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吟 发表于 2018-5-12 10:08:47

方志敏浇灌红色皖南革命花——宣传群众、动员群众

皖南地处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带,山峦起伏,地势险要,历来是战略要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党的组织和活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斗争暂时处于低潮,然而在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各地共产党人陆续来到皖南,以各种形式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中共皖南特委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屯溪建立的皖南领导机关。历时虽仅两年,但在皖南革命斗争史册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屯溪是皖南重镇,北控安庆、芜湖,东邻浙江,西南与赣东北苏区毗连,既是赣东北苏区通往上海临时中央局的秘密交通线,又是南京国民政府进攻苏区的基地和后方。这里赤白交错,斗争非常激烈。1931年7月,中共芜湖中心县委巡视员刘震,给中央报告中提出,要以“屯溪为全区工作中心的中心”,并建议“宜在徽州屯溪成立中心县委指导本区工作,如成立特区,由屯溪水道直属中央指导,实行巩固江西苏区的任务,尤为适宜”。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32年6~7月间,中共赣东北省委与皖南各地党组织发生横的联系。皖南地区成为配合苏区斗争和牵制敌人、打击敌人的重要前哨和阵地。
1932年冬,中共赣东北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方志敏书记注意发展皖南浙西的新苏区。此时,党中央同意将原来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的中共徽州工委划归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为了加强皖南的革命工作,中共闽浙赣省委方志敏派了宁春发(又叫宁月生)和游国镳来到皖南,改组徽州工委为中共皖南特委,宁春发任特委书记,游国镳任少共书记,原中共歙县县委书记刘伯林任特委秘书。特委驻地设在歙县(今属徽州区)罗田的小练村。从此,宁春发就以小练为中心,领导歙县、祁门、黟县、休宁、太平、绩溪等地的党组织,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发展党的组织,组建农民武装。至此,皖南的革命斗争成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织部分。1933年5月31日晚(农历五月初八日)至6月1日清晨,“小练惨案”发生,中共皖南特委书记宁春发携带部分党的重要文件突出重围,只身逃出来到黟县,与中共黟县县委接上关系,进行新的斗争。
1933年3月,方志敏等领导的闽浙赣省举行第二次全省工农兵代表大会,提出今后的工作“必须巩固扩大苏区,积极开展皖南、浙西新苏区”。1933年11月,闽浙赣省召开第三次全省工农兵代表大会,强调'加强白区工作,发动白区群众奋起斗争;积极开展皖南、浙西新苏区”,并计划在三个月内,要”皖南特委建立四十个秘密区委”。方志敏对皖南新区工作极为重视。1933年年底,为了配合闽浙赣苏区斗争,牵制和彻底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方志敏派中共闽浙赣省委执委、省总工会秘书长李杰三到屯溪,以合记春号中药店店员的身份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建立中共皖南特区委员会(简称皖南特委),并担任特委书记,机关设在屯溪中山正街(现为屯溪老街69号)“合记春”号药店内,尔后,中共闽浙赣省委又派省消费合作总社主任宁春生、苏承品等前来屯溪,开展党的秘密活动。皖南特委成立后,属闽浙赣省委领导。
1934年2月18日,方志敏主持召开各县县委书记、军事部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专门讨论开展白区工作,并作出《关于开展白区工作发展苏区的决议案》,指出:“猛烈开展白区工作是巩固和扩大苏区先决条件,从2月至4月的三个月中,皖南特委要建立40个秘密区委……”
为了加强白区工作,按照大会的决议,1934年2月,省委抽调了一批县级干部,在中共闽浙赣省委驻地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白区工作训练班,为开展白区工作培训了干部。方志敏和关英等亲自讲课。训练班结束后,中共闽浙赣省委派原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部部长张金载,原化婺德县委组织部长刘毓标,原铅山县河南特区委书记陈直斋,以及船员工会干部黄天贵等人前来屯溪,加强皖南特委的领导。
临行之前,方志敏亲自找刘毓标、陈直斋他们谈话,交代任务:“为了扩大苏区,打破敌人的封锁,派你们到皖南去工作。”并说:“皖南的反动统治、白色恐怖很严重,人民群众要求起来革命,这些地方我们有工作基础,皖南有个秘密特委,李杰三在那里担任特委书记。过去有些工作仅限于县城和较大的集镇,你们到皖南以后,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工作要向农村发展。当然,城镇工作也要抓,但重点要放在农村。皖南离苏区远,交通不便,工作是有困难的,经济上苏区接济不上,你们要自找职业维持生活。”“要发动广大农民创立游击根据地,以便将来把皖南、浙西和闽浙赣连成一片”。同年4月,张金载、刘毓标等人到屯溪,见到了特委书记李杰三,接受了任务。开始,刘毓标到歙县任县委书记,6月调太平任中心县委书记;陈直斋先到休宁任县委书记,8月,调歙南(又称旱南)任县委书记;张金载留特委,担任组织部长,黄天贵去贵池,以后,担任贵秋东中心县委副书记。他们均为特委委员。
中共皖南特委先后在皖南的16个县恢复和新建了中共党组织,为加强与中央的联系,还在上海设立了联络站,并且根据中共闽浙赣省委的指令,代管了中共浙西工作委员会,在皖南及浙西开展革命斗争,领导了际村暴动(黟县)、柯村暴动(原太平县后黟县)、杜家村暴动(黄山区)、金竹暴动(歙县)、郑家村暴动(贵池)等。

