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凉心 发表于 2018-5-27 16:29:49

徽州旧事——打铁师傅

俗话说:“一结猪,二打铁。”看来在徽州乡村手艺人中打铁是获利仅次于结猪的二等生业。打铁是个吃苦行当,又脏,灰头土脸的,本土的徽州人大都不屑一顾,于是乡间多了些操外地口音的铁匠师傅,他们肩抄件风箱、铁砧、锤钳等工具,到一村后找一户人家落脚,寻一闲置的杂屋砌上炉子摆开家伙,叮叮当当,就干开了。悦耳的“叮当”声是最亲切的音乐,一村的老少都陆续被召集来了,村里人喜欢听他们陌生的口音,不断地打听山外的事情,铁匠师傅都能耐心地一一道来,于是临时铁匠铺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大人小孩都喜欢端个碗去玩,以至现在还有父母这样骂孩子傻站着看热闹:“看什么看!又不是打铁,稀奇个屁啊?”

  看打铁是一种享受。铁件刚入炉时,师傅的风箱垃得从容又悠闲,等铁块烧红时,拉风箱的节奏开始急促起来,这急促的风箱声就是命令,你看那一身死肉的徒弟已是精神抖擞双目圆睁血脉喷张,虚提八磅大锤,一副随时准备扑上去的样子。这时的师傅也是双目圆睁,右手拉风箱,左手拿铁锤,火候一到,迅速取出铁件,于是在一片四射的火花中,惊心动魄的打击乐骤然响起。徽州是个静态的乡村,这样有声有色快节奏的劳动场面,很让生活在慢节奏中的乡民过瘾。

  徽州的铁匠一大半来自浙江永康,全国究竟有多少永康铁匠恐难统计,这是一个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明的手艺人群体,正是这种挟艺远游的传统和庞大的铁匠群体使永康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最著名的铁制品生产专业县。我们徽州人也不乏远游的传统,明清时期有称雄于商界的徽商群体,今日的徽州商人还能重新崛起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旧事——打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