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哒萌萌哒 发表于 2018-5-16 16:45:48

黄山逸闻掌故(一至十)

开山初祖——志满
□黄山戴耕玖
  1200多年前,志满禅师从河南颖川龙兴寺走出,渡过长江后,溯青戈江而上。他僧衣褴褛,须发如针,如炬的目光闪烁着盛唐时人特有的坚定豁达,踌躇满志。
  他且寻且行,渐人佳境。他惊奇地发现,溪畔林边雪地上各种蹄迹渐渐聚集,竟踩成一条宽二尺多的雪泥腐叶斑杂的山道。禅师循着蹄迹来到一处雾汽蒸腾的山坳。他发现这里汩汩喷涌流淌的温泉与溪畔丰美的水草,为动物们提供了一处绝佳的越冬避风港。禅师在泉眼对岸的平旷林幽处,搭建起茅庐,偏安一隅又不惊扰动物。于是,黄山腹地中的第一座寺庙———汤院,在温泉对面的桃花峰北麓落成。
  这件事,发生在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比唐明皇李隆基敕改“黟山”为“黄山”早17年,比李白来黄山早24年。
  志满禅师是有确切史料证实的开发黄山第一人!
  唐宋以前,黄山地处僻壤,舟车隔绝,人迹罕至。虽说远古时,有黄帝炼丹的神话;秦汉时,有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的文字;南北朝,有“东国僧”来山的传说,但都只是只言片语,查无实据,经不起推敲。
  为了考证志满禅师是黄山开发第一人这个命题,从明末清初起,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翻阅古籍,实地考察,最终以丰实的史料,证实了这一论点。
  曾编纂《黄山志》的高僧弘眉(号紫石山人)在明末人住慈光寺,便着手寻访黄山开山之祖工作。幸运的是,他竟搜寻到了宋代《藏经高僧传·唐宣州灵汤泉兰若志满传》。传载:“释志满。姓康氏,洛阳人也。幼少之年参看沙门佛会,满意乐不舍,遂投颖川龙兴寺出家。闻洛下神会禅师法席繁盛,得了心要。南游到黄山灵汤泉所,结茅茨而止……”
  康熙元年(1662年),弘眉披荆斩棘,漫山寻觅,终于在汤院(宋朝敕赐名祥符寺)北百余步远的丛莽深林中,寻找到了唐代志满禅师的乱石垒就的瘗骨塔。
  这座塔,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件古迹,但对为编纂《黄山志》,正在收集最原始的第一资料的弘眉来说,当时肯定是惊喜交集,喜出望外的。因为,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是受佛教重考证、重考据传统影响的高僧们已经认识到:关于轩辕、浮丘、容成以及“东国僧”等传说,无有确证,不可确信;而这座苔衣藓披,字迹斑驳的唐代石塔,对他们来说,足可证明确有志满其人,足可证明开发黄山第一人,就是唐代的志满禅师。
  寻塔之事,在当时曾轰动一时。明末诗人许楚认为这是自普门开创慈光寺以后的第一大功。他酒酣兴畅,援笔三呼,为荒凉了近900年的志满塔题写塔铭。铭云:“黟山神秀,非佛莫当。闭自邃古,开于大唐。天眷灵窟,师来洛阳。丹泉浴杖,荒云翼床。晓夜经行,猛虎侍旁。村父感骇,道行广扬。”
  另外,生于779年—843年的贾岛的《纪汤泉》中有“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句;唐后期的杜荀鹤(846年—907年)在《汤泉》诗中亦有“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两位著名的唐代大诗人的诗中都提到了汤泉边的这座寺庙。
所以,近代学者许承尧先生认为:“志满于佛家可称黄山初祖。”
黄山逸闻掌故二
(暂缺/黄山日报数字平台没找到)

黄山逸闻掌故三
李白一上黄山
□ 黄山 戴耕玖
(一 )
  耳边,汪伦送行的踏歌犹在回响;风中,万家酒店的酒香还在飘荡,但他已乘上一叶轻舟,溯青弋江而上,来到朝廷才设置一年多的太平县(752年置)。七年前,他就听说唐明皇因为黄帝在这座山中炼丹,便敕改这座“黟山”为“黄山”了。在十里桃花的万家酒店中,他听说黄山离此地已经不远,且有舟筏车马,于是,他惜别了汪伦的热情、万家的美酒,毅然决然地踏上桃花潭畔南行的轻舟。这一年是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
