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温瞳 发表于 2018-9-29 11:14:04

夏季绩溪三线厂怀旧

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皖南的大山深处有很多工厂,当时为了保密,地方上只知道叫“三线厂”。三线厂生产什么,附近村庄隐隐约约都知道一点,但都明白要保密,这些工厂都是保卫祖国的堡垒,这些从城市里来到山沟里的青年,都是祖国的栋梁。
图 一:从山头上望下去,一排排高大楼房耸立在山谷之中。在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封闭落后乡村,乡民见到这些从未见过的巨型建筑群,那是相当惊讶与好奇的。 直到今日,这些楼房依然坚实无比。在徽州的绩溪县,一个小小的山区县城,其附近山坳里共分布着5个“三线厂”。小时候,夏季夜晚乘凉,就能听见炮响,红彤 彤的弹头笔直射向星空,直到消失。大人边看边摇着蒲葵扇,痛骂美帝国主义,掐指计算美帝国主义的末日,然后笑傲仰首,躺·在可以摇摆的躺椅上;这些三线厂 给了县城人民带来了坚定的信心和无上的骄傲。图文提供:陈仲平。
图 二:走进这片建筑群,人顿时变得渺小。这些厂区的宿舍规模可以容纳几百人,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热闹与兴盛。三线厂虽然落户深山,但却是山村的都市,望着陆 续建起的高楼大厦,乡民非常羡慕,这是自古以来第一次看见5层以上的高楼,在狭窄的峡谷里,简直可以和山顶比高,如何造成这样高大的建筑,一生没有走出山 谷的乡民是难以想象的。眼前的三线厂职工宿舍区,依旧完整的保留在这里,只是人去楼空,让人唏嘘岁月,也异常景仰当年为了理想来到这深山沟的年轻人。图文 提供:陈仲平。
图 三:三线厂的宿舍区因为座落在山谷间,宽敞一点的地方可以盖成楼房,狭窄一点的地方就依山傍筑,修上楼道。眼前右方的水泥台阶和路中间的水泥地面至今依然 如昨,几十年过去,基本没有破损,可以想见当年建设者的用心。在这里,当年凭关系和计划票可以买到白糖,如果在三线厂的食堂里用餐,白糖就饭,那真是美 味。三线厂的白米饭是江苏地区的大米烹制,香喷松软,本身就带着糯米甜味,加上白糖佐饭,至今都是抹不去的童年记忆。因为乡村吃的大米大多是粮站里存放多 年的糙米,白淡无味。一天三餐时分,每逢山风吹来三线厂食堂的香甜气味,对于周边乡村的孩童,都是极大的诱惑。图文提供:陈仲平。
图 四:虽然眼前是不起眼的一个花盘托子,或者是漱洗用的脸盆架。显然是职工自己制作的日常用具,但是做得这样精致,而且保存到今日依然如此完整,也可以想见 当年知青的认真精神。三线厂内设有各种生活功能区,比如洗澡堂,也定期向村民开放;场内有子弟学校,也吸收当地一些村民孩子。三线厂后来还定额向农村招收 工人,这个政策,成为当时乡村青年的最大梦想。能够成为一名三线厂工人,是当时村民除了当兵之外第二件光荣的事情。因为除了最实际的光辉前途,还有就是能 够在三线厂工人队伍里学会技术、知识和新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些,乡民对三线厂有着更为特殊的感情。图文提供:陈仲平。
图 五:从6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电线就密布在绩溪的大山深处了。与此同时,县城还没有这样的路灯。晚间路灯下,夏季,年轻人就聚在灯光下,纳凉、谈天、读 书、拉乐器,路灯光芒照耀的地方,就是三线厂青年夜晚欢乐的方向。三线厂工人大部分来自上海,英姿飒爽,多才多艺,文化广场能定期看到工人的展出作品,绘 画、书法、诗歌、文学。文艺演出时,能欣赏到样板戏、革命舞蹈、革命诗歌朗诵、大合唱,在那个文化贫瘠的时代,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有夜晚降临时嘹亮的笛 声。备注:图片展示的路灯,虽然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但是依然看得出灯罩的完好。图文提供:陈仲平。
图 六:眼前是废弃的厂房。过去这里活跃的身影大多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而今应该都垂垂老矣。当年的三线厂青年工人从这里下班后,吃完晚饭,有些时间就走村串 户。因为乡村对于他们也是新鲜好奇的。他们会到乡民或当地居民家里做客,每年过节时,他们会给地方朋友带来白兔奶糖或者乡村难得的生活用品,也能从当地朋 友家里获赠或者底价买到新婚打家具用的木材以及日常生活里的蔬果野味,比如山核桃、玉米、番薯、茶笋等土特产。此外,三线厂青年带给乡村的最大启示是,夏 季夜晚可以下田捕捉田鸡,让从来没有吃过青蛙的当地人发现了稻田里的美味。(后来明白青蛙是益虫,很少再吃。)备注:图片展示的是原来的生产车间,现在堆 放了杂物,成为当地农民的杂货仓库,外面堆满了木材。图文提供:陈仲平。
图 七:眼前图片是厂内接泉水用的铁皮制作的输水渠,现在已经废弃,爬满了青藤。当年从这里流过的饮用水都是山上接下来清泉,无比甘冽。乡村的夏季,在三线厂 定期有户外电影,这时候这里就热闹了。放映前乡村的小孩子奔跑玩耍,渴了,就跑到这里掬两口凉水,喝饱了继续游戏。三线厂每逢周末会开放电影专场,丰富人 民生活,让附近乡民来观看电影。只要其中一个三线厂有电影,消息传递的速度不亚于光缆,附近方圆20公里内的乡民能赶来的都会赶来,有的步行,有的乘拖拉 机,有的站卡车;家里经济好一点的县城居民,会骑着自行车早早赶往。一时间,峡谷里三线厂的文化广场就会被围的水泄不通。虽然夏日的夜空下只有一块银幕, 但是无法阻挡人民看电影的意志。广场内占不到位置,就爬到银幕附近的树上、房顶上,乃至山上;正面看不到,就坐到反面一溜排开。银幕正面观众开怀大笑,银 幕反面观众也乐在其中。实在挤不过青年的老人,还有来迟的连反面座位也找不到的观众,干脆就挤在一边的田埂上,远远的听电影,星空下津津有味。图文提供: 陈仲平。
图 八:三线厂宿舍的一扇旧门,除了锁被换掉,门依旧还是结实的保留在这里,只是原来的主人已经不知何方。三线厂到80年代中期,生产似乎逐渐停顿下来,很多 工人陆续返城,再后来,三线厂冷落下来,接着由地方开始接管。一段生机勃勃的山谷闹市突然就沉寂了,令人怀念的日子就这样远去了。留给我们的是,至今依然 屹立的高楼,空旷的厂房,清冷的食堂,还有遗落在泥土里的螺丝钉和电缆,以及角落里已经腐坏的胶卷。但是岁月留下的回忆依然那么多甜蜜,愈久远,回味愈 醇。深深怀念三线厂曾经带给乡村的惊喜,深深敬重那个时代的青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绩溪三线厂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