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在何处 发表于 2018-5-12 10:37:24

富溪:首届中共歙县县委和民主政府成立地

富溪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前曾是中共歙县县委和民主政府成立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从创建地下党、开辟游击区、支援红军游击队、参加抗战,直至支援解放战争,当地群众在人力、物力上都作出了较大的牺牲和贡献。1979年,富溪被定为革命根据地。4月底,记者一行驱车走进富溪乡,探寻当年红军游击队的抗战历程。
艰苦的革命斗争期间,皖南游击队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在大坞岭地区开展游击斗争,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前后多次打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据走访调查及有关资料显示,1934年农历十月底,寻淮洲、粟裕等率领红七军攻克旌德县城后,经白地、大星河、茶坦,由新屋下(今富溪乡新田村新川)蒋讨饭带路到境内黑门尖,过新田走新岭头到山岔,到谭家桥与方志敏会师。从清晨到天黑,红军队伍东从黑门尖,西到新岭头,整整过了一天,新田群众主动为红军烧饭送茶。
1937年深秋,地下党员王伯奎以教书兼开药房为掩护,在漕溪(今富溪乡所在地)开展革命活动,发展谢永胜(外号苟子、苟师)等党员,建立了支部。王伯奎转移后,谢永胜等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皖南事变后,中共田里、横川支部组干王明庭同志因叛徒出卖在许村石花亭被国民党杀害。随后,呈阳、碣石合并成立支部,发展徐红寿(后脱党)等人入党。新田直属新四军支部发展蒋观祥、蒋银海、蒋络根等入党,蒋观祥后被国民党杀害。
1943年初,以朗进新、刘奎、李健春为代表的皖南游击队奉中心县委之命,开辟歙县、太平之边界地区,采取秘密发展党组织和武装直入相结合的方法,在大箬坑建立根据地。杜维佑以教书先生身份做掩护在光明村任教,以碣石村小坞为据点,发展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碣石村小坞人桂仲熙就是游击队的一员。
在小坞根据地,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得到了小坞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住宿、粮食等方面给游击队提供方便,支持者有桂和应、桂高寿、桂高伍、储春和、储茂胜、甘保娣、许叶娣、储芝良、杨似坤等人。
在大坞坑头据点,有游击队30余人,支持者有王春华、王明深、王升堂、吴桂花、蒋杏妮、王草兰等人,给游击队提供方便。一次,游击队员的玉米粉吃完了,王春华、王升堂磨玉米粉一晚到天亮。刚入睡,站岗员王草兰跑来汇报说:国民党匪来了,王春华得到报告后,衣服都未穿上,急忙把游击队向后山引走,马上收拾家里床铺、被子、火柴头。一会,国民党匪到了,一看:“你们家藏有共匪,共匪哪里去了,马上把王春华捆起来准备带走。”在这时,王春华夫人、王明深、蒋杏妮以及小孩王和气、王吉安等人坚称没看到有共产党游击队,与敌匪旋。估计这些敌匪也是些贪生怕死之徒,所以也就悻悻作罢了。
王草兰经常在离房前200米处老树下放哨,每次发现情况立即跑上来报告,让游击队员化解了一次又一次险情。
游击队的领导郎进新(又名高老头)受伤后,王升堂在七亩山上盖了个棚帮助他养伤,送水送饭照顾了3个多月。王升堂担任游击队通信员3年之久,负责小坞——新田六村通信任务。王升堂经常到太平挑粮食,每一次天亮就出发,回来要到深夜,来回120里。如遇大雨,就露宿在人家屋檐下,饿了就吃生米、喝生水。摸黑再挑回家。有一次,在去往新田六村执行通信任务时,路上遇上国民党匪,党匪问他“干什么”,王升堂回答“到亲戚家去”,后仍被抓起来。在路上,王升堂借要上厕所的机会,逃上山,转路把信送到游击队手里,胜利完成任务。
1948年在小坞储芝良户筹备挂牌成立了临时中共歙县县委和歙县民主政府。
1948年,皖南特委在小坞桂和应家创办了缝纫厂,专门加工新四军游击队的军衣,有8台缝纫机十几个工人,由刘奎(后任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妻子李敏负责一切工作,还在房子后山的树林里搭建木棚作为仓库。当时,小坞村民有杨和你、焦桂凤、许荣娣等人参加兵工厂工作,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我们当时有十几个人,天天负责给新四军做军衣,经常要加班加点。我是负责为新四军战士纳布鞋的,要好几天才能纳一双布鞋。”90多岁的杨和你是当地村民,谈及年轻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据村干部汪瑞亮介绍,2003年小坞人储安吉在当时县政府筹备地的房子里,整理地面时还挖出了一把左轮手枪,于2016年10月存放在碣石村委会,2016年碣石村三组村民谢水柿在小坞河沟捡垃圾时捡到一枚小钢炮炮弹,并于当日交村委会保管。
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富溪参加红军的有:谢吉庚、谢富宝、蒋讨饭、谢九牛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游击队的有:王明山、江志祥、蒋根基、黄黑苟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新田村的蒋裕寿、蒋根榜、郑春炉、蒋发明、蒋静山、蒋根水、蒋进康、蒋天瑞,碣石村的桂仲熙,田里村的江明生、江显堂、江老元、江有田、王福祥、江腊根、王福溪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溪:首届中共歙县县委和民主政府成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