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调 发表于 2018-5-27 16:02:15

"四诚":胡雪岩身上的徽商精神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文化传承借助历史人物总能被我们重拾与发展。胡雪岩,晚清红顶徽商,其一生荣辱功过值得我们探源、解析与反思,尤其重要的是,他身上所体现的徽商精神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徽商精神,胡适曾将之比作“徽骆驼”,后人因此称徽商精神为“骆驼精神”。这是一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善品格和正能量。以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那里,徽商精神鲜明地体现为独具特色的“四诚”:诚实为人、诚恳为业、诚心为国、诚意为民。

  诚实为人,即正视自身的社会角色,努力做一个真真实实、堂堂正正的人。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也是大写的社会,诚实为人能够守住社会的底线,让社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胡雪岩作为徽商的精英和代表,将诚实为人作了生动的诠释。家道中落时的他尽管一贫如洗但不恋外财,将拾到的满满银两包裹归还失主;飞黄腾达时的他尽管身边阿谀奉迎者众,但他一心发现、重用和善用贤才;不幸落魄时的他尽管一生积蓄殆尽,但没有怨天尤人。诚实为人,是社会之基,徽商精神中的积极成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契合相通。

  诚恳为业,即勤勤恳恳谋业、认认真真立业,业如其身、业如其人。人生在世,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职守,如果能够诚实守信且视如生命,那么职业就一定能够升华为事业,从而为社会谋利益、为人民筑幸福。徽商以“利以义取”为职业道德,即不取不义之财,不坑蒙不拐骗。在这方面,胡雪岩无疑是典范,他要求胡庆馀堂员工“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倡导的“戒欺”和“真不二价”优良传统至今在商界仍熠熠生辉。诚恳为业,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爱国、诚信、友善对每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提出的根本要求。

  诚心为国,即能够以天下为己任,认真摆正自己在国家中的位置,识大体顾大局,尽心尽力为国家服务。爱国与爱家相一致,如果没有国家,小家就难以维系,诚心为国能造就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尽管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是徽商为改变家庭和人生的真实写照,但绝大多数徽商发迹之后都具有深厚的回报国家情怀。胡雪岩尤其如此,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协办福州船政局和甘肃织呢总局;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俨如半商半官。尽管其中有巴结权贵之嫌,但他的确为当时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诚心为国,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当代公民的重要召唤。

  诚意为民,即理性看待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做出牺牲和奉献。人民群众是个人与社会共存共荣的中介和桥梁,离开人民群众,个人就不可能取得任何业绩。尽管俗语称“无商不奸”,但由于徽州“儒风独茂”,因此贾而好儒、心地厚道是徽商的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徽商大多古道热肠、倾心于公益事业,这其实是徽商以自己的能力关照百姓的显著表征。胡雪岩协助官方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恢复牛车,方便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为富且仁、乐善好施……因此在民间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诚意为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应有之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诚":胡雪岩身上的徽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