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梦里 发表于 2018-5-12 11:45:42

“西山降血战”的红色传承

歙县汪满田村松源桥头,“西山降血战”中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
      在这个有名的茶菊之乡,一位90多岁老者60年守护在这里,与红军英魂为伴,他叫汪在君。在这里,他为红军烈士守墓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在与老人的对话中,一段段战争往事在记者的脑海中立体起来。      1934年12月,方志敏、粟裕等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皖南,会师汤口,在黄山地区播下革命的种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歙县境内转战5个多月,留下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悲壮的一页。      汪在君虽年事已高,但当年的情景仍清楚地记得。“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汪满田时已快中午,一位穿白色羊皮夹袄、腰挎手枪,军官模样的人和我说话,问家里人到哪里去了,村里谁家的屋最大。军官背后站着一位背扛系上红绫的大刀,威风凛凛,警卫员模样的士兵。不久,红军沿西坑方向上了西山降。”时年7岁的汪在君亲眼目睹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汪满田西山降与国民党血战一天一夜。“后来才知道,这批红军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十九师三团。当时,国民党四十九师已从大谷运方向追来,相距不到5华里。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红军在西坑与汪满田交界的一个岭脊上(土名西山降)构筑工事,准备伏击沿山路而上的敌人。1934年12月26日下午3时,战斗打响,国民党四十九师避走山路,沿山降两侧山脊,向红军进攻。红军伏击点地形低,国民党军居高临下,红军伤亡惨重,激战中,团长王吉山等18名战士牺牲。战到傍晚,红军被迫向西坑方向撤退,之后又有9名重伤员相继牺牲。当年的战斗打得惨烈,听老辈人回忆讲,西山降牺牲的红军官兵被当地群众就地掩埋在战壕内。一些伤重而亡的红军埋在西坑。”      当年红军为人民抗日奋战的场景,让童年的汪在君产生了参军入伍打鬼子的念头。1947年11月,刚满20岁的汪在君加入新四军革命游击队,他以红军烈士为榜样,苦练杀敌本领,屡创佳绩。1949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被提为班长,第二年被提为副排长,1952年10月升为排长,1955年3月升为副连长。入伍第二年,他先后参加皖南游击队在歙县、旌德、泾县等地无数次战斗。他胆识过人,曾无数次从敌人包围圈中脱险。新中国成立后,他扎根部队,先后荣获解放奖章和渡江纪念章。      1958年,汪在君退役返乡,自那时起,他就义务守护起红军烈士墓。汪在君说,从退伍那天起,他总想着能在村庄附近为烈士修建一座陵园,让烈士们长眠安息。      为牢记历史,缅怀英烈,2005年,歙县民政局、溪头镇政府决定在汪满田村松源桥头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并竖立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当年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      得知消息后,汪在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烈士陵园的建设中。当时,他虽年近80,仍与汪满田村的两委班子一起,在西山降的悬崖之上、崇岭之中,收集烈士遗骸和战场遗物,并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入烈士们的木棺中。“乡亲们在清理当年西山降战斗战壕时,发现有红军战士遗骸、子弹、子弹壳、手雷、水壶、洋瓷碗、手枪套、粉笔、油纸等。乡亲们把部分遗物和全部遗骸一起埋在松源桥旁的烈士墓里,烈士墓东侧兴建高大的纪念碑。”在烈士陵园的建造过程中,汪在君全程参加选址、征地、材料选购、工程监督等工作。2005年底,一座崭新的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布射河上游的松源桥头边,“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自此,每年清明节,前往这座烈士陵园参加悼念祭扫的机关、团体、学校和旅外人士络绎不绝。为让更多人了解当年的悲壮故事,汪在君主动当起义务讲解员。每次讲解前,他都习惯地先向烈士三鞠躬,队伍离开后,又拿起扫把打扫墓园。久而久之,汪在君不仅是这块红色教育基地的护陵员和讲解员,更是保洁员。“红军烈士的事迹我讲了几十年,每次讲,我好像都能感觉到他们就在地下静静地听。”汪在君凝视着红军墓碑,动情地告诉记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山降血战”的红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