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西楼 发表于 2018-9-25 11:16:12

天人无间文公山




进得山来,左手边立一柴门,门楣上书“半亩方塘”。此四字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处未见方塘,当然也没有“天光云影共徘徊”。路边倒是有一条小渠,流水潺潺,水中石子历历可辨,水草随波赋形,左右摇曳,婀娜多姿。


山中空气清新温润,几个深呼吸,大量的“芬多精”吸入肺腑,人顿时觉得内外通透,灵魂为之洗净,污浊为之尽除,精神为之振奋。阳光努力穿透密密的丛林,斑斑点点,疏疏落落,洒在青石、树干、草丛、青苔和落叶上。山里的一切明亮而安静。视野所及,或树、或草、或花、或水、或石……每一物皆其本初之模样。人移步,景换形,而时光却好像停滞在原处,贪恋秀色,不愿前行。山下公路上偶尔驶过的汽车,提醒着外界的喧嚣。


据称,在积庆亭边,曾经有一块石牌,上面刻着“枯枝败叶,不得挪动”的字样。有人说,从这块竖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的石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文公山的重视程度。其实,这块石碑不仅仅表明了时人对文公山的重视,更表达了他们对朱熹思想的重视。朱熹主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他的《观书有感(其二)》也蕴含有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顺势而为,则“艨艟巨舰一毛轻”,逆势而动,则“向来枉费推移力”。所以,大自然的东西,不应随意去动它,否则就是破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实则可以推广到“积善之国,必有余庆”。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不仅是“流荫先灵”、“积庆后昆”、“天人无间”思想的提倡者,而且是其实践者。1993年版《婺源县志》载,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在祖墓周围栽下了24株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如今,八百多年过去了,杉树现存16棵。棵棵参天,树身巨粗,需3人以上才能合抱过来。据传,有人偷砍了一棵,建了一栋房子,木料还没有用完。每一棵巨杉就像朱子自己的思想,古老而又生机勃勃;又像一位位阅尽世事沧桑的老者,淡然而又平和安详。千百年来,这片杉群就像一块绿色屏障,挡住外界的繁忙与喧嚣,给朱熹的祖墓带来阴凉与宁静。而如今,这座栽有国内有历史记载的最早人造林的文公山,又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点,为当地居民带来福祉。这实在是对“流荫先灵”、“积庆后昆”、“天人无间”思想的最好注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人无间文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