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杨柳 发表于 2018-7-5 10:17:36

氧吧里的千年御医村

                                                                                                    历溪,千年古村,村名寓意历史的溪水长流。这座神奇的徽州古村,安静的躺在祁门牯牛降山脚下,被千年古树环绕着,还有那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无一不散发着原始且古老的魅力。择一好天,远离尘嚣走进古村。

千古历溪村养生休闲地
驱车走过弯弯曲曲的山间路,到达祁门县历口镇的历溪村。第一站不是进村,而是经过村子继续往前,来到曾经的徽商古道边看奇异风水。一般溪水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但历溪村口的水流是自南向北;村里子的房子是东西走向,而不是一般的南北走向。
游览历溪村,从村口舜溪桥开始。这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桥,站在桥边远远望去,马头墙映着青山,有着皖南山村特有的古朴情调。


千年御医村历溪是一个由王氏支系聚族而居的小山村,御医王典的故乡。整个村子是葫芦形状,而古代葫芦是用来装药的,所以村中药材及其丰富,很多频临绝迹的药材在这里都能见到。
村中古代出了不少名人,最出名的一位是明代御医王琠。他自幼研读《素问》诸书,得医学之奥妙,治病不泥古方,有《医学碎金》、《意庵医案》等书行世。他于明嘉靖年间闲游京师时,适逢皇太子得怪病,京师名医均束手无策,王琠药到病除,由此深受皇帝宠爱,被授为太医院官,名闻京师。

 合一堂村中最霸气的建筑合一堂,又名“五凤楼”,是村中最精致、最霸气的一栋建筑。在明朝嘉靖年间,村里一位名誉京城的御医王典,因为皇太子治好怪病而得宠,皇帝御赐其一对汉白玉抱鼓石。王典没有忘记家乡和族人,回乡修建了王氏宗祠,主体部分称为合一堂。
汉白玉抱鼓石至今仍镶嵌在祠堂大门两侧。至今这对抱鼓石都弥足珍贵,举国罕见。合一堂由120根立柱拖住整个殿堂,有五朝大门,中门的上方,高悬圣旨牌匾,昭示着王家最高的荣耀。气势恢弘的祠堂屋顶四面上翘,宛如一只老凤带着四只小凤飞舞九天,故名五凤楼。


目连戏   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古朴而秀美的历溪,还有一个宝贝是必须说到的,那就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目连戏,村里至今还有着完整的目连戏演出班子和一个古戏台。

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是第一个付诸印刷的最完整的连台戏剧本。
徽州目连戏的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声调有如朗诵,连唱带白,名为“滚唱”、“滚白”。
徽州目连戏的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


氧吧里的千年古樟1300多年的古樟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就连它膝下的树子树孙也都高大得让人啧赏不已,被当地村民奉为神树。

这棵古樟,1000多年来见证着历溪村的古朴和沧桑,同时也护佑着这个神奇的小山村。继续往前走,是还村口连绵千米的参天水口林,把整个水口掩得严严实实。置身其中,宛若身处原始森林。

历溪值得你去留恋历溪村地处牯牛降脚下,背山面水,景色奇绝,古有“舜溪桥临凤”、“骡岭踪地脉”、“历峰巅晓日”、“鸡冠尖春晓”、“缇美台怀古”、“鹅岭望乡烟”、“象鼻石登览”、“古寺山旧址”等著名的历溪十二景。历溪既沾着名山的灵气、古人的名气,至今还让她沉默着岂不可惜?




交通状况历溪村属今历口镇,在牯牛降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距县府所在地祁门县城55公里,距黄山市府屯溪124公里,北距黄山风景区164公里,东距杭州364里,离黄山机场128公里,距石台牯牛降景区40公里。

位于牯牛降的南大门,是牯牛降原始大峡谷的最佳入口处,经此可以直接到达牯牛降主峰。

食、宿村里有7家农家乐,有空调,卫浴是公共的。但是美食确实山里最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氧吧里的千年御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