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 发表于 2018-5-22 11:29:57

民间戏曲活化石祁门傩舞




    盛行于祁门县芦溪乡的傩舞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俗称“跳平安舞”,又叫“地戏”,每年在正月里开展演出。是本地以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为目的的一种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的活动。祁门傩舞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祁门傩舞源于原始巫舞,《论语-乡党》中便有“乡人傩”的记载。据说在远古时期,祁门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水平极为低下。由于徽州原住土著山越人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所发生的种种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人们要战胜妖魔鬼怪,只好借助神的威力与妖魔疫鬼进行斗争,乞求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基于人们对万物有灵的观念,从而产生了一种驱鬼逐疫、迎神纳吉为目的的原始祭祀活动——傩舞。傩舞表演时人们都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在徽州汉代就开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个别地区已发展成戏曲形式,称为傩戏。  祁门傩舞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就会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从,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祁门很早就有“傩仆”的制度,大户人家养着“傩戏班”,每逢庙会、祭祀、送灶、秋醮、迎春,均有傩戏傩舞演出。表演时,舞者头戴木刻面具,身穿蟒袍,手执干戚等兵器,随着强节奏的鼓点和伴奏,表演神话、驱鬼、民间传说故事等,用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  祁门傩舞形式多样,南路的“平安舞”、东乡的“游太阳”以及西乡的“跑五猖”等,都是傩舞的不同表演形式。祁门的傩舞表演,尤以芦溪的远近闻名,当地称地戏,有魁星、将军、土地、两伊、四相等面具。祁门傩舞的表演形式是边走边舞,沿村表演以其质朴、粗犷的舞蹈动作和性格鲜明的面具刻划,展现古代舞蹈和雕塑艺术的原始美。每年的正月初二,先行请神仪式,然后表演傩舞,节目有“先锋开路”“土地杀将军”“刘海戏金蟾”等。初三至初六,到本村许平安愿的人家跳,各家以木盘盛米酬神,演毕,由舞者将米倒入布袋带走。  祁门傩舞从唐朝开始到现在已传承了千年,被誉为“中国舞蹈戏剧活化石”,2012年曾赴上海参加中美文化交流展演。随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祁门傩舞作为地方特色越来越广为认知,现如今来祁门参观、探秘的年轻人、文化人、媒体人、游客也与日俱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戏曲活化石祁门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