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锈钢 发表于 2018-8-10 11:21:25

【休宁】钟鼓楼——中国状元博物馆


         休宁城中心有钟鼓楼,始建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原是县衙前的谯楼,这和徽州府现存谯楼的功能是一样的。钟鼓楼如今被辟为中国状元博物馆,馆前是长方形的东西向广场,正中新建四面牌坊,对称设置八棵石柱。东边起一高丘,上建三层状元阁。高丘下起点处为珰金牌坊,作为状元阁的对景。   钟鼓楼广场当是休宁城的中心地带。
         钟鼓楼底部为高大的红色台基,高约5米,中心辟券洞。台基之上为重檐的二层楼阁,主体面阔五间,周以廊柱。下檐正中悬匾,为罗哲文所书:中国状元博物馆。
         文保碑看起来也有些年头,砂质岩石质地,钟鼓楼是2004年确定的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券门前立一对石狮,相互守望对视。

      石狮雌雄一对,雌狮前手抚摸幼崽,雄狮足踩绣球。

         雌狮。

          雄狮。

         石狮基座的四周也都雕有松鹿等吉祥图案。
         牧牛图。

      松鹤延年图。
         鲤鱼跳龙门图。
         纵联并列砌置栱券。

         门槛木两端为活动的槽口,可上下提起。这使我想起溥仪《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的描述,说溥仪少时为了学骑自行车方便,让宫人把紫禁城所有的门槛都锯断。想来紫禁城高峻的门槛不至于无法开启,书中所言恐怕是后人的臆断。
      台基上城楼栏杆用美人靠。

      檐角立鳌鱼,象征文运昌盛。
      檐下沥金粉如意斜撑。

         钟鼓楼北面,中间为横梁方洞,城楼下檐悬匾:海阳钟鼓楼。海阳是休宁的旧称。
         台基北面嵌两方石碑,一方是明弘治辛酉八月中秋日所立的“休宁县新建鼓楼记”。

      另一方是公元2006年休宁县人民政府所立的修建石碑。

      台基两侧是登台的石阶。

      城楼外壁上挂状元陈列馆内容位置分布图。一楼集中介绍从休宁走出的十九位状元。

         钟鼓楼外的院子里堆置着收集而来的石刻散件,皆是古物。

      狮虎相望,眼神颇为有趣。本是随意放置,效果却也颇佳。

      佛心禅性。

       儒雅的文官一直恭谨地站立。

      钟鼓楼。
      进入钟鼓楼内院,是一处古建筑群,正中是平正堂。
       平正堂,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平正堂东北,是一方水池,建一处园林,亭廊桥榭,白墙黑瓦,颇有韵致。

      水塘北面高墙内是聚宝斋。
       麻石门框,垂柱门罩,门前石狮。
       聚宝斋,为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堂川,邵华泽题。

         捡云斋。

      退思轩。
         钟鼓楼正南方是一座四面牌坊,显然是仿制了歙县的丰口四面坊,作为钟鼓楼的对景。
         四面牌坊四周刻古文有关休宁的赞语,如“状元及第”、“文魁武耀”、“天开文运”之类。

         海阳八景柱。分别刻白岳飞云、夹源春雨、凤湖烟柳、松萝雪霁、屯浦归帆、寿上初旭、练江秋月、落石寒波。

      四面坊和钟鼓楼前后相对,八景柱左右铺陈,让广场立体感强,景观丰瞻。

       广场向东,先经过圆形泮池,池上架拱桥。显然是借鉴了文庙的环境处理手法。
      泮池之后,是一座老牌坊。
         按文保碑的介绍,牌坊名为珰金牌坊,是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珰金牌坊本来位于休宁县渠口乡珰金村,为施表孝子朱元严而建,显然系近年迁建于此。

         大字板刻:光被孝思。小字板题:旌表崇祀孝子朱元严。这是一座难得的有关男人的孝行牌坊。
      光被孝思。

      中柱东西用石狮夹持,基座侧面刻夔龙纹。

      边柱用抱鼓石。

       下枋与立柱相交处设云纹雀替。

         冲天柱式,屋檐正脊两边施鱼尾,檐下置四攒三杪偷心斗栱。中心栱眼为圣旨牌龙凤匾。

         次间元宝陀墩上的字板为密密麻麻的蝇头楷书,端庄娟秀,清晰如新。内容为上奏朝廷请求立牌坊的各级官员名单。第一位头衔极长,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代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纪录十一次在任守制 赵弘恩。

