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风沙 发表于 2018-9-3 11:23:48

黄山行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8-9-3 11:33 编辑

11月中、下旬我有幸上了次黄山。随着缆车的慢慢上升,黄山的美景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我迫不及待拿出相机,隔着窗子的玻璃就照了起来,生怕漏拍了美丽的景色。
         大凡高山,都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高高的山峰这时好像是起伏在云海里的一个个小岛,那么朦胧,那么美丽,这是用语言是难以形容的。今天的天气太好了,云海只是淡淡的,轻轻的,虽然少了波澜壮阔的气势,但我却以为群峰更有了一番虚无缥缈的意境。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黄山最有名气的迎客松。迎客松屹立在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游客到此,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
      2006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考察黄山,他看到这棵形状酷似雨伞的黄山松,当即向陪同的领导建议将它命名为“雨伞松”。

      在北海去始信峰的岔道口有一古松挺立,已生长了700多年。此松主干粗壮,针叶苍翠,干枝气势雄伟,一派虎气,且冠盖浓绿近于黑,酷似一只黑虎卧于松下,故称“黑虎松”。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怪石是黄山的第三个景观,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 而且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参加的是团队游,只看到了黄山石的“冰山一角”。
         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其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宛若新莲初开。
       三十六小峰之首------螯鱼峰, 其中部有三角形的螯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可以从洞中穿过。峰前有数石,远望象螺蛳,构成“螯鱼吃螺蛳”的奇景。

      玉屏峰的石崖上有很多名人的题词

       登玉屏道中有一条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两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容一人通过。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不见日、月,故曰“一线天”。
         飞来石 , 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到10米,两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换个角度看此石,上尖下圆,形若仙桃,所以又称“仙桃峰”。据说这是铁拐李漂游到黄山,被此地的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带来了飞来石。



       “黄山甲天下,松与石最奇”。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分外瑰奇 。
       这是著名的“妙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饮酒作诗,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 ,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毛笔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可惜的是因为周围环境遭到破坏,原来妙笔上的“花”已经死了,现在看到的是补种上去的。

      猴子观海,有诗曰:“灵猴观海不知年,万顷红云镶碧天。坐看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当云雾散去,石猴又如在远眺太平县境的绿野平畴,故亦名“猴子望天平”。

      我们在黄山欣赏了奇松、怪石、云海,很满足,很兴奋。只是由于随团,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走到,这没关系,以后肯定有机会再来补课的。

这次黄山行还顺便去了素有“牌坊之乡”美称的歙(she)县和坐落在黄山市境内屯溪与歙县交界处的花山谜窟。
         歙县有明清时期建造的牌坊250多座,如今这些古牌坊成了立体的史书,每个石坊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向游客们讲述了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民的喜怒哀乐,让大家了解这个古镇的文化和历史。在这些牌坊中,比较成规模的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等。      许国石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距今已月400余年的历史。许国,歙县人。明嘉靖乙丑年(1565年)中进士,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故人称“三朝元老”。 按当时礼法规定,臣民功德卓著者,经恩准可建四脚牌坊加以旌表,如越级自建,则犯欺君之罪。许国竟能在故乡造起了八脚牌坊,其中蕴藏着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许国少时家贫,考取秀才后因生计所迫曾在泾县处馆执教。所授学生纷纷中举,步入仕途。一日,学生相邀款待许国,席间一少年行志者追问先生:“先生学问如此之高,何不再考,岂能满足于一秀才呢?”许国默然。另一位年少气盛者说:“只有状元学生,哪有状元先生呢?”许国闻言,拂而愠怒:“古语有云‘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难道没听说过吗?”不少学生哄然大笑道:“先生如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我辈当运石到徽州为先生造一座牌坊。”许国高声道:“好,他年定叫尔辈践此诺言。”事后,许国闭馆回徽,深居苦读,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乡试第一,高中解元,过四年殿试又中第七名进士,以后历任三朝,甚有政绩,被赞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万历皇帝下旨恩准其回乡建一座四脚牌记。许国想,在徽州四脚坊太多了,造得再雄伟精致也不足为荣,于是就想造一座八脚牌坊。但私造八脚牌坊是有杀头之祸的。于是他暗生一计,圣旨虽下,许国却迟迟不动身,三两天就去朝见万历皇帝。万历帝问:“爱卿何不赶紧回乡去营造牌楼?”许国答:“臣正准备回家去造牌楼。”就这样过了三四个月,万历帝又如此问,许国又如此答。万历帝显得不耐烦了,说:“老爱卿办事从未如此拖沓,如今竟为造牌楼拖这么长时日,照朕说,不要说四脚牌楼,就是八脚牌楼也造好了。”许国闻言,正中下怀,俯身便拜:“谢主龙恩,臣回去就造八脚牌楼。”万历帝见状,方知上当,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又想到许国是三朝元老,功绩赫赫,也就破例默许了。于是许国回徽州催动府县,鸠集工匠,营造牌坊。为报泾县之辱,又命泾县令造牛车,征民工,从泾县运石头到徽州造八脚牌坊。许国知耻后进、功名成就的故事在这里也传为美谈。 石坊上所有题字,相传出自清代一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字体貌丰骨劲,挥洒自如。


