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随风 发表于 2018-8-18 15:43:34

箬岭古道:一部厚重的徽州史书

探寻徽风古韵,行走徽州古道,是不错的选择。徽州境内,山峦叠嶂。为挣脱大山的阻拦,先人凿出一条条“通天”步道,连接起山外的世界。千百年来,在这些步道上,青石板串起路亭庙宇,石拱桥连着千年古村,古关隘印着刀光剑影,老石碑刻着徽商足迹。如今这些纵横交错的步道已成“古道”,但作为徽州历史的见证者,它却已累积成一部厚重的史书,静待后人去慢慢品读。箬岭古道或为其中的典型。箬岭古道为“徽青古道”一部分,又称“隋唐古道”、“旌歙古道”,是古徽州通往青阳及长江以北的主要驿道。古道开凿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4年),历经官府、民间多次修葺,至今保存完好,是徽州境内年代最久远的“官道”。古道以歙县、太平(黄山区)、旌德、绩溪四县界岭“箬岭关”为中心,向四县蜿蜒,南自歙县许村镇茅舍村,北往黄山区(太平县)谭家桥镇岭脚村,东至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及绩溪县上庄镇,各段方向路段五至十公里不等,是古徽州府官员跑省进京、学子北上赶考、商旅南来北往、百姓走亲访友的主要官道。其制高点——“箬岭关”为古徽州“府治”屏障,历代兵家必争。去年初春,我曾受邀,首登箬岭。一行六七人驱车经许村至茅舍,驻车攀行,至箬岭关,后折返至茶坦古村用餐,餐后原路返回。古道路面四至六尺,石板青亮,逶迤于苍山翠竹间,或壁立山崖,或平铺山脊。途中亭庙古色依旧,但残垣断壁为多。茅舍、茶坦古村已不见“茶茶坦,板门面,家家户户开店面”盛况,但其倚山驭水的村落、跌宕起伏的马头墙、高大沧桑的古树,依旧回响着久远的喧嚣。箬岭关隘城楼依旧,登临关台,“天险重开”,顿有君临城上、号令千军万马之豪气。然未走完全程,恐有缺憾,故未能落笔成文。此后,已走多条古道,不乏出境徽州的多处古关隘,更不乏路面规整精致者、周边景色秀美者、史迹厚重者。然我却一直惦记着箬岭古道。今年初夏,终能成行。为揽胜全程,特意驱车至旌德县白地镇开始登山。据当天天气预报,多云阵雨。自“旌歙古道”入口,天气尚佳,即无骄阳,也不阴霾,实为登山最佳天气。至第一层山脊,即见云开雾散,远处山峦起伏,飘逸云中,若隐若现,仙境一般。兴奋之余不忘在朋友圈“直播”此美景,题以“新鲜的”三字。点赞者众。然好景不长,浓雾至。林荫下,本就阴暗,此刻已似夜幕,能见度不足30米,倍感压抑。山中晴雨交替、雾散云开为常态,据说浓雾之中,嘶喊几声即可成雨。老天真的不嫌弃我的“公鸭”嗓子,一曲“妹妹地大胆地往前走”,果然磅礴大雨召之即来。幸好离一路亭——“旺子洞”不远,赶紧避雨。徽州古道,一般三至五里就有路亭,或倚路而建,或依山而筑,石墙泥瓦,木梁檩椽。但此处路亭却有不同,皆曰“洞”,类似一孔拱桥,后倚山坡,前临大路,因不需檩椽瓦片,可数百上千年不需修缮而不圮塌。此处每一个“洞”,不仅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个故事:“五里洞”,距离起点高甲村五里之处;“靠壁洞”,过往商旅祭祀“当境土地”(土地爷)之所;“旺子洞”,妇人求子、父母望子回家之意;“天星洞”,位于千米山巅,夜间路人架灯于“洞”中,如天上星宿闪烁。二十分钟后,雨渐止,继续攀行。然避之不及的、和我们一起“避雨”的、又在“肌肤之亲”中伴我前行的,还有几枚小动物——我们之前谈之色变的“马大姐”(蚂蟥)。箬岭北连“梅花岭”,东接“色岭”,何为“色”岭,我未曾考究,但记载中的色岭“蚓屈蛇横,少须拄笏”,果然名不虚传。当发现“马大姐”缠身时,其已深入皮脂,去除后,仍血流不止。本以为“老脸皮厚”有优势,不曾想到此“大姐”“老少通吃”,瞬间驻停,即可附身而上。“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行军是最快的,我们唯有向前疾行才有“生机”,六七公里山路,竟不敢歇脚,一直“狂奔”至箬岭关。即使这样,其间仍被袭数次,好在“马大姐”无毒,据说,有“防血栓”功能,权当免费打了几针“疫苗”吧。阳光总在风雨后。阴暗见不得阳光,“马大姐”亦然。临近中午,艳阳高照,我们终于进入“安全地带”。一年后的今天,再登箬岭,古城墙巍峨依旧。关隘内外,远山近壑,尽收眼底,天湛蓝、山清澈,茶坦古村掩映在不远处的青山翠竹中。与去年的断碑残壁相比,供奉汪华的“忠烈庙”已修葺如初。我们进得庙内,脱下湿透的鞋子,撸起沾满泥巴的裤脚,甚至解开衣服,又在身上清理出一两枚“马大姐”。以此方式“祭祀”“汪公大帝”,确有不尊。然狼狈的外表也掩饰不住我们对这位徽州圣贤的敬仰,抹不去对“汪公文化”的记忆和传承。据史料记载,汪华(公元587—649年),生于歙县登源里(今绩溪县)。隋末群雄割据,汪华率兵平定婺源山寇,受遣开拓箬岭官道,因受暗算,发动兵变,占领新安等六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汪华顺应民意,奏表归唐,促成国家和平统一,使民众免受战乱之苦,被封“越国公”。