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自相依 发表于 2016-11-21 20:48:35

【走读徽州】 咬一口柿饼,再嘚吧一下姬公尖

好几年没有去上丰了,一直想着盼着,在柿子成熟的时候再去一趟。拷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心里的那个吃货认真地说:美景啊情怀啊都是借口,你不就是冲着姬公尖的那一口柿饼去的嘛。

姬公尖,没听说过?歙县上丰“花果山”总听说过吧?如果都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你离大徽州资深吃货的距离还很遥远。进阶之路赶紧从这里开始~~

我去过歙县上丰乡三次,分别是在梨花开、梅花开、柿子熟的时候。这里历史上就以出产“上丰雪梨”闻名。虽然这几年“花果山”的名号不太有人提起了,但上丰乡的姬公尖还真是个当之无愧的花果山。

从姬公尖的山顶眺望远处的村庄


姬公尖海拔700多米,围绕这片山头,散住着100多户人家。现在通公路了,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村,省去了爬山的劳累,村民的土特产运下山也方便多了。

这个季节去姬公尖,确实晚了点。菊花已经采摘完,房前屋后橘子树上的果实剩得也不多了,偶尔有那么一树两树的橘子,估计也是主人特意留着的。高高挂在枝头的红灯笼一样的柿子更是看不到了。
不过没关系,有一款美食正在等着抚慰吃货的心,那就是柿!饼!

没去过姬公尖前,我一直不知道柿饼是怎么炼成的。看过两次之后,渐渐明白,任何一款美食的背后,都有时间的打磨和无声的付出。

竹匾上等待包装的柿饼


晾晒的柿饼隔两三天就要翻个面,保证干燥均匀。汪银和老人戴着一次性手套翻晒柿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柿饼,当地人喊“柿饦”,要在柿子七成熟的时候从树上摘下来,手工削皮,再拴成串放在木架上晾晒。等好日头晾晒十来天左右,再放进柿子皮里接着焐几天。如此反复几次,大约一个多月时间,柿饼里面的水分完全控干,表面也结上了厚厚的一层糖霜,柿饼就算大功告成了。


挂在枝头的灯笼柿


削了皮的灯笼柿,看上去还是水灵灵的样子


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老奶奶也不闲着




柿饼在好日头下晾晒一段时间后……



就变成了这样


和这样


姬公尖的柿饼跟别处的不同,是长椭圆形的(就算是吧)。因为用的是灯笼柿,而且制作过程全部手工,没有经过机器的美容整形,所以看上去就是很憨厚纯良的一坨,颜色也不再那么金黄艳丽,如老男人一般深沉。但是咬一口,那种温润、柔软、香甜、绵长,甚至Q弹的感觉,可以让你回味良久。

姬公尖四季都有花果,开春是满山的梅花,接下来梨花、李花、油菜花,五月的枇杷十月的橘,十一月的柿饼黄澄澄。现在,我要考一下吃货们了,什么季节去姬公尖最合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读徽州】 咬一口柿饼,再嘚吧一下姬公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