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小冤家 发表于 2018-7-22 09:06:47

蜀源村的牌坊


今天去帮小伙伴接亲,汪师傅年龄大了,在接亲队伍的一干人等中算是大叔啦,虽是大叔,但为小伙伴接亲还是要尽心尽力的,早三点多,和金掌柜将睡眼蒙胧的图南从床上挖起来,便出发了,,唉,这亲接的.新娘家在黟县某山村里,我们接上新娘,接亲的车队出村后,让新人们去娘家回下亲,在徽州,结婚的仪式也已化繁为简了,两三天的事,一天就办啦,走个程序而已,我们大部队在山上晒着太阳等着.

新娘新郎坐着接亲车队的主车去娘家回亲去了,我们就在村外山上等着.
在山顶上晒着太阳。
新郎家在歙县西乡,接亲结束,在新郎家用过午餐后,一家三口,告辞,下午无事,回家还早,去附近逛逛,去相隔几公里外的蜀源村.
蜀源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坐落于黄山南麓,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北部,北与呈坎镇接壤,东临歙县富溪镇,村里留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徽派古建三绝的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全部都有。其中明清牌坊3座,古民居20余幢,古祠堂1幢。另外还有古桥、古巷、古泉(仓麓泉)。其中的西湖全景石雕门罩和刘墉、邓石如等名人书法碑刻堪称精品。
蜀源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还有浓厚的徽文化底蕴。该村始建于南宋建炎年(1127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史上官位最高达到户部尚书,矗立在村口的“贞寿之门”、“节孝”和“赞宪”三座牌坊,就是很好的见证。
蜀源村历史悠久,鲍姓占80%以上。据族谱记载,鲍氏先祖晋护军中尉伸公始迁新安。宋建炎年间,祖荣公建营别墅于棠樾,遂以定居。后居仁公葬母于蜀源,移家守墓,以终其身,是为蜀源别祖。故此处鲍氏以棠樾为祖。
一进蜀源村口,在数百米的道路右侧,前后排列着三座古牌坊.
第一座便是蜀源村的“鲍氏节孝”坊.
蜀源村“鲍氏节孝”坊正面全景.
蜀源村的“鲍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年间,立于村口.
蜀源村“鲍氏节孝”坊是三间四柱冲天式.

蜀源村“鲍氏节孝”坊细部
蜀源村“鲍氏节孝”坊的细部

蜀源村“鲍氏节孝”坊的细部
蜀源村“鲍氏节孝”坊细部

进村的道路左侧是“在涧亭”,与村口两座石坊相对立.

“在涧亭”内看蜀源村的第一座“鲍氏节孝”牌坊。关于黄山旅游方面的资料您可进入http://www.13705592073.com里面去看,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在涧亭”内看蜀源村的第二座“贞寿之门”牌坊
我们进村见到的第二座牌坊:蜀源村“贞寿之门”牌坊

蜀源村“贞寿之门”坊,又称百岁坊,是清乾隆七年,为旌表古徽州蜀源鲍氏二十二世祖、儒林郎、候选州同(从六品)鲍德成妻方贵珠安人,寿登百岁而建的。
鲍德成妻方氏贵珠十六岁时嫁到鲍家,这时德成的祖母、父母均健在,她侍奉二代长辈均十分孝顺。村民称她是“一人得二代欢心”。有一次婆婆生病,她午夜求告苍天用她来代替婆婆生病、此时,天际祥云万仞,照耀盈庭,婆婆的病因此好转,人们说这是叫孝诚所致。方氏生于1644年,卒于1744年,享年101岁.

蜀源村的“贞寿之门”牌坊也是一座三间四柱冲天式的石牌坊.
蜀源村口溪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建于乾隆23年(公元1758年),桥面两边设有三条长石凳。因鲍氏原籍由山东迁来,在桥面设三条石凳,意为“三凳石桥”,即“三(山)东石桥.蜀源村最为游人们称道的是每年九月间的向日葵景色,那时蜀源村中道路两旁的向日葵与青山、牌坊、徽派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中国画里乡村美景。
沿村前小路进,告别村口的两座石坊.又见一座,蜀源村的第三座牌坊,赞宪坊.
这是一座两柱单间石坊.
“赞宪”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明朝嘉靖年间,在广西田州土酋庐苏王造反,朝廷欲兴兵讨伐。时任西(今广西)鲍镇闻听焦急如焚,认为土酋之乱乃奸徒为害,如果采取征伐之策,必然危及朝廷、百姓,提出招抚为先的主张。经多方斡旋,“未绝一弦,未发一矢”,终使田州安宁。朝廷特立“赞宪坊”以旌其能。此后,镇公解甲回归故里,于鸾峰之下读书吟诗,著有《鸾峰集》一书,别“鸾峰居士”,享年89岁.


过了几月,再赴蜀源村,“赞宪”坊修缮完毕,又拍了几张,奉上.















蜀源村中明代孝子钊公支祠,也称“孝征祠”,建于明嘉靖年间。
鲍氏十六世鲍钊公冒生命危险徒步登太行山采药,为父治病,后人为钊公此孝建祠。祠正厅上方悬“孝征祠”木匾一块,堂前挂有“宋文学始祖荣公像”、“明登仕即学西检校镇公像”和“皇清敕赠儒林即孝子德成公像”。



蜀源村中

蜀源村人口极少,现不足千人.

蜀源村中“尚书巷”。

蜀源村中“尚书巷”。

据现存的乾隆二十五年编撰的《鲍氏宗谱》记载,蜀源村仅清代官至九品以上者就达128人;最高官衔达到户部尚书,有“官宦之乡”的美称。竖立在村头路边的“贞寿之门”、“赞宪”和“节孝”三座牌坊便是很好的明证。

蜀源村委会门口的操场上晒着葵花子,又一个丰收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蜀源村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