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就是矯情 发表于 2018-8-16 16:56:58

远去的徽骆驼

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河流交叉,风景优美。然而,长期以来这里可耕土地非常少,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即使是耕地,也是土质非常差,“骍刚而不化”,不适于耕种。而且遇到雨水丰富的季节,山洪暴发,耕地就被淹没,庄稼被洪水横扫一空;而到雨水稀少的季节,耕地就会缺水干涸而龟裂,只要有十天不下雨,山民就要仰天而呼,求神祈祷下雨。一方面,耕地如此之少,另一方面,明清时期着力人口迅速增加,大大地超过了有限耕地的承载力,造成了严重的地少人多的矛盾。正是在这种地少人多、农耕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造就了一群称号之为“徽骆驼”的徽州商人。徽骆驼,源自于明末徽州抗清义士金声“不降异族,做徽骆驼”。徽州文化巨子胡适一直以“徽骆驼”自居,晚年给台北《绩溪县志》题词“努力做徽骆驼”,是对徽州人品质最形象的概括和奖誉,也道出了徽州文化的本质。徽骆驼的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徽商则是她的影子,她的化身,她的灵魂。故而有人把徽州人吃苦耐劳拼搏创新,冠以“骆驼精神”。徽州人起初的“寻路头”,是盲目的曲折的。那是一个个十一二岁的“徽骆驼”,拎着自制的土蓝布包裹,背着破旧的油纸伞,从学徒、伙计道老板,一步一步走出生存沙漠,走进另一个陌生而纷杂的世界。他们驮着日月,踏着沙峰土堡,奉献着辛劳,书写着青春,创造着辉煌。这其中便有一位叫鲍志道少年。他自幼读书,按他父亲的意思是要他日后参加科举考试走做官之路。但是,父亲虽业商但不善积财,家境并不宽裕。于是在11岁时,志道便中断学业,走上经商之路。  由于家贫,出门时志道身无分文。母亲便从箱柜底层拿出一直珍藏着的志道婴儿时的襁褓,将襁褓的虎头帽上配镶的那枚“康熙通宝”铜钱取下,给志道随身戴上,告诉他说:“儿啊,这可是我们家仅剩的一文铜钱了。今天给了你,咱家的兴旺就要看你了啊!”志道眼含热泪,珍重地将这一文钱收在内衣夹层的口袋里,下定决心绝不让母亲失望。他想到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又在读书,感到身上的担子很沉很沉……  志道几乎是一路乞讨到江西鄱阳,路上的辛苦自是不必说了。到鄱阳后,一边帮人打工,一边学习会计。会计学成后,也积了一点钱,他离开鄱阳,来到浙江金华。在金华,他利用身上积攒的钱开始做些小生意,为寻找更好的市场,他从金华又到扬州,从扬州又转徙湖北,不断奔波,但始终未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20岁时,志道又一次来到扬州。十年的商场奔波,他逐渐成熟起来。“列一百二十行经商财货,润八万四千户人物风流”,扬州自古繁华,明清时期更是聚集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且徽州人占一大半。扬州的繁华,令志道目不暇接,他决心在此地一展宏图。  也是该他时来运转,这时一位歙县大盐商急需招聘一名经理,要求是能吃苦耐劳、精于核算。学过会计的鲍志道抓住机会,前去应聘。然而,这位大盐商在招聘中,出了一道让人意想不到的试题。第一天,面试之后,大盐商命伙计给每位应聘者一碗馄饨,说算是犒劳。吃完后,大盐商让各位回去准备第二天考试。谁知,第二天盐商出了这样的几道题:请回答昨日你所吃的馄饨共有几只?有几种馅?每种馅又各有几只?应聘者被这样离奇的试题弄得目瞪口呆,有的摇头苦笑,有的后悔不已。然而鲍志道凭他十年从商的经验,昨日就预料了那碗馄饨的不寻常,所以他对那碗馄饨作了细细的观察。此时应付这几道题自然是得心应手。结果不必说,他被聘用了。  聘用后,经常和商场行家打交道,由于他肯于吃苦,勤于学习,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凭他超人的经营才干,盐商的经营大为起色,他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几年的积累,志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于是辞去了经理职务,决心自己开创事业。他瞄准了盐业经营,因为,一方面盐业是扬州的龙头行业,扬州所处的盐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盐场;另一方面盐业经营利润大。这几年经理生涯,他早已摸熟了市场行情,结交了许多社会各界的朋友,建立起了个人人际关系网。这些使他的事业很快走向成功,家资累至巨万。而且,凭他精明强干、处事公允、急公好义,在业界的声誉也是日益高涨。  