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遥远 发表于 2018-5-22 10:41:22

碧阳书院话复旦

  民国二十九年三月复旦附中皖校——碧阳书院复课师生合影照(网络资料)  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的碧阳书院,坐落在黟县城迎霭门外的山头上。这里古树参天、古建成片,既无闹市之繁杂喧嚣,又可隐隐望见县城街道,其环境十分幽静,确实是办学读书的理想之地。六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期间,东吴附中(黟校)、复旦附中(皖校)就曾办学于这里,先后长达八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八年间,东吴、复旦不但为沦陷区和徽州培养了许多毕业生,而且开创了黟县兴办中等教育的先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苏州相继沦陷。时任上海东吴附中教师的黟县人叶芳珪约同孙蕴璞、张梦白、周瘦鹃、程小青等多位知名教授、学者来到黟县躲避战乱,同时到来的也还有不少沦陷区的大中学生。另外,在外地任教、求学的黟县人也纷纷回转家乡,其中吴道存、汪玉春、舒耀宗、汪学纯等都系本土乡贤名达。一时间,向来寂寞的古黟山城,成了众多文人学者荟萃之地。  次年春天,这一群逃避战祸的文人就在碧阳书院筹办起“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黟校)”。这些知名学者在黟县只待了一个学期,暑假便接到东吴大学在上海复校的通知,于是不少人纷纷离去,东吴附中也就随之迁走。  学校虽撤走,但在东吴附中教书、读书的不少徽州人,还有一些江苏、上海等沦陷区的师生却没有离开黟县,因此县城中失学、失业的青年也就陡然多了起来。在此期间,一批上海复旦大学的师生也避难于此,恰逢暑假,他们便在黟县开设了复旦暑期补习学校。  东吴附中迁走后,复旦大学的谢小鲁、马吉先等以及原东吴附中未迁离的教师,就在东吴附中原址——碧阳书院里,在复旦暑期补习学校的基础上,筹办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起初,一点经费都没有,负责后勤的是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黟县人汪介民,他回到家中,动员做“源丰南货店”老板的父亲捐出二百元作为开办费,以解决燃眉之急。  开办学校的备案手续办理是十分繁琐的,更何况又在战乱中。按政府规定:开办私立完中,要有不动产数百亩学田以及为数可观的一笔开办资金。这个规定对于一批流亡的穷书生们来说,根本就是一条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于是,他们为了绕过这个备案手续的繁文缛节,就决定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名,并由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英文秘书的黟县人吴道存远赴重庆,征得了已经内迁的复旦大学本部同意,皖南行署才批准备案。得到了政府认可,学校的经费就有了着落,也就保证了学校能长期办下去。  学校聘请了一些有任教能力的教师,其中不乏有一些教育界、文化界名人,如马吉先、黄文望、章渭煊(进步教师,解放后任浙江省九三学社领导)、蒋蘅、(地下党员,绩溪病故)曹新安(地下党员,后于泾县遇害)、吴道存(后回复旦大学任教、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知名专家)、叶方珪(后为江苏省常州市政协常委)、汪学纯(后经董必武介绍赴延安、曾任米脂中学老师、吴玉章秘书)等。9月,复旦附中正式开学上课,设立了高一年级一个班,初中三个年级四个班。另外,还附设了一个商业班。共招收了一百多名学生。开始时学生主要是当地人和留在黟县未离开的沦陷区东吴附中学生。以后,逐日发展,近有徽州各县和贵池、芜湖、青阳东流、至德学子,远至上海、北京、江西、浙江等地的流亡失学青年。学校到第二学年期末(1939年),初一到高三共有10个班级,学生增加到400余人。因办学成绩显著,受到了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的嘉奖,复旦大学本部亦以书面慰勉。  黟县虽是僻远小山城,但抗日救亡运动同样是轰轰烈烈。特别是复旦附中建校后,从沦陷区来得青年师生身受日寇的蹂躏,离乡背井,流落他方,抗日救亡情绪尤为高涨。学校师生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读书会、歌咏队、话剧团等学生组织,一边读书,一边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他们办报刊、出墙报、开展歌咏活动、排演抗日话剧,有力推动了当地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不但多次深入四乡,还利用假期到太平、石埭、青阳、甚至贵池、至德抗敌前线一带巡回宣传演出,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据地下党员、音乐教师兼学生课外指导章渭煊先生在八十年代回忆说:“有一次在青阳陵阳镇露天演出,忽遇大雨,群众宁愿淋雨也不肯离去,师生们也就冒雨坚持演出,当时情景十分感人。”