说:陪你去吧,我们这房子是上锁的,你自己去是无法进去的。

   自己只得怏怏跟着导游进了村,听导游言:关麓民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地的汪姓八大家,其特点是雕镂联居而并非通常的前后大院,每座雕镂都有自己独立、完善的一套饮食起居生活系统,平日里都靠侧门相连;而当孩子成家后,则分别居住,侧门一封,各自成了独门独院,互不相扰,非常简易科学。



   导游所言不差:这些古居依然还处于原生态,房屋的主人,在地里忙活,家中房门多配了套钥匙,交给导游,方便游客来屋里走走;自己跟着导游,走东穿西,一家家的看着;由于是一对一的介绍,自己也听得认真、仔细;村里游人稀少,只有几个学生端坐屋前檐下,静静写生;相比宏村、西递,关麓应该是彻彻底底远离商业氛围的原生态、原住民的生活场景;在这里除了村口几间店铺外,村里没有开店、卖货的;主人依然延续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如果你想远离喧嚣的商业铜臭,关麓可以是你不错的选择;在这里你尽可自己闲逛神游,不会有人热情招呼你看这买那,不会有人招呼你进屋看看古董文物;有得只是主人辛勤劳作,见多不乱的从容生活。独自享受贵宾般的导游陪伴,只是委屈手里的相机未能尽兴拍摄:一则不好让导游过长时间等着,二则真不愿打扰原住民的平静生活;其实以陌生的面孔、好奇的眼神,突兀地走过这民风淳朴小村,都已然心有愧意了。


相比关麓的冷清,相邻的南屏则相对人多些;虽赶不上宏村、西递的旺盛人气,但毕竟有着皖南影视基地的美名!当年的《菊豆》、《卧虎藏龙》等不少大片都曾在村里演绎、选景;南屏不仅见证了巩俐、张艺谋的一段热恋,也留下了李安、周润发、章子怡的挥洒武林遗风;可以说,南屏是宏村、西递和关麓原生态间的过度。



    虽说南屏、关麓古村硬件开发远不如乌镇为代表的苏浙水乡,但服务却是中规中矩、一丝不苟的;尽管我依然是独来独往的神州行,但仍然有位导游专职陪我,且小姑娘似乎脚崴了,走起路来,一颠一陂很不方便,依然坚持陪我在村里街巷四处游览,让自己于心老大不忍。



    相比宏村、西递村前的狭谷场地,南屏则显得宽广了许多,村口前是一大片平整稻田,显得很有气势,若是春天油菜盛开的季节,想必是最美的南屏;古驿道前的那片树林,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诉说着山村百年的兴衰荣辱。走进村里,古巷阡陌,一砖一石一井,总关着曾经的岁月;难怪如此多的导演、编剧,慧眼相聚,如此青睐小村,因为借景于此,无需装扮、渲染,那份历史的沧桑,就会浓聚于镜头下,荟萃于场景中。


短短两天的皖南之行: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饱览了皖南民居的精髓与徽商文化的博大;数百年的时空转换和古村、高堂所带来的历史的凝重,更让自己那份原生的感动淤积于胸:山野的清新与祠堂、牌坊、古居的抑郁交织于心,让自己有胸展难抒的痛苦。



    站在村边的停车场上,回望掩映在山形暮气中的古村:博大的宏村、清秀的西递、淳朴的关麓、俏丽的南屏;一幅幅场景如影随形,让自己深感郁郁难欢;在让自己把皖南古村的片片美景收藏于心的同时,也把那份先民曾经的尊荣、凝重化成了一份久久的凝望。


    原本还要延续的行程只能戛然而止:皖南的黛瓦灰墙是与油菜金黄、山林葱郁相得益彰的!

有春日阳光明媚的灿烂,高堂古居方才不沉溺于那份历史的凝重!

有落日掩映下的牌坊、祠堂,山野清溪方才流淌千年的不息的脉搏!

既然已经感受过古村秋来的凝重,当然决不会错过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春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皖南散记---关麓、南屏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