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协会会长 发表于 2018-8-17 21:51:50

徽州~率水流口始出发

一个村庄在鸡鸣、犬吠中睁开了眼。随后的捣衣声,或踩着鼓点节奏,或在激昂中注入沉闷,随着性儿在透满初春寒气的水埠口响起。初升的阳光,把浣洗女的影子斜印在清碧的溪流里,一晃一晃的,怎么也冲不走。村庄醒了,街巷热闹起来,勤快与慵懒并存,以自我的原始方式,迎来新的一天。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村头,两股流水在此汇合。右侧就是六股尖瀑布流出来的新安江主源头大源河,左侧就是汪村镇流出的小源河。水惟向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作为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之源的探源者,任何一条叫不出名字的细流,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何况这小源水,自是比想象丰盈很多了。有着老区之称的汪村镇石屋坑山巅就是小源水和发源地之一。这样的水当是红色的。若是为了方便,拟或不求甚解,从六股尖起,至浙江建德梅城,可统称为新安江。这样的一个大概念,叫起来是无可挑剔的。真要较真一次,那么这样一条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达11047平方公里的新安江,在不同的流域却有不同的叫法。习惯上,鹤城以上称冯村河,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称率水,屯溪至歙县浦口称浙江,浦口至建德梅城方称新安江。如此一来,流口镇就成了率水的始发地。大源小源奔流急,率水流口始出发。统称为新安江。这样的一个大概念,叫起来是无可挑剔的。真要较真一次,那么这样一条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达11047平方公里的新安江,在不同的流域却有不同的叫法。习惯上,鹤城以上称冯村河,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称率水,屯溪至歙县浦口称浙江,浦口至建德梅城方称新安江。如此一来,流口镇就成了率水的始发地。大源小源奔流急,率水流口始出发。统称为新安江。这样的一个大概念,叫起来是无可挑剔的。真要较真一次,那么这样一条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达11047平方公里的新安江,在不同的流域却有不同的叫法。习惯上,鹤城以上称冯村河,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称率水,屯溪至歙县浦口称浙江,浦口至建德梅城方称新安江。如此一来,流口镇就成了率水的始发地。大源小源奔流急,率水流口始出发。称为新安江。这样的一个大概念,叫起来是无可挑剔的。真要较真一次,那么这样一条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达11047平方公里的新安江,在不同的流域却有不同的叫法。习惯上,鹤城以上称冯村河,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称率水,屯溪至歙县浦口称浙江,浦口至建德梅城方称新安江。如此一来,流口镇就成了率水的始发地。大源小源奔流急,率水流口始出发。统称为新安江。这样的一个大概念,叫起来是无可挑剔的。真要较真一次,那么这样一条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达11047平方公里的新安江,在不同的流域却有不同的叫法。习惯上,鹤城以上称冯村河,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称率水,屯溪至歙县浦口称浙江,浦口至建德梅城方称新安江。如此一来,流口镇就成了率水的始发地。大源小源奔流急,率水流口始出发。流口镇地处三江源头三个乡镇的下游,西高东低的走势,在这里变得舒缓,水聚成潭多了,那份幽静里凸显的碧绿,玛瑙似的,任谁一见,都会惊不自禁、心生爱怜了。流口,朴实无华的名字,挺好的,与源头水的清澈见底一般清亮。史载,元代时,为避战乱,中原不同地方逃难而来的的难民,有孙、黄、程、谢等八姓,会于流口,休养生息。至明成化年间,李吴两姓后来居上,人丁兴旺,一跃成为流口两大世族,随后其他姓氏逐步迁移他地安家。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李吴两姓不时因山高少地等生产资料原因,引发诸多纷争。适时,村中有一个叫李华的秀才,年长辈高,看不过两姓纷争之状,遂著文《李吴劝和议》,入木三分地剖析了“怒邻不义”、“幸灾不祥”之道理,提出“连檐而处,异姓而成天亲”之设想,得到李吴两姓族人认同,自此后,李吴两姓互通姻亲,亲如一家,引得当时的休宁知县欧阳旦(成化十七年,即1481年任休宁知县)题诗而赞,其中两句为:“济济青衿吴李子,一村两姓古朱陈。”县令看到的是济济一堂的李、吴两姓读书人,合在一起就读的盛况,因姻亲而成“朱陈之好”,十分难得。在一个古老徽州,往往是一个村一个大姓,其间或夹数个小姓,而像流口村一般两个大姓聚首而居。,如此和睦的,当不多见了。在率水之滨的流口镇游走,为之增色的还有横陈溪流之中的竹排。数杆青竹烧成炭黑色,并排捆扎一处,闲暇时可当埠头,供村人洗涤之用,一到农忙季节,就成了最原始的渡江劳作工具。在流口村下游的茗洲村,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小儿,人人都是撑排好手。一个村庄的近八成茶园都在河对岸,而撑排渡江技能就成了村人必备技艺。在与茗洲村民闲聊时得知,茗洲撑排有近600年历史。一年四季中,惟梅雨山洪暴发时节最为凶险。数百年来,当地村民不时遇上大水冲翻竹排,亦有落水身亡事件发生。茗洲的一个“茗”字,似乎向外人道出了村子的秘密。可要知道,敢用“茗”字做村名的,自然会是一个出好茶的地方。 茗洲村一个村落沿河傍山而建,四周入云高山,挡住了外来浊物,太阳一出,云蒸霞蔚,水气翻腾,形成了独特小气候。茗洲茶闻之有一股板栗香味,品之十分纯正,多年来茗洲茶一直就是“屯绿”的拳头品种。茗洲茶还有一个让人无尽遐想的传说。相传一吴姓村民在此落脚,因缺少生产资料而生计无着。一家人正愁苦之时,一日一凤凰落在沙洲之上,不断地刨土,吴姓村民觉得奇怪,过后多日,突见长出一苗,吴姓村民悉心培植,其后见此叶能生津解渴,便用之招待宾客,香气袭人,众人叫好。随后数年,吴姓村民不断繁殖其苗,并采摘炒制向外出售,受到众人青睐云云。因有香叶可茗,村子便取名茗洲。这就是茗洲村的由来。水流清澈,山高林密,不仅是茶,即便其他农作物,亦会较他地多出几分让人念想的地方。茗洲以吴姓为主,明嘉靖年间,村子出了一个大学问家吴子玉(约公元1544年前后在世),著有《大鄣山人集》五十三卷传于世。一说起中华文明,大抵离不了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而近些年来,在新安江流域发源地的休宁县典口、兰渡等处,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箭杵等器具,一下子就把新安江流域文明延伸至4、5千年以前。十户之村皆诵读,远山深谷学有师。川平山开洲渚隐,烟风晴露月光溪。沿率水漫步,一条河流,从其清澈的表象,逐步深入到内在的本源,我们陡然感受到了她的质朴和厚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率水流口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