  虽然,那位唐明皇听信谗言,将他赐金放还,但他们对道教的兴趣,对寻仙的热情却是一致的。在太平县边的陵阳山上,他在暮色中看见梦中的神山。他顿时就感受到了那位让他既念又怨的李隆基的英明———这山的确是“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于是,他趁着酒兴写下了他看见黄山的第一首诗《登天柱石望黄山》:
  黄山过石柱,巘堮上攒丛。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初次见面,又似曾相识,远处的黄山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仙境。
(二)
  也许是要高力士捧靴,杨国舅研墨的高傲脾气,也许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旷世才气,他虽未建寸土之功,立三尺之业,但却已名满天下,真正达到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境界。他来黄山的消息,在太平县不胫而走。
  夫子峰麓碧山村的大学士胡晖向李白发出邀请。是文人间的惺惺相惜,更是他碧山村的优越地理环境。碧山,田不多而肥沃,山不高而林密,溪不宽而流长。宣州至新安的驿道穿村而过。小驿站前的花岗岩拴马桩已被无数缰绳磨蹭得玉一样光润。驿道前行不远,就是黄山盘云岭。上岭往东上箬岭下许村可达歙州府歙县;往西可望黄山诸峰,有小道直达白鹅峰。那里居住着胡晖往来酬唱的好友温伯雪。
  果然,翻过跑马岭,走过绿柳桥,李白来到胡晖家中。洗尘的酒宴上,李白敷衍着胡晖的热情、温处士的清雅。他的目光随着院中一对白羽红喙,气宇轩昂的白鹇游移。胡晖心照不宣:“此鸟耿介,尤难畜之”。顿时,李白的诗兴激荡,援笔三叫,文不加点:
  解予双白璧,易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雪,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这笔触,与其说是写白鹇,不如说是李白在抒发那份高傲耿介、清高洒脱的共鸣。面对碧山的青山绿水,面对耸立的夫子峰,他萌发了长久栖居之意: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处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三)
  盘云岭上,诗人李白与处士温伯雪坐谈良久。温伯雪详尽地介绍了黄山。李白梦中的神山更加博大精深,神奇莫测。他激情迸发,挥毫写下《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巘彩虹。
  在岭上,年已五十有四的李白选择了较平缓的环山线路,经谭家桥过乌泥岭翻汤岭往西北去;而独善好静的温伯雪则往白鹅峰故居静心修道。
  别过温处士,那双让高力士羞愤的双脚踏上黄山南面的汤岭古道。古道中段,有一巨石,南高北低,犹如船状。石上藤萝如帐,龙须草软,人斜倚其上,正好面对十余丈高,岩面陡立,凹凸有致,形如琴面的瀑布;瀑流丝丝缕缕,缠绵不绝,若丝若弦;山风徐徐,瀑流轻扬,山峡中回荡起曼妙的音乐。
  有人说,庐山的瀑布是李白倾倒的酒杯;这话不假,黄山汤岭古道上的巨石在他的酒香中,至今醉倒路旁。不过,李白没醉。他为瀑布题名为“鸣弦泉”后,还不忘再题写一个“洗杯泉”之名。
  随后,他翻过汤岭,过太平西乡,前往黟县。


黄山逸闻掌故四
李白二上黄山
□ 黄山 戴耕玖

  上回曾说,李白在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春天,从泾县桃花潭到太平县,然后绕黄山—周后,前往黟县。
  或许是黄山的高深莫测的魅力,或许是他执着的寻仙访道的信念,或许是为了兑现“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的诺言,更大的可能是安史之乱暴发,他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年轻时的报国热情被点燃。两年后的756年,李白第二次来到黄山。他不甘心,他要登上黄山峰顶,寻找到梦寐以求的神仙,并以此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因为有了前—次的经验,从宣城来黄山,对李白来说,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的。清晨,轻舟—叶从泾县出发;傍晚,56岁的李白已伫立在太平县城仙源城头上了。眼前,八百里黄山的半壁山峦尽在—览。夕阳西下,暮色如黛,黄山的层峦叠嶂更加高深莫测。李白体会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李白的目光停在了仙源城西面的—座于平畈间卓立而起,直逼云霄,峰顶如含苞欲放的莲花的山峰。这座山峰虽高耸人云,直逼霄汉,但是,峰上松多林密,即使无路,攀登上去不是很难。