柯村暴动中使用的武器
1934年11月初,红七军团与原在赣东北的红军第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由刘畴西担任军团长,中央军区决定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和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十军团行动。又调粟裕任军团参谋长、刘英任军团政治部主任。该部继续担负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任务,转战于浙皖边、皖赣边和皖南,投入“皖南行动”。

“当红军最光荣”
1934年12月10日,红十九师与红十军团军团部所率红二十师会师于黄山东南之汤口地区。军团指挥部设于程氏祠堂,并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方志敏即席演讲,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卖国反共的真面目,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抗日救国政策,号召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会后,红军镇压了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并把没收的粮食当场分给贫苦农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一批正在修筑大(渡口)岩(寺)公路的青年民工,纷纷报名参加了红军。红军宣传队在村头散发抗日宣言,刷写革命标语(“行动起来,打土豪,分谷子”等)如,并教唱革命歌曲(如;《宣言歌》《当兵歌》等红军歌曲)。
1934年12月14日,红十军团与尾随其后的国民党王耀武补充第一旅展开激战的谭家桥战斗打响,红军伤亡惨重,达300多人(有的说600多人),敌军伤亡220多人。失利后,红军队伍向旌德、泾县、太平等地迂回转移。
1934年12月18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在方志敏等人的率领下,从石埭县方向进入柯村进行三天休整,皖南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慰问红军,救治伤员。党和红军在柯氏宗祠召集了苏区干部会议和柯村地区群众大会。方志敏同志在柯村召开的群众大会上亲自讲了话,带领全场群众高呼口号:“为争取北上抗日的最后胜利,造成千百万铁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方志敏同志还在曾经居住过的竹柯村柯中和家里亲笔题写了“紧握欃枪,任他风暴”,指示柯村苏区转为游击区,开展革命斗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战斗失利后迂回转移,两次经过黟县。第一次是12月18日至23日,第二次是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途经黟县百余村庄,历时8天,行程150多公里。)方志敏在柯村留下红十军团一个侦察营与红军游击大队合编组建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原侦察营长熊刚任团长,中共太平中心县委书记刘毓标调任政委)——规定红军皖南独立团的任务是:一、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二、积极开展白区的秘密工作;三、进行抗日宣传。该团在掩护皖南苏区转为游击区后,转战在皖浙赣边,扩大为皖浙赣红军独立团,为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另外还留下红十军团教导营在石埭(石台县)游击区开展武装斗争。加上沿途留下的军团地方工作团干部和安置的伤病员,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在皖南的部队和干部有近千人。同时,方志敏决定设在白区屯溪的中共皖南特委机关迁往游击区(1935年春迁去),并对特委进行改组。李杰三不仅没有执行,竟不告而别,离开了柯村。由于李杰三不服从组织决定,加上来皖南后,活动范围仅限于县城和较大集镇的轿行里,没有到农村去发动广大劳苦大众,工作局面没有很好打开。因此,方志敏派人找回李杰三,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后,撤销他的特委书记职务,留下原省委组织部长王弼担任皖南特委书记。由于”皖南特委在白区徽州(屯溪),始终没有会面”,王弼“仍带独立营,在各地开展游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经方志敏提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决定留下红十九师政治委员聂洪钧,担任皖南特委书记。聂洪钧于1934年12月25日离开军团后,即在歙县许村大邦伯祠,召开中共皖南特委扩大会议,参加的有李杰三、聂洪钧,张金载,刘毓标,陈直斋以及地方上的几个干部。会议由聂洪钧传达了军政委员会主席、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方志敏,对开辟皖浙赣边区,巩固扩大太平游击区的指示,并按照方志敏的意见,改组了中共皖南特委。新的特委委员有聂洪钧、李杰三、刘毓标、张金载、陈直斋等七人。聂洪钧任书记,李杰三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随军干部团的李步新【历任中共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副、正书记、中共皖南特委书记、新四军七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也被派下在泾县太平一带开展工作。(后来他领导开辟了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成为坚持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此后直至1935年1月,方志敏刘畴西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和皖浙赣边的泾县、太平(今仙源)、青阳、石埭(今广阳)、黟县、休宁、祁门、屯溪、歙县、绩溪、婺源、开化等十余县地区往返转移,进行了大小十余次战斗,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终至兵折江西怀玉山区,方志敏被捕入狱,于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方志敏浇灌红色皖南革命花——宣传群众、动员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