恰好此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对盐商的控制,在盐商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盐务总商。鲍志道当之无愧地被选为总商。然而总商的角色并不好当,一方面,在政府眼里,盐商都是些富得流油的肥羊,总要想方设法进行搜刮。因此总商要代表众盐商利益与政府交涉、周旋。另一方面,他要不断解决盐商内部的矛盾,同时还要向政府反映众商人的愿望和要求。总之,总商处在政府和众盐商之间,双方谁也不能得罪,没有精明干练的处事能力是很难做到的。鲍志道担任总商,处事果断、公允,深受众盐商的拥护,也得到政府的赏识,因而他在总商职位上一干就达20年之久,声望显赫。  每一个徽商的成功,必“苦志经营”,“不避艰险”。在徽州的《许氏世谱》中,记载有一个叫徐道善的人,经商业绩不俗,后因骚乱资金耗尽而落败。几年后儿子徐永京“思振家声”,挟资行商,十年不归,客死他乡。徐永京待儿子成人后,又命其继承父志,走商他方,最后重振家业。徽商发家者仅“十之有三”,但徽骆驼们并没有退缩,“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尤未厌焉”,以滴水穿石的毅力一代一代地追寻。当年的徽州,有一首《水程捷要歌》广为流传,描述了沿着渔梁坝下新安去杭州的情况: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梓关潼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徽骆驼”的灵魂是绝境中的开拓。在徽州人看来,要争取生存权利,最可行的途径是向商业空间拓展。命运决定了徽骆驼只能是一头拓荒的骆驼,一头冲锋陷阵的骆驼。徽州先人起初只是占山为王,近于刀耕火种,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生存几乎陷入绝境。然而徽州移民又有着极强的生命活力,有着极大的渗透力和创造力。这种精神表现在汪华在隋末动乱局面中挺身而出,冒险率众保卫徽州一方百姓平安;表现在胡宗宪忍辱负重,坚持抗倭,捍卫祖国边防;表现在王茂荫为求有利于发展生产与商贸而苦心思虑,甘冒政治风险,向清王朝提出金融改革的宝贵建议;表现在胡雪岩作为一个贫寒家庭出身的子弟,从当学徒起步,历经千辛万苦,成为金融巨子、江南药王、红顶商人;更表现在胡适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毕生奔走呼号,不懈奋斗;表现在陶行知未普及贫民教育而毕生含辛茹苦,鞠躬尽瘁等等。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任凭风云几多变化,“徽骆驼”总是以其坚忍不拔,以其博大胸襟迎接任何挑战。徽商是“徽骆驼”的最杰出代表。无数徽商的打拼,锤炼出坚韧的骆驼品性。清代绩溪人章必鉴,“先在宛陵贸易,精于筹算,有大志,不甘为伙。后到兰溪游埠镇创立万泰基业,以贻子孙,家道所由兴业”。徽商的成功来自脚踏实地的辛勤耕耘。正是这些骆驼徽商,源源不断地将财富运往徽州老家,营造起徽州文化的大本营。正是这些骆驼徽商,将先进的理念带回徽州老家,引发了儒风的勃兴。“徽骆驼”的秉性是奉献。徽州人骨子里珍藏的是中华儒学,血液中流淌的是质朴的善良,追求的是耳濡目染的理学精神。无论是为官为贾,还是从文从医,都力求为社会效力,为百姓办事。“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就是这种精神风貌的写照。徽商致富后,真正败家劣子损德者极为罕见。徽州人在顺境中,既能甘于清苦,也能淡泊名利,克己奉公。这种思想的源泉是徽骆驼的高尚品性。在徽州的史籍重中记载着大量好善义举,如嘉庆《绩溪县志》所例善举者,明代有145人,清代有454人。而徽州商人致富后,将修桥补路谓之“积德”。兴建路亭、茶亭,则是徽州驿道上一道显示人性之美的风景。清初歙县大盐商江演致富后捐银数万两,开绩溪镇头到孔灵越30里山路,方便行人,又捐巨资疏浚扬州河,以利船行。类似的“善事”在徽州各地不胜枚举。徽商在“义”与“利”之间,重义轻利,生活俭朴,却能为“义”一掷千金。徽州人为官业大多清廉,这与徽州人无私淡欲的秉性十分不开的。明永乐年间,黟县人胡寿安在任四川新繁县知县期间,不忘徽州人勤劳俭朴的美德,吏治清廉,理政之余,自己锄田种菜,以供日用,被百姓称为“菜知县”。他卸任时自嘲:“去时还似到时贫。”徽州人的这种崇高美德,靠的是徽骆驼精神的支撑。有诗为证:徽州自古无沙漠,咄咄逼怪却徽骆驼。天赋勤劳与勇敢,忠诚坚韧更谦虚。    渔梁坝

新安江

太平湖

千岛湖

徽商大宅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远去的徽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