  公元756年春夏之交的—天,李白从仙源出发,往西攀登那座形如莲花的高峰。他声名显赫,自有众人相随,自然也不会为食宿犯愁。傍晚时分,他登上了峰顶。他远眺天际,明星数点,似在闪烁相望;他俯视丘田纵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太平景象,不禁想到北方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他感慨万端,奋笔写下著名的《西上莲花山》: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他虽已名满天下,但未建功立业;他布衣—领,报国无门,只能寄希望于寻仙访道,但又割舍不了那份报国忧民之心,所以,这首诗写得奇特,先虚拟想象游仙之兴,后四句—个急弯,忽然转到现实,前后形成鲜明的矛盾与对比。史载,李白离开黄山后,去庐山修身养性。这年冬天,永王李磷聘请他为幕佐。
  虽然,因为诗中有“俯视洛阳川”的句子,有人认为这首《西上莲花山》是写华山的,所以,郁贤浩《李白选集》注“疑安史乱起时,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阳—带,目睹洛阳沦陷,乃西奔人函谷关,上华山。”但是,“是写华山”这个观点自古就有人质疑。元代的萧士赟为《李白集》补注时就认为“此诗似乎记实之作,岂禄山人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明代的朱谏则认为此时的李白在庐山隐居。
  这些注释中的“似乎”、“庐山隐居”,郁贤浩注释的“疑”字,都对《西上莲花山》是写华山,持有疑问,而对这个观点持否定态度的是郭沫若先生。先生在他《李白与杜甫·李白杜甫年表》中明确提出“《西上莲花山》诗盖指黄山之莲花峰。”
  要说明的是,中国人所说的“莲花”与“芙蓉”是同—种植物。李白诗中的“莲花山”,在黄山最早的志书——宋代的《黄山图经》中,为区别“莲花峰”就已名为“芙蓉峰”。
  关于李白登临黄山芙蓉峰的事,在史料中也是案可稽的。《嘉靖宁国府志》载:“芙蓉峰,太白尝游此。”《嘉庆太平县志》载:“芙蓉峰,李太白曾游此。”
  两部志书用词如凿,连模糊—点的“相传”二字都弃之不用,更说明了李白曾在天宝十五年(756年)第二次上过黄山,登上了太平县城仙源西面的形似莲花的芙蓉峰。


黄山逸闻掌故五
贾岛“推敲”汤泉
□ 黄山 戴耕玖
  在古代,人们称热水为“汤”,所以,黄山的温泉就名为“汤泉”;又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汤泉中沐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故而又称为“灵泉”。唐开元年间(730年),洛阳来的志满和尚在对岸建寺庙,名“汤院”;唐大历年间(779年),歙州刺史薛邕,在泉上建起庐舍供人洗浴。也就是在这一年,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北范阳(今北京附近)一户穷困之家出生了一个名叫“贾岛”的小孩。几十年后,已以“苦吟”著称的诗人贾岛,来到了黄山温泉上的那间与他同岁的庐舍。
  此话绝非笔者妄说——在马鞍山李白墓园内,有一方刻于清同治三年(1877年)的小石碑,上刻“唐诗人贾岛墓”。这块小墓碑,印证了黄山的古志书上关于贾岛晚年曾到过当涂,并溯青弋江而上,寻访李白遗踪,两次到过黄山的记载。在唐代,从当涂、宣城到太平是相当方便的,有舟筏车马,而太平县城仙源离黄山仅二三十里,到南面的汤泉也不过七八十里。
  关于黄山温泉的妙处,明末文人吴士权说得最好:“炎曦浴之,如漱帝浆;凉飚浴之,如蒸旸谷;饱浴之,忽饥;醉浴之,忽醒;郁浴之,忽舒;昏浴之,日月开朗;劳浴之,荣卫安和。”吴士权所描述的温泉的奇妙效果,在贾岛身上得到证实。
  一番沐浴之后,贾岛的灵感激发,心胸豁然,性情大变;不再枯寂苦吟,清奇僻苦,而是笔触丰满,欢悦畅快;他不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笔端泉涌,近两百字的《纪汤泉》一挥而就: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
