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谁敲 发表于 2018-7-16 13:59:58

北纬30°古徽州建筑的砖雕





    中国砖雕源自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演变,砖雕通常指在青砖上雕刻的工艺品,是古代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广泛用于寺、塔、墓、宅的建筑物,它具有坚硬、耐磨、防腐的特点。古徽州砖雕最早发现于歙县汉代古墓,现存徽州砖雕多为明清以后制作,并以清代民国时期为多。故清代至民国期,是古徽州砖雕的发展顶峰,是南派砖雕的代表之一。二十世纪初,清末徽商衰落,太平天国运动也使徽商元气大伤,更在列强大炮敲开门户下徽商解体。至民国,徽州砖雕沿袭明清风格,但经济走低,最终使徽州砖雕的传承走向没落,雕刻技艺频临失传。
    徽州砖雕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种,窑前雕由分模压制坯和窑前“软雕”,前者多应用于瓦当及大批量檐条,后者主要应用于一些圆雕形式及雕刻造型复杂的构件。窑前雕缺点是烧结易变型,变形后施工对接困难。窑后雕是烧结后再行雕刻,因为材质坚硬,致使雕刻缺乏生动。古徽州砖雕所用青砖的泥土来源于河道沉积细土和其他的沉积粘土,练泥后使密度增大方可做土坯。烧结后需要封窑进行长达15天的窨水养砖,由烧砖经验丰富老艺匠主持,养砖是为了控制砖的成色和硬度。窨水出窑后再经过磨制精坯加工。如果成品坯外观颜色过深则砖硬度过高,不适合雕刻,所以砖雕的青砖多为青灰浅色的砖。而过浅颜色的砖会造成强度不够,容易在雕刻或施工过程中发生断裂。雕刻完工后,砖与砖之间还要做榫,以保证施工时对接正确、紧密安装。古徽州的雕刻青砖成品后质地均匀,有着比石头自然材料更好的细腻度,相对花岗岩类石雕更省工时、比砂岩类石雕更有精细度。
    古徽州的建筑砖雕多用于门楼、门罩、八字墙、影壁、屋脊、脊头、飞檐、枋头、檐条、马头墙檐边、瓦当、柱础等处。古徽州砖雕的代表大型作品时门楼额枋通景图,如一幅手卷式人物山水图,为徽雕最精彩之处。额枋通景图为多块拼接时,拼接缝为单数,当地认为双数拼接不吉祥。徽州砖雕的构件整体造型趋向与木结构造型外观相匹配,是古徽州建筑砖雕一大的特色。砖雕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民俗、宗教人物;瑞兽花鸟、花卉果树、吉祥装饰纹样。雕刻的手法主要由:平雕、浮雕、透雕、镂雕、圆雕、贴雕、阴刻等。    徽州砖雕的审美形式在于:整体上与建筑大面形成对比,建筑材料间形成粗细对比,造型构件形成的粗细线条的对比,形成徽派建筑特有的:“黑、白、灰”和谐之美。局部雕刻朴素中见精美,图案多使用对称构图,并连续排列,产生节奏之美。

    麒麟脊头,是徽州祠堂使用较多的砖雕之一,严格意义上它属于制作陶器,属于窑前成坯烧结而成。麒麟下部为屋脊砖雕。

    瓦当,是民居或其他建筑最常见的构件。



   马头墙檐边(歙县昌溪)

    造型飞檐(歙县许村)

   门楼(歙县许村)

   八字墙(歙县许村)

    门楼(歙县许村)
    门楼饰边(歙县许村)

    八字墙上部,仿木结构建筑的额枋中的砖雕柁墩(中间)。下方砖雕为三面雕刻的立体连续图案。

    八字墙转角(歙县许村)

    仿柁墩砖雕(歙县许村、明代),为窑后雕。





   窑前雕门楼部件,(歙县许村)

    窑前雕门楼装饰件,(歙县许村、明代)

   窑后雕檐条,(歙县许村、明代)

    门楼(歙县昌溪、明代)

    门楼,右下为仿木雕的砖雕雀替,(歙县许村、大墓祠、明代原件)

    八字墙(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清及现代仿制)

    八字墙局部(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清及现代仿制)

    八字墙转角(歙县棠樾村鲍家祠堂、清及现代仿制)

    门楼(婺源上晓起村、清代)
    凸出在门楼立柱枋头雕件,有木结构坊的伸出外形变化而来,它的造型改变立柱单调的平面,增加了立体变化,也使上部挑起的门檐不至孤立,并使视角集中到门楼的牌匾上。


    门楼(婺源上晓起村、清代)

    砖雕门楼通景图(南屏,清代)



    门楼(南屏、现代仿明制)

    门楼(宏村、清代)

   门楼(宏村、清代)

    阴刻凹底凸雕脊头(南屏、明代)

    门罩(歙县许村),分“素罩”和“荤罩”,一般无雕刻的为“素罩”。上图为罕见的素罩。为保持整体材料统一,因年久失修,砖块剥落,在砖和石材上打孔,用锻铁铆钉紧固在石材做的门横梁芯上,工程量不比砖雕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纬30°古徽州建筑的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