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那女生 发表于 2018-8-12 14:22:03

【皖南行】 穿越村庄的溪水


    一条溪水,弯弯曲曲的流过整个唐模,从村西到村东。    蜿蜒数十里,溪水欢快地流淌着,时而激越,在坎口形成小小的瀑流,是那么的有力,那么的雄壮;时而平缓,在水街汇聚成银色的镜面,如此安逸,如此静瑟。    这条叫做檀干溪的水道,与这座千年古村形影不离,给了古村生存的活力,也给了古村无比的美丽。    可以想象,村妇溪边浣纱时的优雅,顽童竞相嬉水时的愉悦。清澈甘冽的溪水,从来就是慷慨大度的给予村民们生活的便利,提供生活的乐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滋润着这块宝地。    夹道而居的村民在水道上架起了十座桥,便于两岸走动,便有了“水街十桥”之美景。十桥形态各不相同,单孔、双孔、平板、圆弧…… 其中最著名的数“高阳桥”,廊桥式的建筑将典型徽派厅堂搬到了水道上。凭窗眺望,水中倒影,岸边垂柳,远方山丘,一一映入眼帘。廊桥内遮风避雨,甚至可以品品香茗,聊聊家常,消磨一段无忧无虑的闲暇时光。    徽州地区很多村落都有类似的场景,伴水而居,成为常态。这与徽州人的崇尚“水口文化”有关,建筑、居住讲究“风水”。他们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为了防止它外流就应该修建“水口”,将水留住,肥水不留外人田。唐模水口建于村东,一些庙、亭、堤、桥、树等形成了古徽州独特的水口园林,意义在于加深水口的锁匙气势,这就是号称“小西湖”的檀干园。穿越村庄的溪水,最后就是流入“小西湖”这个“水口”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皖南行】 穿越村庄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