  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
  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
  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
  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
  在这首诗中,他不再“推敲”词句,而“推敲”起“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的温泉之谜——都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在这里却能水火不分,融而为一?是火神祝融院子里的井泉?是太阳沐浴的“扶桑池”?他“推敲”出的“水火相容”之因,是“脉有灵砂滋”,是暖热的朱砂矿,酿热了山泉。
  也实在是厉害,他第一个“推敲”出的朱砂泉的说法,竟延用了1100多年,直到1914年,教育家黄炎培还认为“黄山的确产朱砂”。
  诗风瘦冷,忧国忧民的贾岛在汤泉边想起华清池酿成的“安史之乱”,不过,他“一濯三沐”,沐浴良久,十年的尘汗随水流去;他冷清的心被温暖,“六凿还希夷”,不再为六情所困,产生了“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曰之夷”的空灵超然之感。他感慨“此水真吾师”。
  贾岛写下《纪汤泉》约30年后,说自己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的杜荀鹤读了这首诗,孤身一人,不顾天寒,路途难行,毅然进山来寻找黄山温泉。他的感觉与贾岛差不多: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关于黄山温泉的成因,现在权威的资料是说,远古时的燕山造山运动,将现在桃花峰北面青色的沉积岩与紫云峰南面麻色的花岗岩挤压在一起。两种岩石不融合,中间存在着一条裂缝。溪水沿着缝隙流入,每流下100米,温度便上升3℃。这裂缝深达1500多米,地热便使水温升到40多℃。关键的问题是,这条裂缝不是走直线的,而在名泉桥这个地方来了一个急转弯,造成地下裂缝中径直流动的热水受阻而溢出地面,这就形成了温泉。至于泉中出现的红水也不是朱砂,而是地壳运动造成的。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时,温泉中就冒出过赤红色的水。


黄山逸闻掌故六
岛云首登天都峰
□ 黄山 戴耕玖
  前文说过,性情怪僻瘦冷的“苦吟”诗人贾岛在黄山汤泉“一濯三沐”,沐浴良久;他冷清的心被温暖,“六凿还希夷”,不再为六情所困,产生了空灵超然之感。贾岛逝于唐武宗年间的843年,他第一个提出黄山温泉是朱砂泉的观点。也就在这唐武宗年间(841—846年)有位还俗的和尚,攀爬上了黄山天都峰,成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登上天都峰的人。他法号“岛云”。
  《唐诗纪事》载:“释岛云俗姓缪,少为僧,唐武宗时还俗。其诗尚奇险”。目前最完整的黄山古志——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闵麟嗣编纂《黄山志定本》中,搜集到了23首唐代的写黄山的诗,其中岛云一人就写了10首诗。
  只要浏览一下他的10首诗,我们就能体会到他“尚奇险”的诗风,就会被岛云的强壮无畏的体魄和勇往直前的胆识所震撼,同时,我们也能从他的诗歌中领略到他游历黄山的整个过程与当时黄山的风情风貌。
  岛云与李白、贾岛一样,都是从北面太平县到黄山的。他在太平县城仙源门楼上向南眺望,黄山的磅礴气势与神秘莫测使他震惊,他登临黄山最高顶的决心被激发。他在《望黄山诸峰》中写道:
  峰峰寒列簇芙蓉,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他曾试图从北面攀登黄山顶峰,但经过芙蓉峰下的马迹石,到达芙蓉峰后,看到峰峦参差,关山重重,意识到从这里是极难登上黄山绝顶的。他无功而返,在《马迹石》诗中流露出几分沮丧:“临回山色暮,拂拂翠云平”。
