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 发表于 2016-12-2 10:06:43

盐山进士孙敏浦与婺源胜迹“一线泉”


在皖赣交界的婺源浙岭观光区,有一处景点叫“一线泉”,这一胜迹连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地方史料记载:五代时期,有方姓老妪,长期在浙岭为过往行人无偿提供茶水,煮茶之水取自岭脊东南的“一线泉”。老妪逝后,百姓堆石筑冢,就是现在名扬海内外的“堆婆冢”。

“一线泉”细流涓涓,泉水一线,长年不绝,虽遇大旱而不涸。泉眼上方山崖嵌有一块长方形青石碑刻,上书“一线泉”,题刻时间为“清道光元年春月吉旦”,即公元1821年春月吉日,落款是“珠崖孙敏浦题”。孙敏浦是晚清沧州盐山人,嘉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时任婺源县令。东面的岩壁上还镶有一块小石刻,上书“云根”,为清康熙时著名书法家詹奎题,这一胜迹也叫“云根一线泉”。

《盐山县志》记载,孙敏浦部诠安徽婺源知县,“兴紫阳书院之废圮者,捐廉助膏火,资力禁灰窑,以护朱子祖茔之脉;训士恤民,息争讼,兴富教”。这则史料告诉我们,其值得称道者有三:一是在朱熹读书的旧址兴建讲学屋舍,捐出自己的廉俸资助贫乏无力的生员;二是资力禁止灰窑,阻毁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祖茔环境;三是训勉士人,抚恤百姓,平息争讼。所以,“邑人至今犹不忘”,这说明孙敏浦在婺源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婺源生员潘彬《送婺源令孙公敏浦旋里》诗有“清风满袖归装简,赤子攀辕出郭难”句,是说孙敏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离任时送别的人群塞道,以致出城受阻。孙敏浦就婺源胡鳞生赠别诗和七律一首:“古人绪论志般般,宦海茫茫付浩叹。水未深时须就浅,路逢窄处在思宽。上场热闹观场冷,进步雍容退步难。牵喜迷途今尚迩,樊笼脱去自盘桓。”孙敏浦把“入仕”看作是“迷途”,把“弃官离任”看作是“脱去樊笼”,其眼光是何等的深邃?他必是已经看透了清朝社会的败落大势。这样一位哲人,他把沧州人文的一些亮色留在了重峦叠嶂、冈岭逶迤、鸣泉深涧、溪流百转的婺源,与祖籍在此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为婺源自然景观平添了若干人文灵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盐山进士孙敏浦与婺源胜迹“一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