汪华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抵御外来兵燹战乱,化解徽州山越人与南迁中原衣冠贵族的长期矛盾,净化山野民风,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以及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唐天宝年间,百姓为纪念汪华开拓箬岭官道之功,在箬岭关下搭建小庙,四时祭拜。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此庙被敕“忠烈庙”匾额,且加封扩建。元、明、清期间,“忠烈庙”历经四次大修,但文革期间被毁。2016年,歙县许村张氏兄妹捐资百万方得修复。“忠烈庙”恢复的不仅仅是房舍庙宇,还有箬岭百姓积德行善的古风。如今庙内无人看守,无“功德箱”,礼佛者所需香纸自取,布施钱物自行放置在桌上一箩筐内。庙内桌椅板凳等用具均可自由取用,用后放回原处……“忠烈庙”旁的泉水井也已砌筑一新,井旁置有舀水、洗刷器具,行人可洗可饮。在这千米高山上,泉水咕咕而出,常年不枯不溢,实为奇观。井内还十几尾柳叶大小的小鱼,自由游弋,这大概就是箬岭特有的柳叶鱼吧?传说,古时一乞丐来茶坦村乞讨,村民施其米饭、蔬菜,并表万分歉意“家穷买不起鱼肉”。“有饭吃已难得,何敢言鱼肉?”乞丐边吃边说,边说边走。顷刻,乞丐又匆匆赶回,告知村边水坑里尽是柳叶大小的河鱼。村民蜂拥而至,果然清澈的小溪里多了一群群小鱼。原来乞丐为仙人下凡,见茶坦人心地善良,便扯一把柳叶丢入水中,即成游鱼。去年登箬岭时,曾在茶坦一“农家乐”就餐,一桌土菜,甚是丰盛,但并未品尝到柳叶鱼。没沾上仙气,只能将好人有好报的传说吃进肚里,消化在心里,也算是一次修行。就像茶坦村里稀稀拉拉的留守老人一样,将当年车马往来、店肆林立的盛景删繁就简地刻在他们沧桑的皱纹里一样。和沿途各村店肆一起萧瑟的还有箬岭关前几座客栈,如今仅剩半截石墙,仍坚守着昔日商旅络绎的记忆。唯一不变的就是眼前这座建在两山之间、平坦如砥的关隘建筑。现存关隘重修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青石块砌成,高约两丈,厚丈余,两翼石长城连接至山顶。拱形门洞三尺余宽,内有一兵道通向关台,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南北拱门上方各刻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为时任歙县知县所题。然固若金汤的箬岭关并未挡住燃烧的战火:清同治二年八月(1863年),太平军古隆贤部经箬岭至徽州府,在许村,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半个村庄化为瓦砾,许家泽之母宋氏等九妇女在大宅门内被杀焚尸。民国十七年(1928年),过箬岭的某军在许村哗变,准备洗劫,许韵清只身冒死前往说服叛军,幸保一方平安。1934年12月25日,方志敏带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过箬岭关遇敌,激战几昼夜。1949年4月28日,李德生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三十五师从箬岭入歙县,随后徽州全境解放……历史的风尘云烟就像我们刚才的“大逃亡”一样,劫难之后总是迎来新生。除了“忠烈庙”外,箬岭古道也已完成保护性修复,残缺的石板基本补齐,并增设导示路牌、垃圾池等设施。在箬岭关前简餐后,我们启程下山至谭家桥。八公里的古道已恢复如初,平缓悠然地蜿蜒在密林竹海中,如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箬岭(色岭)古道石碑中所记——“集腋可以成裘,崎岖变为坦道矣”。行走在古道上,迎着草木清香的山风,吸着湿润清甜的空气,近处山花浪漫,鸟鸣蝉嘶,远处山峦叠嶂,黄山七十二峰遥相呼应,让我想起明代诗人胡沛然的《度箬岭望黄山》:“千廻鸟道萦青嶂,一啸鸾音落彩霞。山气出云浑作雨,泉声拂树半成花。到来邱壑酬心赏,别去风麈上鬓华。三十六峰看咫尺,欲从轩后问丹砂。”如今,行走箬岭古道,除了躬耕山野的农民,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驴友”。“忠烈庙”不再是追远报本之所,青石古道也远去了其交通功能,箬岭关更是冷兵器时代留下的一张发黄的照片,它们已装订成一本厚重的徽州史书,正在被现代人一页一页地翻开,品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箬岭古道:一部厚重的徽州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