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现身 发表于 2018-5-26 12:19:18

浅谈徽商精神

摘要 山峦叠嶂、川谷崎岖的皖山,诵经读典、崇尚礼仪的民风,家齐而后国治的情怀,铸就了亦商亦儒的徽商,成就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传奇。
  山峦叠嶂、川谷崎岖的皖山,诵经读典、崇尚礼仪的民风,家齐而后国治的情怀,铸就了亦商亦儒的徽商,成就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传奇。

  徽商主要出自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徽州六县,其中以歙县的商人最多,也最富有。明万历年间,歙县就有“业贾者什家而七”,休宁则有“以货殖为恒产”之说,祁门也“服田者十三,贾十七”。

  徽商主要经营盐、茶、木、粮、墨、典当和棉布业,其中以两淮盐业最为优势,也得利最厚。明中叶和清康熙时期,徽商联袂两次大规模来两淮,凭其强大的能力,获得对两淮盐业的经营垄断权。这些盐商多居于扬州,一时扬州古城也空前繁荣起来,正所谓“扬州之盛,徽商开之”。徽州地区种茶普遍,名茶济济,茶叶经营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一向是徽商的经营大宗;徽商的木材经营主要是外购外销,多购于西南诸省而销于全国,在贱买贵卖中获取丰富的利润;徽商的粮食经营先为满足本地的粮食需求,明代以后发展到参与全国各地区粮食市场的角逐,川、鄂、赣、皖、江、浙等沿江区域的粮食市场几乎被徽商长期操纵;通过经营典当业放债谋利是徽商的一大经营特色,许多徽州商人经商与典当并行,徽商的典铺为数甚多,分布甚广,江浙一带的许多地区,典当业几为徽商所垄断;明嘉靖之后,徽商又染指于江南棉织业,几经发展,到清嘉庆、道光年间已辏集于上海、常熟、无锡等东南地区,并进入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广阔市场,获利颇丰。徽商由于是以乡族关系为纽带的商人群体,往往一人为业,乡里从之,经商营业有明显的乡里特色。如歙县人盐商居多,休宁人典当业甚多,而黟县又多从木业者。

  时至今日,江淮大地上,敢为人先,百折不挠,顺势而为的徽商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敢为人先。徽州人多田少,明初以后人口逐增,经商谋生之风渐开。徽州有谚语称“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并流行“人到十六就要出门做生意”的乡俗。徽州至今仍然流传着“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民谚,便是徽商从小背井离乡、自力更生的生动写照。

  百折不挠。徽商绝大多数是小本起家。为了凑足本钱,他们或变卖家产,或多方举债,不少妇女还慷慨卖掉自己的嫁妆支持丈夫经商。一个人资本不够就联合亲人、乡人合股经商。穷则思变的他们,走出深山,历经挫折而不屈。“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

  顺势而为。徽商善于趋利逐时。明成化(1465~1487年)、弘治(1488~1505年)之际,徽商作为以乡族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商人群体,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商界。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赋税由实物征收逐渐向货币征收转化,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商人长途贩运获取暴利提供了机会,徽商顺势而为,进入了大发展阶段,渐而雄飞中国商界。

  贾而好儒。与其他商帮相比,徽商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喜欢结交文人、攀援官宦。他们也重视教育,经商获利之后,喜欢设置塾学、捐修官学、建设书院,延请名师、扶持士子,为府学、县学、书院提供束脩,这也为官商更深结合打下基础。贾而好儒导致的徽商对官的依附关系,也埋下了历史上徽商走向没落的因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徽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