  岛云沿着李白、贾岛的足迹,来到黄山南面的汤泉。在《汤泉》一诗中,他先是看到汤泉“暖泛朱砂石壁幽”,非常羡慕“轩皇曾浴上丹丘”;他也想“何妨为洗身轻后,便跨飞龙到十洲”。浴后,他上行至“风云随步起,雨雹出山寒”的白龙潭边。在这里,他看到了一座矗立陡峭,直上云霄的“迥入天都里”的险峰。此峰也因他的这句诗而被名为“天都峰”
  这座山峰实在是太高了——白龙潭的海拔约630米,而天都峰的海拔是1829米,相差悬殊1200米,而且卓立陡起,直逼霄汉。这种视觉上的震撼力,会在人类心理上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被震慑征服而却步不前,一种是被挑逗起征服欲而登峰造极。今日的谚语:“不上天都峰,白来一场空”,是对后者而言的。
  清晨,岛云沿着白龙潭北边的溪涧,攀援而上。他看到这条溪流两边茂密的树林一直蔓延到天都峰的腰腹部。经验告诉他,溪流两岸生长的树木草丛,可以提供手攀足登的着力点,可以使他轻松安全地到达险峰的腰腹部,甚至可能达到胸部。途中,他看到了朱砂峰麓赭红色的“朱砂石”。他听说过“朱砂石”的故事:“采药客闻雷擘去,卧云僧见鸟衔来”。过了今日的半山寺,快到天门坎时,他看到了“绝顶长年相对坐,九天何日却同归”的石人峰。一路上,他一边攀爬一边寻找理想的登顶之路。他的理想之路,只不过是一条峭壁上的长着树木或草丛的缝隙。
  翻过天门坎,到达一个两峰间的豁口时,已是中午时分。在这里,岛云看到了一条连绵不断的上接峰顶的缝隙。缝隙中生长着的树木和草丛,为强健的岛云提供了攀援的着力点,所以,他上天都的过程有惊无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险若上丹梯”,只不过是爬了一道很陡峭的梯子。他的《登天都峰》的诗句也流露几分轻松坦然。
  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
  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
  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
  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在天都峰顶,岛云看到了峰北面有一个山洞,洞前有茶园竹林,洞后过两道岭,就是李白求白鹇的胡晖家,所以,他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径直来到洞前。洞额“仙僧洞”三字,让他想起 “先朝曾有日东僧,向此乘龙忽上升”的传说。
  离开黄山之时,岛云意犹未尽,又写一首《游黄山怀古》:
  浮丘与轩后,鹤驭杳难思。
  三十六峰顶,不知何处奇。
  枯杉龙脑溢,阴洞石膏垂。
  莫问当时事,苍苔锁断碑。


黄山逸闻掌故七
麻衣开翠微
□ 黄山 戴耕玖
  唐朝武宗年间(841—846年),诗僧岛云首登天都峰后,在黄山东北部的“仙僧洞”中听说“先朝曾有日东僧,向此乘龙忽上升”。这也就是说,早在公元五世纪时的南北朝就有外国僧人来过黄山。这位“日东僧”比他的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公元794年在九华山应化为地藏王菩萨)早来江南三百多年,但因时日久远,志载不详而被后人视为传说。时光荏苒,又过了近百年,到了唐中和二年(882年),一个身材魁梧、深目高鼻、卷髭满腮的外国和尚,孤身独杖来到黄山。他来自西方的天竺(古印度),法号“包西来”,因身着麻衣,冬夏不易,时人尊之为“麻衣和尚”。
  从天竺来的麻衣和尚,对佛陀菩萨自然是崇拜至极,对他们的形象,也自然是铭刻在心。他在黄山重峦叠嶂中寻寻觅觅。终于,他在黄山西部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图腾——佛陀菩萨的身形。
  穿过太平西乡那方平坦肥沃的盆地,走入黄山最西边的山口时,他寻觅的目光,豁然一亮;他古井般的心田,惧然一惊——眼前有一座奇松密布、浓郁青翠、高峻秀美的山峰,当地人称其为“翠微峰”,而在麻衣眼中则是一尊天造地设、形象逼真的佛的形象——圆顶沉肩,目慈眉善,胸腹宽敞,盘腿而坐——这座“佛陀”,他不能不为之震撼。他要在黄山西部为“佛陀”建一座道场。
  新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麻衣和尚住进了“佛陀”腹部的一个山洞。他精通佛法,潜心修行;他精通医术,采药行医。他那件麻衣上也浸透了药液药渍,志载他“常衣麻衣,人得其缕可疗病”。修持谨严,济世救人,自然赢得世人的尊重。山地的主人洪员外来了。志载:“僧求一建刹地,洪氏许,惟师所择。乃登峰顶,从空中飞锡。锡至泉涌,澄澈可鉴。”
