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的回忆 发表于 2016-11-29 22:38:06

徽州古戏台


徽州的文化源远流长,现保存明清时期的各类建筑数以万计,特别是祁门县的新安乡、闪里镇一带的古戏台群落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说明了徽州古代人们极其热爱演剧活动。这些戏台内容丰富,极富地域性特点,且具有代表性,它们以“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而被世人称奇。不仅可以体现中国古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更体现了几百年前古徽州经济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乡风民俗。
古戏台大多建造在宗族的祠堂内,它是祠堂建筑的一部分。它们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戏台与祠堂前进合为一体,不唱戏时是祠堂的通道,装上台板,就是戏台,这种戏台被当地人称之为“活动戏台”。另一种是,戏台也建在祠堂内却是固定的,这种形式的戏台则被人称为“万年台”。这些古建筑群体建造精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反映了古徽州鼎盛时期民间戏剧艺术的真实面貌。

古戏台祠堂的基本平面布局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约10-15米左右,进深三进两明堂(天井),戏台为门厅部分,中进享堂,后进为寝堂,天井两边为廊庑,部分前进廊庑建成观戏楼,又被今人称作“包厢”。梁架为木结构,外围砖墙封护,内部基本为对称布局,天井作采光通风用,两侧有耳门通街巷。戏台做工讲究,有的台面挑檐,额枋间布满了装饰的斗拱或斜撑,尤其是额枋上雕刻着各种戏文、花鸟图案。两侧看台长廊是由石柱或木柱擎起的,观戏楼饰以精巧的木雕花板及花鸟虫鱼油漆彩画,整个戏台蕴意丰富,构架完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古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