         棠樾(yue)牌坊群位于歙城西的棠樾村,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棠樾青石牌坊群,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一座座精心设计和施工,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而且每座经官批御审。历代统治者用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那些在社会中有“贡献”的人,这些给后人留下了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财富。



      徽居的古村落,石板路街道狭窄,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每家大门上几乎都建门罩或门楼,砖雕精致,成为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征。房子的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水中,十分的美观,历来为画家和摄影爱好者表达的对象。

     徽州建筑另一个的特征是: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下面是一组古时民居内部的摆设,专供游人参观。

歙县典型民居,明代的有方士载宅、张林福宅、天心堂;清代的有杨家大院、 汪中怡宅、郑村和义堂、瞻淇民宅、蕃村鲍氏民宅等。鲍氏民宅,现名鲍家花园,原是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清末毁于太平天国战乱。今修复后的鲍家花园以盆景著称。进得大门,迎面照壁前是一个落地大盆景,以黄山风景为题,称“徽州人家”。

         南国风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古榕盆景,已有二百多年的培养史,是镇园之宝。它以古旧碎瓷盆为托,大气磅礴,浓荫黛色覆地参天,盘根错节生机无限,老翁树下悠然垂钓。
   风在吼: 其实没有风,完全是树形本身养成了这个样子。
      徽州出了很多名人,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就是歙县人。他曾在美国留学,回国以后一直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了小先生制,主张教育深入民间,为民众服务,为抗日救国服务。陶行知成名以后,曾自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自勉。万世师表是宋庆龄对他的尊称。


         位于安徽黄山市中心城区东郊新安江南岸的连绵群山之中, 原称“古徽州石窟群”的花山谜窟,是这次黄山行的最后一个景点。
         花山谜窟与大自然的杰作黄山比肩为伴,相映成辉。 它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掩在沿江两岸5公里长的山群中,共有36座石窟,目前开发出两个,编号为2号窟和35号窟。与国内许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花山谜窟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人巧夺天工而成。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同志来到当时的古徽州石窟群视察后欣然为景区命名、题词 为“花山谜窟”,并连声感叹:“真是太绝了!”“是个千古之谜!”。      
         走进35号石窟,宛如走进了一个地下宫殿,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奇怪的是,在这深176米,总体面积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里既无壁画又无佛像,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洞内还时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潭水,常年不枯。继续前行,一个45度左右的坡面,宽15米,长30米的大斜面让人叹为观止。更巧的是,这个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在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开凿工人是凭借什么仪器准确判断出斜面开凿的起始点及其坡度的恰到好处呢?





据考证,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不下几十万立方米,这些石料足以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奇怪的是,这些石料现在根本不知被运往了何处。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呢?有人说采石,既然是采石,露天开采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有人说屯兵,还有人说是陵墓,各说纷纭。还有洞内的潭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并不来自新安江,那又来自何处呢?如果你有兴致,不妨前去探访一番,千年之谜,期待有心人去破解。由于洞中光线较暗,本人拍摄水平又低,成象好的照片不多。新安江边的景色好似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安逸、恬静的感觉。
         愉快的黄山游早就结束了,浏览行程中拍下的照片,又被秀丽的山峰、清澈的湖水、独特的徽州文化所感动,真希望有机会再去一次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