  麻衣和尚的这一“飞锡求地”与地藏王菩萨金乔觉在九华山“求一袈裟地”有异曲同工之妙。麻衣和尚这一“飞锡”虽不如地藏王一袈裟遍复九峰,但“锡泉”至山顶,方圆也足有3公里。
  当地人将翠微峰上的那个山洞,尊为“麻衣洞”,称庙宇为“麻衣祠”,后在南唐时敕名翠微寺。
  由于麻衣法师的聪明睿智,远见卓识,翠微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供给充足,使得这里高僧云集,香客众多,香火旺盛。可以肯定地说,明末清初时,翠微寺、祥符寺、慈光寺、云谷寺、松谷庵这黄山的“五大丛林”中,翠微寺人气最旺,香火最旺,且绵延旺盛了近千年——直到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进驻后方见衰微。
  千年间,翠微寺虽屡经水火灾变,但适时就会天降高僧前来主持,屡毁屡建,愈建愈大,如今的翠微寺,琼楼玉宇,气势恢宏,更见辉煌。这就不能不提到释演龙了——如果从个人修行、寺庙的建筑开发以及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可以列入名僧之列的。


黄山逸闻掌故八
“鱼头参政”黄山情
□ 黄山 戴耕玖
  包拯包龙图的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在宋朝有一位比包拯大三十三岁,和包拯一样担任过龙图阁学士,也和包拯一样清廉耿直,嫉恶如仇的官员,却很少有人知道。此“龙图”非彼“龙图”,不过,黄山的流水烟霞,层峦叠嶂不会忘记他!
  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亳州人。宋真宗时,他担任向皇帝进言规谏的右正言谏官。他对如何整顿吏治,向宋真宗提了很多建议。见宋真宗渐有烦色,鲁宗道请求罢官。真宗为之感动,在金殿的墙上大书“鲁直”二字,并升任他为户部员外郎,龙图阁直学士。宋仁宗时,他任户部郎中兼考察官吏的官职。当时,太后临朝干政,众大臣不敢言,鲁宗道直言劝阻。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人人不敢得罪,只有他在皇上面前几次参奏弹劾。贵戚、权臣对鲁宗道很是畏惧,送他一个“鱼头参政”的外号,一是因为“鲁”字上为“鱼”字;二是因他刚正直言,骨鲠如鱼头。
  鲁宗道卒后谥号“肃简”,包拯谥号“孝肃”,二人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禀性,尽在后人所赠的谥号中。
  黄山有幸,这位清廉耿直的官员在1007年担任歙州(北宋末改名徽州)军事判官时,因公事来到黄山。黄山的历史,因为他的登临而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欣赏的不只是黄山雄奇秀美的外形,他更注重黄山养灵孕粹,博大精深的内涵。黄山,在他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亵渎的。
  他在《题汤泉院壁(有序)》中这样写道:“物之拔立群萃者,必主乎众焉。新安千里无平地,山阜连属,悉非杰出之状,独此山凝岚积霭,邈然云际,宜乎养灵孕粹,雄镇一方。故岁旱民饥,郡刺史修举祀典,躬事祷谒,厥报如影响。宋景德四年(1007年)上已日,军事判官鲁宗道、主簿阎宗烈,因公事,住宿于灵泉院。岁登民饱,不敢渎神以为祈请,因志所怀于僧壁。”
  黄山胜地烟霞明,朱砂泉暖肌肤醒。
  鸟声不断山不坏,今人古人徒营营。
  沿桃花溪而上,到达丹井上方的洗药溪,他笔墨飘香:
  “采得千年药,临流净洗藏。至今源泉水,犹带旧时香。”
  仰望邈然云际,直逼霄汉,夕阳映照的莲花峰时,他的笔端异彩缤纷:
  花开十丈照峰头,露褪红衣烂不收
  太乙真人多逸兴,稳眠一叶泛中流。
  他的《登黄山》一诗更是写得笔意纵横:
  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余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
  一个峻厉庄严,刚正耿介的官员笔下的黄山,却是风情万种,情意绵绵,松快愉悦。由此可见,他对黄山是刮目垂青,另眼相看的。