       落款为: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孟冬月。牌坊的建立年代由此也迎刃而解。






      牌坊以东,是登山石阶,直抵状元阁。阁为三层,八角攒尖顶,置于高台之上。
       状元阁之名,系由已故北大教授季羡林题匾。

         状元阁是钟鼓楼广场的至高点,犹如一曲古乐的结尾,浑然庄重。由此俯视整个广场,安然澄静。

         最后让我们回到钟鼓楼内,欣赏千年的科举和人杰地灵的休宁。

      中跨四界梁,前后对接廊轩。

          休宁在历史上总共走出十九位文武状元,为中国状元第一县。这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独占鳌头。

         状元游街。

         吴潜(1196-1262),嘉定十年(1217)状元。宋休宁县城玉堂巷人,寄籍宁国。最高职位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著有《履斋遗集》,《宋史》有传。

          程若川,南宋休宁汉口人,武状元。生卒年皆不详,历任监丞、滁州太守等职,曾奉诏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捍卫尊严。

         任亨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状元,休宁古楼村人,寄籍湖北襄阳。官至礼部尚书,曾出使安南。

         沈坤(1507-1560),明嘉靖二十年(1541)状元。休宁城西门凤湖街人,寄籍安徽太和。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1556年8月,在淮安为亡父母合墓守丧期间,曾组织乡兵抗击倭寇,声震朝野。
    需要指出,笔者家乡淮安在历史上出过两名状元,沈坤和丁士美。据记载,沈坤为淮安府大河卫人,祖籍苏州府昆山。显然,沈坤一人分饰两角,被休宁和淮安分别列为本邑的状元。沈坤长期生活在淮安,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过从甚密,他的抗倭斗争也是在淮安进行,这些都毫无可疑。
    根据明顾祖训辑《明状元图考》:“沈坤字伯载号十洲,直隶太和人,系出昆山,昆出自卫泾。至坤状元,凡五出矣。”卫泾是昆山在南宋淳熙十一年的状元。这里,沈坤又被列为昆山史上的第五位状元。一人分饰三角矣。
         黄赓,明崇祯十六年(1643)武状元,休宁龙湾人。清兵入关后,曾随抗清义士金声抗击清兵。后出家为僧。
         戴有祺,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家居守丧,不复出仕。
         汪绎(1671-1706),康熙三十九年(1700)状元。清休宁城西门人,授翰林院修撰,后辞官归里,卒于扬州。
      汪应铨,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状元。休宁梅林人。官至五品左春坊赞善。
          金德瑛(1701-1762),乾隆元年状元。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官至左都御史,工书法,喜戏曲。

         毕沅(1730-1797),乾隆二十五年(1760)状元。清休宁闵口下毕村人,寄籍江苏镇洋县(今太仓)。官至陕西巡抚、湖广总督。他是状元之中名声较大者。

         黄轩,乾隆三十六年(1771)状元。休宁古林村人。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后在四川督办军粮病卒。

         吴锡龄,乾隆四十年(1775)状元。休宁大斐人。由内阁中书入值军机章京,官至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戴衢亨(1755-1811),乾隆四十三年(1778)状元。休宁隆阜人,寄籍江西大庾。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赠太子太师,谥文端。《清史稿》有传。

         汪如洋(1755-1794),乾隆四十五年(1780)状元。休宁城西门人,寄籍浙江秀水。官至云南学政。

         王以衔(1761-1823),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休宁洽阳(今屯溪区)人,寄籍浙江归安(今湖州)。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

         吴信中,嘉庆十三年(1808)状元。官至四品侍读学士。道光年间请长假回乡侍奉父母而终。      

         戴兰芬(1781-1833),道光二年(1822)状元。休宁城北人,出生于安徽天长。官至翰林院侍读,充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

         汪鸣相(1794-1840),道光十三年(1833)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

         黄思永(1842-1914),光绪六年(1880)状元。休宁五城人,寄籍江苏江宁。幼丧双亲,历经磨难,官至四品侍读学士。后弃官经商。
         状元是吾国特有的官员选拔机制。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登作状元郎。纵观休宁历史上的十九位状元,大多一生过着官宦生活,衣食无忧。他们通过勤耕苦读改变命运,惠及子孙。无可厚非。也有部分走出仕途,归隐、出家、经商。极少部分获罪被杀。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漫漫长河中的闪亮的星,让后人为之骄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休宁】钟鼓楼——中国状元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