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 发表于 2018-8-31 18:52:54

徽州端午特色习俗琐记

徽州地域范围包括现今的安徽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和江西婺源以及曾归徽州管辖过的旌德和石台。

    端午节前,徽州人就有很多事要做。

插艾草、悬菖蒲、挂大蒜:端午节在徽州是“卫生节”。地处山区的徽州天气湿热,端午前后正是各类疾病多发期。从五月初一开始,徽州人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门前窗口插艾草、悬菖蒲、挂大蒜、洒雄黄水,这些东西都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徽州人把插艾草、悬菖蒲作为过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画额:每年端午节时,徽州人有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佩香囊:每年端午节,徽州家家户户都要为小孩子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制端午衣:每年端午节,徽州家家户户都要为小孩子制作端午衣。端午衣包括端午服、端午帽和端午棉。端午服,多用色布置做,上装为大襟系带和对襟扣纽两种,亦有后背开禁扣纽的;裤子视孩子大小分为开裆、密裆两种。端午服的制作极为讲究,富贵人家,多在衣裤上用五彩丝线绣上图案、花卉和“如意”边,上装绣在胸前、肩头、袖口、下摆等部位,裤子则绣在膝盖、裤脚口等处。端午帽,主要是为幼小的婴儿或一二岁小孩制作,端午节前后的气候虽已暖贺,但较小的孩子还须戴帽防风。

一年中的四个大节:端午和春节、中秋、清明,徽州都有祭祀习俗。当地民间流传着“再穷再苦,也要买块豆腐过端午”的谚语,所以端午少不了豆腐。

端午祭祀是祭灶神爷,祭品全素,为豆腐、糕点等,再加上一碗清茶。久而久之,由祭神祭祖延伸到孝敬长辈。

送端阳:在徽州,端午和春节、中秋都是子女孝敬老人的节日,过节时子女都要带上礼品,到岳父母及父母家拜望老人。

每到端午节,女婿们都要给岳母送节礼,俗称“送端阳”,端午节又被称为“岳母节”。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不过,女婿们还是得小心翼翼。端午节这天女婿们都要孝敬岳母。给岳母“送端阳”节礼以表达感激之意,其中咸蛋、皮蛋是必不可少的。

“送端阳”对渴望“转正”的准女婿而言尤为重要。假如女方接受了礼品,就表示岳父母一家接受了他,同意了这门亲事,那婚事自然十有八九成功了。所以,也有不少男青年以此来试探女方的想法。端午节这一天小伙子送未来岳母的礼品中有肉、糖、蛋等节礼。其实,送节礼都是很有意思的。送肉是男方含蓄表示自己家生活富裕,希望女方父母能够同意女儿嫁给自己;送糖则是含蓄表示婚后两家的生活似糖一样甜蜜;送蛋是男方含蓄表示“希望能成为女方大家庭一员(蛋为圆)”。
    送缨络:端午节也是徽州女人吐露情感的日子。早在端午节前,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就用丝线织成缨络,放上一棵小而圆的大蒜,再用彩绸缝制成菱形和梯形的香袋,装饰上流苏,中间还放入艾草,挂在胸前,称为端午锦,据说可以远避瘟病。已婚的女子把它送给自己的丈夫,订婚的姑娘送给未婚夫,未婚的女孩也可以送给心仪的男孩,以表达爱慕之情。所以,对相对内敛的徽州女人来说,端午节还是一个难得的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节日。

    端午这一天,徽州人吃得也很特别。

午餐是正餐,要吃端午粽、发酵面饼、茶叶蛋、腌鸭蛋、绿豆糕、端午豆、熟蒜头等。

徽州“十里不同俗”,端午节这一天,徽州内部各地的饮食也不尽相同。

比如绩溪、黟县和歙县东乡一些地方过端午节就不吃粽子,粽子是在二月二祭祀社公老爷和土地神时才吃。端午这天,吃绿豆糕,这是因为绿豆可清凉祛病,甚至有些地方还食用艾叶汁和米粉做成的米粿。

端午节这一天就是吃粽子,各地的粽子也不一样。

歙县南乡是包白米粽,吃的时候沾上白糖。

而休宁和婺源一带则是吃灰汁粽,用草木灰水浸糯米,外用箬叶裹成四角长形煮熟,这种粽子含碱质,解油腻,宜冷食,易贮藏。

   过节自然离不开酒。徽州人端午节把雄黄渗进酒中喝雄黄酒。大人拿来喝,小孩用指头沾一点,在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据说可以辟邪。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画额。

主妇们还要用艾草沾上雄黄酒,洒在房子的角落处、水缸边、阴沟沿,一边洒,一边还念叨:“雄黄洒一洒,蜈蚣蝎子都走脱;雄黄洒洒添,蜈蚣蝎子走上天。”

同时,在住宅内薰白芷、苍术,借此驱赶夏日的害虫。还有的将雄黄拌上蒜泥封存起来,作为蚊叮虫咬和无名肿毒的药品。


   到了端午节,地里的蚕豆也成熟了,徽州的母亲们把蚕豆放在锅里干炒,炒熟以后拌上雄黄,给孩子们当零食,这就是端午豆(又叫“炒虫豸”,寓意把害虫都炒掉了)。吃在嘴里,涩而微甜,别有一番风味。

   除了以家庭为主的习俗活动外,端午节这天徽州一些村镇还举行一些大型活动,主要有跳钟馗等。

   跳钟馗是徽州过端午时独具特色的习俗,相传最迟源于明万历年间。每年端午节,徽州许多村落都有“嬉钟馗”表演,体现人们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古时“嬉钟馗”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表演内容有《出巡》、《嫁妹》、《捉蛇》、《除五毒》等,寓意消除五毒,除害降福,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端午特色习俗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