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DayUp 发表于 2018-5-27 16:45:08

徽州旧事—石磨

石磨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产物,它究竟产于哪朝哪代,现无考。在上世纪中叶,它还停留在我们徽州各地乡村、山寨的农民家中,起着帮助人们粉碎谷物的作用。

  石磨有大有小,大者直径约3尺左右,多安置在水碓房和榨油厂里;小者有一人单手推的直径不过七、八寸的石磨(现如今城市里叫卖的玩具类、袖珍式小磨不在此例);中等石磨直径约1尺—2尺之间,安有丁字型木柄推手,山里人简称为“磨担”,由麻绳固定于房梁之上,高低在人的胸腰之间。可由三人同时操作,二人手扶磨担转动磨盘,一人立于磨旁,一手扶磨担,一手朝磨孔中投放谷物(人手不够二人亦可操作,一人推磨,一人放谷物)。如只有一人,则将一根扁担(或木棍)用绳套扣住石磨的木耳朵,一头搭在腰间,像驴拉磨似的,靠双脚行走转动磨盘,边走边下着谷物,豆腐坊里的磨豆工大多如此。也有一人手扶磨担,一手提根3尺多长的竹枝,推二圈石磨,用竹枝拨几粒谷物进磨孔,如此这般,周而复始,速度较慢,人也吃力。

  过去山里人以玉米为主食,动员家人利用晚上和雨天磨玉米是常事,有时一磨就是半夜。喂奶的媳妇背着小孩,小孩在母亲的背上一摇一晃,如睡在柔软的摇篮里,听着石磨发出单调的“咕叽昂——咕叽昂——”的“催眠曲”,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大人们由于白天干活太累,有的磨着磨着就扒在磨担上睡着了。

  磨好的玉米全身都是宝,粗米用来蒸玉米饭,细粉既可做馃又能调羹,玉米皮则用来喂猪。

  据老人说,石磨磨出来的粉做食物,比轧粉机轧出来的粉要香甜鲜美得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旧事—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