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东山之上 发表于 2018-5-28 22:56:54

徽州目连戏

本帖最后由 黄山知名导游 于 2018-5-28 22:58 编辑

炽热的太阳与族长阴沉的脸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祠堂议事厅静得连针掉下地也能听见。一张张疲惫无奈的脸上写着焦躁、不安和惶恐。族长呷了一口茶,把连带喝进嘴里的茶叶片子奋力一吐,尽力让一张脸平静下来。他知道作为一族的首领,自己的任何不安的心态都会引起一个族群的骚动。天灾当前,月余无雨,土地开裂,禾苗干死,茶园枯萎。一个族群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祈雨求神的把戏早已演绎了多少回,可老天爷这次似乎下了狠心,不再为寻常的人类仪式之虔诚所动,依旧一天天一个白晃晃的太阳天上挂着,河里的水位在不断下降,小溪几近断流,一个江南水乡百年不遇的劫难出现了。族长开始说话,他压抑着心中的诸多情绪,让所说的话趋于平淡:唱目连戏吧。


  目连戏 资料图

  也许看官们并不十分明白上面的表述。我要补充的是,遇到天灾的一个族群的领袖——族长,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号召一个村落以一种坚忍来抗抵上苍的无情,以一个传承数百年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来激发族人的抗争决心和必胜信念。戏曲,在这一时刻,成了一只号角,一种精神,深深地刻进了徽州先人的骨髓里。他们始终认为,做善人,做善事,就能最终感化上苍,祈得福址……

  每逢农闲,特别是重大节假日,在一个徽州农村搭台唱戏,娱乐乡民,即便现在,也是一件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在古人的生产生活中,由于抗击自然的能力低下,灾年灾情不断上演。目连戏成了抗灾鼓劲的首选。随着时间的推移,目连戏不只为灾年祈福,诸如瘟疫、迎神、赛会或富裕人家办丧事,也要搬演目连戏,以祈求消灾纳吉、人寿年丰、村社平安。

戏台有现成的,那是一间上了年纪的老房子,大多与祠堂连为一体,在村子中央,三面砌墙,一面畅露着,高出房前平坦米许,两边台阶上下。两根圆柱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对子,其中字浅意深的莫过“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这十字小联了。

  为什么逢灾年祸岁就要演目连戏呢?这大概与目连戏的来历及思想内容有关。目连戏的基本故事说的是傅相一家人的生活与命运。傅相斋僧斋道、施舍穷人,从善而后升天:其妻刘氏杀狗开荤、欺僧逐道而被打入地狱;傅罗卜(即目连、傅相之子)出家得道,终生行孝,寻遍阴曹十殿,最后救出母亲刘氏。这样一个出于佛经、简单的故事,基本思想就是宣传佛教善恶有报、因果轮回的儒家思想。它在灾年祸岁或逢年过节演出,目的就是要人们崇奉佛道、多做善事。目连戏不仅内容包罗万象,从天上人间到阴曹地府、从神仙鬼怪到官宦人家、普通老百姓生活应有尽有;而且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溶百戏、杂耍、歌舞、小戏以及各种民间艺术于一炉,且台上、台下、演员、观众浑然一体,打破舞台时空的限制,可说是古往今来,戏曲艺术的一份“大餐”和“大拼盘”。

  在目连戏出现之前,目连救母的故事早在隋唐时代就流传我国。据史料记载:目连救母的故事源于佛教释典《盂兰盆经》,现存敦煌写本《大犍目连变文》、《大目连变文》及《大目连缘起》等,均记述了目连救母的简易故事。至宋代,有了《目连救母杂剧》;元、明间则有《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等问世。但是,以连台本戏的形式、以完整的故事内容、以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敷之于戏曲舞台上的,则自明万历年间徽州祁门人郑之珍编演《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开始。郑本《劝善记》作于万历壬午(1582)年,自此,“目连戏”成为一个古朴、通俗、独具风采的大剧种,在徽州各地农村广泛演出,同时流传我国东南诸省以至广大的中原腹地。

据考证,目连戏在徽州的兴盛,与程朱理学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朱理学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正统和宋代以来近千年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在徽州可说是“根深蒂固”,目连戏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也离不开程朱理学的熏陶与影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程朱理学自然而然地成了目连戏的思想灵魂,而目连戏又是程朱理学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明歙县县令傅岩在《歙记》中就说过:“徽俗最喜搭台观戏。”由此可见,目连线在当时徽州的地位和名望。

  目连戏起源于徽州祁门,流传的范围却到达徽属6县以及邻省、邻县地区。据初步调查,徽州及其周边的目连戏就有20个左右。目连戏演出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有演2天2夜、3天3夜到7天7夜不等,而且往往从太阳落山演到次日太阳出山,故称“两头红”或“三头红”。目连戏后来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许多地方剧种也积极移植上演,如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清康熙年间,皇宫也开始搬演郑之珍的《劝善戏文》。乾隆年间,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王婆骂鸡》、《哑背疯》、《老背少》等折子戏。目连戏突破了曲牌的限制,巧妙地吸收了戈阳腔中“杂用乡语”特点,在唱词和宾白中加进许多通俗词句、谚语和一些激情洋溢,顺口快念的句子,名为“滚唱”、“滚白”,使声调有如朗诵,连唱带白,使戏文深入浅出,渐渐演变为独特的“徽州腔”。而流传于池州的目连戏又形成了红极一时的“青阳腔”,它与“徽州腔”一并称为“徽池雅调”,从而取代戈阳腔在剧坛上的位置,为后来徽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连戏的演出不分台上台下,不分白昼黑夜,高潮时甚至不分演员观众,唱、做、念、打齐全,鬼、神、人、畜皆有,场面火爆,气氛热烈。

  大浪淘沙,时光荏苒。到现在,演目连戏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徽州民俗,保存完好并持续演出的村落就有祁门县历口乡环砂村,歙县长陔乡长陔村等。就是现在,当地村民还会在春节等重大节日里上演目连戏。目连戏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地方民间风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极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力奠定了它在中国戏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目连戏越来越受到戏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祁门、歙县在抢救、保护的前题下,进行了挖掘与继承,以使这一古老的戏剧种类得以保存下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目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