  他对黄山的情意又岂此几首诗?离开黄山的第二年,他升任京官。他回京第一件事,就是为黄山汤泉院,向宋真宗请求敕赐新的名称。在鲁宗道的努力下,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敕改“灵泉院”为“祥符寺”。
  在古代,歙县人将潜口以北的广大区域统称为“黄山”;称黄山温泉一带为“祥符”。“祥符”作为地名一用就是730个年头,直到清乾隆二年(1737年)山洪冲毁该寺。这地名才因新建的茅篷庵而改名“茅篷”。解放后,又改名为“温泉”。


黄山逸闻掌故九
行明与《黄山图经》
□ 黄山 戴耕玖

  宋朝“鱼头参政”鲁宗道请求宋真宗敕名黄山汤院为“祥符寺”后不久,寺中就来了一位法号行明的高僧。他将祥符寺修葺一新后,一个名叫聂致尧的诗人为之赞叹不已,写下“月占秋廊净,云侵画殿阴”的诗句。
  释行明于宋景祐年间(1034年―1037年)住持黄山祥符寺,在这短短的四年里,他还完成了一项功利千秋的大业绩——他千辛万苦,千方百计搜寻并刻印了一部《黄山图经》。这可是黄山最早的一部文化总集。  当代著名学者汪世清曾言:“文化大都孕育在文献之中,并借以传播于久远。作为文化的载体,文献本身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之加以分析研究,可以揭示文化的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从探索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文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因而文献的搜集、保存和整理,便是一件值得十分重视的千秋大业。”
  从这种意义上理解,行明搜集刻印的这部《黄山图经》除本身的文献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对整个黄山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黄山图经》不知何人所撰?亦不知撰于何时?明末清初的香沙道人方望子认为,可能是“唐人书而宋人成之”。其文字不过薄薄的50页,但其内容却涵盖甚广,涉及到黄山的地理、历史、风景名胜、传说,并辑录不少唐宋名贤的题咏。其文笔简古高妙,所记山川形胜,源流归宿,如观掌上罗纹,与俗书有仙凡之别。
  《黄山图经》开宗明义,点明黄山的地理位置与山名来历:“黄山旧名黟山,当宣歙二郡。东南属歙县,西南属休宁,各一百二十里,即轩辕黄帝栖真之地。唐天宝六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接着,惜墨如金的作者用了两页二百多字叙述了《周书异记》中关于黄帝偕浮丘公、容成子来此炼丹的传说。
  关于黄山风景名胜,《黄山图经》中重点描述黄山的三十六峰(民国时才有72峰之说,现有名者88座),先写高度方位、再写峰名来历,后写水源名称、流向及岩、洞等,其中附带着的众多传说。如对炼丹、天都二峰的描述:
  “炼丹峰,浮丘公于此山顶炼丹,经八甲子丹成,黄帝即服七粒,不借云霭升空游戏,故其上有炼丹灶,下有炼丹源。源中有炼丹水,下有洗药溪,捣药石臼。”
  “天都峰,高九百仞,与炼丹峰相并,如天中群仙之所都,峰下有香谷源,长闻异香馥郁,又有香泉溪,泉水中尝香美也。”
  《图经》中的黄山有黄连、红术、朱砂、石乳等灵丹妙药;有桃花、杜鹃、石榴等名花异草;有锦鳞鱼、苍豹、青牛、白鹤等珍禽异兽;有阮公、曹公、日东僧等神仙高僧;也有酿酒道士、毛人樵夫、采山药农等凡夫俗子……
  《图经》的文字极其优美:“江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霄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地无荤辛,境绝腥腐;古本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四季皆有……”朗朗上口,字字珠玑,令人回肠荡气,心驰神往。
  黄山的地质形成的历史,是一时道不清说不明的,但是,黄山的文化方面的历史,却从这部《黄山图经》开始的,所以,清初编纂《黄山志定本》的闵麟嗣这样评价高僧行明:“山史肇兴,明为首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山逸闻掌故(一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