当年的皖南,在日寇飞机的直接轰炸和日寇军队的封锁威胁下,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办学条件也就更加艰苦了。当时,遇到的困难再多,大家的办学热情还是高涨的。教学仪器奇缺,师生们自己动手做;教材课本不够,同学们就相互手抄。以致迄今在老徽州一带,偶尔还可以收集到当年复旦学生手抄的教科书。生活上有时连盐也难以保证供应,师生们却也还是无怨无悔,正如在他们校歌中写的那样,在抗战中“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虽然是战时,但复旦教学工作一刻也不放松,学校制定了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各项讲课、听课、作业、批改、考核、升留级等制度。晚上没有电灯,晚自习就在书院的大讲堂里点起几盏汽油灯,师生们集中在一起,学生学习,老师备课、改作业。抗战几年中,皖南唯一的一次高中毕业会考,复旦附中的成绩名列前茅。复旦附中后几年毕业的学生,有不少都考上了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其录取率在当时来说是相当高的。  在复旦的师生中,也聚集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很快就建立了党组织。学校里进步的教师也比较多,进步的学生也不少。因此头几年,学习风气是浓厚的,抗日活动是活跃的,整个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气。皖南事变以后,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通过学校当局对全校师生加紧了控制,大力发展国民党员、三青团员;县党部、三战区派出特工人员混在师生中,监督进步师生。通过训导处用体罚、禁闭等手段打击进步学生,干扰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破坏学校地下党组织,一些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遭到逮捕和驱逐。这一切并没有吓倒学校的爱国师生,抗日活动依旧进行,并且利用伙食问题,闹起罢课学潮。学生占领了学校,把负责人和军训官都赶跑了,此时不但惊动了皖南行署,甚至引起教育部的关注。  1945年下半年,抗日战争胜利,复旦附中也完成了它在黟县碧阳书院的办学使命,先是迁至宣城,随后归回上海本部。  “祖国前哨,皖南心脏,群山环绕,古黟城郊,集合着一群年青的学子,汇流着一道前进的思潮,物质我们虽不够,精神却无比的坚强……我们在抗战中生长,我们要在抗战中光大发扬(《复旦三周年纪念歌》陀夫词,唯行曲)”八年抗战,八年兴学,复旦附中在古老的碧阳书院至少培养出了千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六十年后,重返碧阳书院的复旦学子们在纪念碑上镌刻道:“时值物资奇缺,条件极差,然教师艰苦教书,学生认真钻研,英才迭出……”。  此后,早一年创办的黟县中学便迁入碧阳书院,使古老的书院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图片说明  据《黟县志》载:“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南京后,苏州东吴大学及附属中学的一些教师,随叶芳珪(黟县南屏人)避难来黟,经叶芳珪、孙蕴璞(东吴附中主任)、吴道存等人筹备,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迁来黟县,是年2月,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在碧阳书院复课,当时有高、初中及商业补习班共5个班,学生近200人。6月,东吴附中奉命迁沪。8月,复旦大学校友谢小鲁等,与原东吴附中教师叶芳珪、黄文望等,通过吴道存征得复旦大学同意,仍以东吴附中原址(碧阳书院)为校址,筹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时经省政府皖南行署核淮,是年9月招生开学。学校共设高中1个班、初中4个班,招收学生156人,其中女生4人。时为抗战时期,不少外地求学谋生青年纷纷回乡,进入该校学习,学校规模逐年扩大。民国28年,学生增至330人。民国30年秋,学校设高中3个班,初中7个班,学生增至406人,其中女生50人。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奖金1000元。民国32年,学校奉令收容沦陷区学生,扩大到11个班,学生人数达到620人。民国35年(1946年)春,学校迁往宣城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皖校在黟办学7年,共有高中毕业生271人,其中黟县籍学生63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碧阳书院话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