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其一片海 发表于 2016-12-18 00:33:20

屯安东:茶务都会——屯溪


现为黄山市府所在地的屯溪,是一座遐尔闻名的美丽山城。如果仔细研究屯溪的历史,她的经济与城市的发展,竟与茶叶有关,可以说,历史上屯溪是以茶兴市,因茶而名的茶务都会。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徽州府治所在歙县,并不在屯溪。屯溪长时期只是休宁县下的一个小镇。那末,我们不妨从史料中撷取片段,看屯溪所走过的路:
南宋《新安志》载: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吴王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定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并黟、歙为六县,遂割于丹阳置以为新都郡。
当时叫犁阳县,晋朝改为黎阳县,县治在今黎阳镇。这说明,在东汉时,黎阳就已够县的标准了。当然,当时县的标准很低,一个县不过几千口人。



据《屯溪市志》等史料,屯溪地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一为削平黟、歙等地山越,吴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水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
二是源于水名,屯字据《广雅》解释为“聚也”,诸溪(率水、横江等)聚合,谓之屯溪。
三是清朱彝尊在《重建屯溪桥记》中说是三国“孙吴时,毛甘屯兵万户于是,故溪以屯名”。当时歙县的山越首领是金奇、毛甘,分别屯兵于乌聊山(今歙县长青山)和安勒山(一说即是今屯溪华山),华山在新安江屯溪桥畔,不过在此屯兵的不是毛甘而是金奇。


明弘治1491年《休宁县志》中,关于屯溪的记载只有短短的一行:“屯溪街,在县东南三十里。”
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黎阳东乡十六都,其村:溪东、草市、率口、富上(现为阜上)、沙园、由坑、屯溪、黄石。”屯溪只是黎阳东乡下的一个村,当时的街是隶属于村,屯溪街就是屯溪村下的一条小街。
屯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但后来居上,成为徽州的一颗靓丽的明珠。她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带动,这就是茶业。一业兴,百业兴,茶产业对屯溪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徽州的茶叶生产从唐朝就有基础,随着徽商的兴起和发达,徽州茶成了文人风雅生活的象征,休宁松萝茶也成了当时的名茶之一。(康熙《休宁县志》:“松萝之茶甲天下。”)早在元朝,休宁县治南就设有茶课提举司,明朝改税课局。明清时期,茶叶一度与盐一样,实行专卖制度。茶叶贩运出境,由设于交通要冲的巡检司对茶叶引票验实截角后放行,并征收茶税。



明万历五年(1577年)后,休宁县汰厦巡检司由县城移至屯溪,租民居而设。道光《休宁县志》:“汰厦巡检司在屯溪僦民居(案,万历志云旧在白际岭,衙舍有旧基),万历丁丑年奉交移城内僦民居,后移屯溪今仍之。”
这个巡检司的设立给屯溪的茶叶茶叶交易带来机遇。自始,徽州黟县、休宁、祁门、婺源从新安江水道运出的茶叶“皆归休邑屯溪办理,休宁县派承查验给引,由太(汰)厦司勘合切角放行,其税每引不过分厘”。(同治《祁门县志》)


明天启年间(1621年),屯溪的城镇有了一定的发展:“屯溪系一邑总市,商牙辏集,米船络绎相继。”(天启《休宁赋役官解全书》)
明嘉靖十四年后,茶叶成了中英贸易的大宗产品,徽州茶叶开始走向海外市场。据资料记载,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运英国茶4500担,其中徽州松萝茶占三分之二。18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贸易中各类茶叶的经销量,屯溪茶占17%左右。为了加强控制关税,当时政府规定只准从广州出海外销,因此,徽州的茶叶只有走鄱阳湖经赣江至大庾岭南下广州。这样,就是歙县等东线的出口茶叶也必须经过屯溪。这种情况,一直延续清咸丰上海口岸开通,徽州茶叶才经新安江水路到上海出口,但屯溪的集散地功能并没有削弱。


由于茶叶贸易及其它土特产品的流通,至清康熙年间,屯溪街已发展到“镇长四里”,已成“皖南钜镇”(清康熙《休宁县志》)。《县志》有一幅“屯浦归帆”图,只见两岸船行如梭,帆樯林立,一派繁华景象。时吴江学者潘耒从休宁途经屯溪时,曾感慨:“井里俄繁盛,山川更富营。”(潘耒《遂初堂诗集》)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海阳藏书家吴骞清明回乡省墓,临近屯溪时,“两岸人家益增台榭之胜。是日风色晴明,上厅者船中悉载弦管,翠幕纱窗,笙歌嘹亮,数十里往来不绝。临水之家则有凭栏下瞰飘然欲仙者。”见此繁华盛景,吴赛惊呼:“宋人所作清明上河图,未审视此何如耳。”(吴骞:《愚谷文存》)
清道光(1821—1851年)时,杭州学者夏之盛在游览徽州后,感叹“屯溪隆阜间,民生素殷沃。”(夏之盛《留余堂诗钞二集》)


