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暖胃 发表于 2018-7-14 23:11:24

徽韵千载



    这次新安之行,偶然间看到在香茗大剧院有一场《徽韵》的演出。这是我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更没有看过。    现在很多景区都有这样的大型演出,从《印像刘三姐》开始,无论是丽江,还是海口,还是西湖,都把打造一场反映景区盛况的演出当成必要的宣传手段。包括杭州宋城的《宋城千古情》,都是属于此类的大型演出活动,只是还从来没有听说过黄山也有这样的演出。因此,非常想看一场这样的表演。    当我走进香茗大剧院的时候,从现场的陈设与舞台、侧台的装配,以及灯光的感觉来看,就知道这场演出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果然,演出一开始就给了我非常强烈的感受,在徽州风格的镂空雕花大门里透出来点点灯光,这正是徽州古民居夜晚的写照。而整场演出,通过舞台表演与屏幕画面相结合,灯光的美伦美奂的变化,与观众交融为一体的盛大场面,展示了徽州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既有景物写照,又有传说演绎,又有生活反映,把徽州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演示。给我留下震撼的有四组画面:    一是一位白衣白发白胡子的老人徐徐从舞台下方升起,背景为满是积雪的黄山,舞台上是白衣的舞者,而舞台与观众席上雪花纷纷从天而落,整个剧场内真正下起了鹅毛大雪。我们置身于飞雪之中,雪花落在脸上,凉丝丝的感觉,这种莽然之气令人震撼。而白衣老人吟颂起汤显祖的诗句:“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光电技术也将这四句诗打在半空中不断的旋转、闪烁。虽然我个人感觉这诗并不适合用来赞美徽州,甚至汤显祖对徽州的“金银气”多有讥讽与不屑之意,但这种震撼的场面却让我为之动容。    第二组是关于天仙配的传说。天仙配应该是安庆地区的经典文化,但徽州也以黄梅戏为地方戏,因此天仙配在这里表现也属正常。天仙配的故事在安徽是家喻户晓,似乎并没有什么神奇与独特之处。但在这场演出中,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故事情节的变化,主要是舞台与银幕的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让人感受到科技的进步与声光电技术的发达。在雷神出现的场景中,雷神是出现在半空中的屏幕之上,显得高大威武,这是影像制作的效果。董永与七仙女则是舞台上的真人演出,屏幕中的雷神与舞台上董永夫妻的对话,堪称影像与真人演出完美结合的经典。    第三组画面是徽州新娘的描写。在舞台上有数位徽州新娘,戴着红盖头,坐在小舟中,从荷花深处驶出。从新嫁的欢喜,到独守空房的寂寞,这种转换令人郁绝。尤其是侧台上有几十位新嫁娘,手执红灯,独坐在扇扇门窗之后。场面足够壮观,然而这样的壮观是泣血的,是令人悲痛欲绝的,是以新嫁娘们的青春为悲伤的底色的。这也是徽州女人们的悲哀,也是徽州文化的一个侧面。所谓的“金银气”是以牺牲徽州女人为代价的。让我在内心深处久久郁结,无法释怀。    第四组演绎的是母子情。徽州有一句古谚,曰:“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尚在懵懂之中的少年,告别母亲要去远方。母亲在家中日日思儿却不得见。而儿在外地上学堂取功名,或当学徒挣银两。待到功成名就之时,坐着高幡大舟回乡,母亲已经白发苍苍,连儿子也都两鬓染霜。这种情感令人心碎,所以徽州人的苦造就了独特的徽州文化,也是徽州独特的文化在支撑着徽州人走着自己的路。除了情感动人之外,场面也让人动容,尤其是大舟落锚之时,整个舞台仿佛被吊起的甲板挤满了,在甲板缓缓下落的过程中,甲板上的水倾泻而下,哗哗的激流声,如闻响瀑。场面恢宏,动人心魄。    当然还有很多令人难忘的表演,如徽班进京,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南湖书院等等,均可以称为经典。这是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是一场徽州文化的盛宴,更是一场震撼人们心灵的盛宴,久久令人回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韵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