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不败的鲜花 发表于 2018-5-22 11:08:39

清代徽州科技人物:天球仪发明者齐彦槐


   齐彦槐(1774—1840年),字荫山,又字梦树,号梅麓,婺源冲田人。清代著名科学家,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齐彦槐在天文、历算、地理、交通、水利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很有造诣,他成功地设计制造了一架天文钟——天球仪以及自动浑仪、立晷等天文仪器,发明制造了两种农用提水抗旱水车——龙骨车、恒升车。其中清代计时器——天球仪,达到了当时中国天文学仪器的最高水平,被称为“千古以来未有之能事,诚精微之极至矣。”  皖省论才,当让此生  齐彦槐自幼便聪明过人,颖悟异常,再加上勤奋好学,传说他一进入私塾,识字读书没多久,就能提笔作文章了。齐彦槐在14岁那年,就以经古文考中秀才,稚幼的他不时流露出自满的情绪。有一次,他为一件小事与姐姐争吵起来,母亲气愤地将小彦槐打了一顿,说:“你仅仅考上了一个秀才,就沾沾自喜自满自足,今后怎能继承先辈的遗志,长大了怎么能干大事?”齐彦槐自此牢记母亲的教诲,更加刻苦读书。  不久,齐彦槐补廪生,又得到学使汪由敦的授教。汪由敦见到齐彦槐的才学很惊奇,一次在批阅齐彦槐的试卷时写道:“皖省论才,当让此生独步。”后齐彦槐果然以安徽优贡第一的好成绩,选入全国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学习。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齐彦槐考取举人,次年又登榜及第,中了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又到江苏金匮任知县。  “青天”美名,流传民间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齐彦槐刚到江苏赴任,便着手“清积弊,毁淫祠,案牍猬集,剖决如流”,被民间称为“齐青天”。他在担任金匮知县期间,无锡、金匮一带旱涝不断,百姓年年受灾。针对这样的情况,齐彦槐开始慢慢提出并推广了一套有特色的“图赈法”,影响很大,不仅救济了全县饥民,赈余的银两还用于其他公益事业,塑造了一座望亭桥。齐彦槐因政绩显著,不久提升知州,候选郎中。  除此之外,关于齐彦槐断案的小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据说在其任期内,县里一个卖油条的人,放在一块石头上的银子被人偷走了。他就到齐彦槐的县衙报案。齐彦槐问明情况后,立即吩咐衙役赶到那块丢过钱的石头周围,当街摆开阵势——审石头。齐彦槐边审案,边叫人准备一个清水盆放置在路中间,要求围观的群众掏出几文钱放入水中,过后归还。大家照办了,当小偷将钱放入水中时,水面立即浮出一层油渍。齐彦槐大喝一声“拿下”,衙役就把小偷抓住了。  重视水利,作龙尾车  与大多数古代文人不同的是,齐彦槐自幼喜欢钻研科技,对天文、历算、地理、交通、农田水利和机械制造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和很深的造诣。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回归故里时,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他制造的“龙尾”、“恒升”两种农用抗旱水车依然造福了当地百姓。  龙尾车本来是西方一种江河取水的工具,明代万历年间,徐光启翻译意大利《泰西水法》一书,才将这种车介绍到中国,但直至清代也没有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最终,齐彦槐用一首共计462字的七言诗《龙尾车歌》,详细记录了龙尾车的构造、运转情况,指出了翻车的缺点,描绘了试车的场面。  致力科技,制天球仪  齐彦槐不仅对农田水利颇有研究,而且在天文仪器、天文论著等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齐彦槐于道光十年(1830年)精心创制了“天球仪”、“自动浑仪”二仪器。“天球仪”高33.4厘米,外表为一圆形天球,天球表面绘刻星象、节候,中部偏下有一圆孔,可插入钥匙,将天球内部发条上紧。发条产生动力,转动齿轮,天球自旋,即可方便准确地了解天空星象位置和运行情况。该仪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尚能运转。  如今,有学者对天球仪作了补充介绍:天球仪含地平规、子午规、赤道规。黄道刻在天球上,各刻度均作360°。齐彦槐又将中国所见不到的近南极的恒星23座共150星依西洋所测刻在天球上。齐彦槐还第一次依据星等在天球上标出恒星。除了制造天文仪器外,齐彦槐还注意科学理论的写作,在其完成的专著《梅麓诗钞》24卷中,有一卷《梅麓文钞》记录了和天文学有关的文章,如《天球浅说》、《中星仪说》和《北极经纬度分全表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徽州科技人物:天球仪发明者齐彦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