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小冤家 发表于 2018-5-20 21:55:55

岁月留痕觅古桥

老人在歙县黄备村百桥村洗菜  从歙县出发,一路青山绵延,来到森村乡,两条小溪潺潺流出,交融汇合处有个村庄名叫黄备。这个村落始建于北宋,庐舍临溪而建,门户皆有桥,或平或拱,或窄或宽,各种石桥、木桥加起来有百余座,蔚为壮观,因此又得名“百桥村”。置身村中,古树茂盛,屋舍俨然,小桥架清溪,桥上村民往来,桥下溪水叮咚,好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  我省山川众多,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贯穿省境,江河纵横。世代以来,能工巧匠逢山开路,遇水建桥,留下大量古桥,迄今保存完好,有的仍在发挥作用,服务两岸百姓。自古以来,修桥铺路被看作是造福大众的慈善行为,爱桥护路便也成为一种良好风尚,许多古桥得以百年来仍屹立山水间、村舍旁,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与田园生活融为一体。同时,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桥梁本身也摇曳多姿:拱桥的涵影、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美不胜收。  记者走访江淮大地,记录下一座座古桥,也“聆听”着古桥诉说着百年故事。


  歙县·永昌桥  歙县黄备村永昌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寓意永远繁荣昌盛。黄备村家家临溪,户户门前有桥,方便出门劳作、邻里往来。桥下溪水清澈,村民就在溪水中淘米洗菜。

歙县·北岸廊桥
  歙县北岸镇棉溪河上的风雨廊桥建于清代中叶,石质三孔,长33米、宽4.7米、高约5米,砖木结构,人们可以在桥上倚窗靠椅观四时佳景。桥北端门额曰“谦庵旧址”,南端门额为“乡贤里”。北岸廊桥是古徽州廊桥代表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讯员 吴建平 摄

绩溪·十全十美桥
  绩溪县十全十美桥,也叫中石桥,架在奕世尚书坊和都宪坊之间的龙溪上,是连接进村大道的主桥。桥长10.4米,宽2.3米,厚0.4米,一墩两孔,各用5根巨形麻石条搭成。当时建造者胡念五公希望子孙路过这里能够以“十全十美”要求自己,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岁月留痕觅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