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冥静 发表于 2018-5-10 10:41:49

徽州百村:千年仁里

                                                                                                   
一幅天道人道商道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一座古徽州奇风异俗原生态遗存博物馆一次激动人心的朝圣、问道、品珍之旅——商道仁里
距绩溪县城3公里,位于登源河西畔。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村南留有龟山遗址。
一条数里长的护村坝,蜿蜒如蛇,坝上栽满了柳树桃花,一到阳春三月,便有“绿杨啼宿鸟,晓雾罩桃红”之景象。
村落隐隐约约,“近村随地有烟霞”,显现出奇特山水的娟秀之气。“仁里八景”曾名扬乡里,即槐墩夕照、石洞祥云、龙坪积翠、大庙晚钟、龟屿浮烟、茅山夜月、鹤渚廻澜、富阳春晓。
仁里村设有四个大门,村落布局独具一格。东晨曦门,南迎熏门、西秩成门、北拱辰门。白天四门开启,四通八达,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夜深人静四门紧闭,如同古县城一样。
村里有三街十八巷,巷巷都有门,村内多水井,村外多庙宇。古时东南西北门外都有建庙宇,村东有清乾隆年间建的“泗州庙”,村南有建于唐代的“新兴寺”,村西有元代始建的“崇真道院”,村北有明万历年间建的“尼姑庵”和“吕洞宾庙”,村内供奉土地菩萨和各路地方神仙,一年四季香火不绝。
村中设置中街、前街、后街,中街从北门头到南门下,全长500多米,此为古徽杭驿道的一段。鼎盛时期,街面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跨街路亭有五六处,供行人来往歇息。
村中有东西两口古井,相传是皇帝为下嫁仁里的公主所修。
仁里村自古以来人文气息浓厚,名人辈出。元代就有程燧创办翚阳书院,明清两朝又建多所。清末废除科举后,村中建有徽州第一所洋学堂———思诚学堂(现名:思诚希望小学),还有绩溪最早的女子学校———端本女校。
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现仅存2座,其中以皇门公牌坊最为引人注目(现存遗迹)。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的村人所立。

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这是绩溪现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牌坊。
村中近1500年历史的“百步钦街”,是当时皇帝御赐耿姓尚书“免征地”一块,在村东井地段用砖砌垒“百步钦街”一条。青砖竖排铺筑,俗称“钉栓砖”,意为金砖铺地,并造廊亭,遮阳避雨,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徽州百村:千年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