太平天国(1850—1872年)战争后,据时人记载:“自发逆乱平,徽属商务聚于屯溪。一冠履之时趋,一袍袴之新样,其自江浙来者,休首承之,次即及歙之西乡。近少妇好效沪妆,年长者犹带鬏(扬州旧制),此今昔习染之大验也。”(清刘汝骥《陶甓公牍》)这说明,原来保持俭朴风尚的屯溪也染上了时尚风气。


光绪年间(1875—1909年)屯溪“为休邑之冠,各行案既备且多,四方穷民来觅食者踵相接。”(《新安屯溪公济局征信录》光绪二十七年刻本)清光绪戴启文诗云:“皖南巨镇首屯溪,万户居民本富庶。商贾辐辏圜缋盛,茶客年年竞来去。”(《新安游草》)


清末宣统年间(1909年),刘汝骥主政徽州时,访察休宁县内的“职业趋重之点”,“屯溪、率口、黎阳、阳湖一市,茶之区也。朱明节届,男妇壮幼业此者数以万计,茶号藉钱庄以资助之。工匠缺乏,又召江西人以伐木烧炭矣。(注:制茶用炭)”(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屯溪成了“茶务都会”(《清史稿》:“屯溪,县东南,为茶务都会,盐捕同知驻此。太厦镇巡司。”)盐捕是负责稽查缉拿贩卖私盐罪犯的部门或人员,同知是府级副职,正五品。巡检司,又称巡司、巡政厅,或设于州县关津险要之处,或设于市镇发达之区,或设于人口繁多之域,在缉捕盗贼、解送钱粮、监察平粜、查验税赋、督修围基、编查保甲等社会治安及公共事务方面具有极重要的职能,也是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构之一。屯溪既有盐捕,又有巡检司,可见其经济繁荣与地位的重要。



茶业的集聚效应带动诸业的发展。茶业特别是出口茶的兴起,带动了诸多产业的配套发展。如包装茶叶用的锡罐业、茶箱业、篾篓业、金融业等,都容纳了大批劳力和资本。茶叶的加工流通还吸引和带动了其它农副产品及百货业的销售。


民国1919年前后,屯溪的常住人口已增至15000人,户数3000上下,居于徽州各县城镇首位。(当时歙县县城人口9000,休宁县城人口有3000,户数500左右;祁门县城人口2000,户数在400上下,黟县县城有5000人,绩溪县城人口仅1000上下。)明清四大镇之一的江西景德镇,毗邻徽州,同期城市人口也仅20000人左右,户数在3000上下。(以上资料数字引自邹怡文)


休宁人程僧在1928年向子辈介绍家乡时说:“屯溪位六邑之中央,商务极盛,商肆林立,人烟稠密,号称皖南第二巨埠。”(程嵩龄:《程氏遗稿四种》)
据《屯溪市志》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屯溪公济局征信录记载了茶号136户(含婺、歙由屯运销户数)。民国九年(1920年)屯溪茶号109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精制“屯绿”茶号达287家。清末民初“屯绿”最高产销数为32万箱。至抗日战争前,外销“屯绿”年产量仍有25万箱左右。


茶业成为屯溪各业之龙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昭蔚在屯溪市面情况调查研究后说:“屯溪为本属一大商埠,四通八达,市廛栉比,以茶业农产品之市价高低,以定本埠商业之盛衰。在昔茶业全盛之时,茶行林立,市面金融活动不少。”(《徽州鸟瞰》)抗日战争前夕,屯溪有正式在册商号417户,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


1934年,郁达夫夜游屯溪,与朋友卧谈起屯溪的街景百态,吟诗一首:“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郁达夫《夜泊屯溪记》)诗人感叹徽州茶商将清朝扬州盐商的春色搬到了徽州的屯溪桥下。


抗战期间,因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中,成为偏安一隅之福地。安徽大部沦陷后,安徽省主席行署、省党部皖南办事处、省保安司令部和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等,都纷纷迁来屯溪,江、浙、沪的达官贵人和富商也纷至沓来屯溪躲避战火,屯溪人口猛增至20万左右。茶叶作为生活必需品,依然销往当地和各地。茶叶出口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屯绿”贸易量仍达到248184箱,折合7000多吨。(《黄山市志•农业•茶业》)太平洋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全部停顿,徽州茶叶产销也受到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屯溪在徽州的经济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并由经济中心逐渐发展为政治、经济中心。屯溪终于由一个小渔村,因茶兴市,成为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重要城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屯安东:茶务都会——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