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苏渲染年华 发表于 2018-3-20 11:06:53

黄山九龙瀑 天人书院


黄山九龙瀑风景区(儒家)天人书院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少年“贫且贱”但好学,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均为名家,终至有成。“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在历史上是第一个开门办学,收徒授课的私立学校创始人,其门下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五十岁时曾任鲁国中都宰并升任司寇,旋不见用,乃率弟子周游列国,至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政治主张,均不见用,前后十三年,六十八岁返鲁,晚年致力于教育,潜心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批阅,进行删修,编纂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据《辞海》)。由于孔子“述而不作”所以并无专著传世,事后,他的学生们各自回忆其言论,加以记录、收集、修辞、润色,编纂成一部传世千古的伟大著作《论语》。孔子儒学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仁者,爱人也,要尊老爱幼,帮助每一个人,而推行“仁”的手段和方式即“忠”和“恕”。尽已之谓忠,帮人做事,尽心竭力。推己之谓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我们提“忠”字,马上就想到“忠君”认为是忠于封建帝王而加以批判,完全是片面的曲解,“忠君”只是狭义“忠”的解释中的一种而已,还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爱情……为人立世,敢不忠乎!“忠”的含义是以仁爱之心,对待所有的人,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年怀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仁礼而已。所以“克已复礼”即为“仁”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所以,孔子大力提倡“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并提出以孝悌为仁之本,而仁的实施要以礼为规范,做人,要孝敬上人,兄长要爱护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仁爱要遍及每一个人,由此而推出人人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廉耻。作为老师,对待学生或对待任何一个缺少知识的人,都应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对什么人,低贱也好,高贵也罢,哪怕是犯过错误甚至犯过罪的人,都要同等对待,真心诚意地教育他,帮助他,曾经有一个偷过东西的人要求做孔子的学生,孔门弟子都不同意接受这样的人,孔子耐心地说服众弟子,还是把小偷收入门下,教他做人的道理,使之成为一个好人。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禀赋、条件和兴趣教他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孔子教学并没有课本,完全因人而异,让学生提问题,孔子解答,随时随地苦口婆心,从不厌烦,不知疲倦,并启发学生自己谈观点,谈看法,“学而时习之”,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有新观点,新见解,从而有新创造。学习必须动脑筋,深入思考,否则就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假如不认真学习,成天乱想一气,那就会一事无成。当学生问他种田、种菜、种花的知识时,孔子据实回答:“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体现出“不知为不知”。当学生问他究竟有没有鬼神时,老子回答说:我不能证明有鬼神,也不能证明没有鬼神,所以我不能回答有或没有。这就是《论语》上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孔子很重视祭祀,祭拜祖先,追思先贤一定要虔诚:“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有些人据此批判孔子封建迷信,说孔子的“知天命”是宿命论,那都是误解,我们今天不也都祭祀祖先么,清明节扫墓,祭祀革命烈士,这与迷信无关。孔子在2500年前就怀疑鬼神的存在,应该说很了不起。“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人到五十岁时应该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现状,了解周围的环境,对自己的命运可以有正确的判断,准确的掌握,就如同我们现在常说人的命运应由自己掌握而不能相信鬼神也不能交给别人是一个意思。孔子说的“知天命”就是“命运”的意思,“天”是人格化的自然和环境,与鬼神无关。孔子还首创了以“仁”为基础的伦理美学,主张“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善与美的统一。在政治上孔子主张“正名”,君臣父子,各守本位,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各尽其责,怎样才像个“君”呢?应实行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对老百姓最低限度要公平,贫富差别不能太大,保持社会安定,也就是尽人皆知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过去我们常批判孔子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尚不知刚兴起的封建主义相对于奴隶制社会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进步,所以尽管孔子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宣传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竟没有一个君主愿意接受,有时还受到政治迫害,急匆匆地逃跑,饿得讨饭吃,“惶惶若丧家之犬”。到处碰钉子,饱受屈辱,却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以至郁郁而终。马克思曾经说过,若与共产主义相比,资本主义是地狱;若与封建主义相比,资本主义是天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绝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及文明程度。怎么能用今天社会主义的文明与道德标准去衡量并要求2500年前的孔子呢!孔子死后200多年,秦始皇才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帝国,直到汉武帝时才认识到儒学维护封建统治的重大意义,从而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逐步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确立了孔子的“至圣先师”的圣人地位,在当时也是符合社会潮流的。作为文化,绝不能割断历史,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须以5000年的文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所以,对待以孔子儒学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毛泽东主席曾经明确地做过指示,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黄山九龙瀑轩辕文化研究院”的宗旨就是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部分和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正确理念集中起来,不分道家、儒家还是佛家,是精华就拿来,是糟粕就不要了,我们不对任何一家学说,不对任何一位历史人物作评价,更不作批判。我们只做收集整理工作,把5000年淀积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精华汇集起来加以发扬光大,当然,在资料的取舍上一定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敬请广大游客批评指正。最后还要强调指出,孔子晚年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那就是深入研究了《易经》,反复阅读,至于“苇编三绝”把贯穿竹简的皮绳子都翻动磨断了三根。经过深入思考分析后撰写出了《易传》,共分十篇,又称“十冀”,专门解释难以读懂的《易经》这本“天书”,如今传世的《周易》就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可以认为《周易》是迄今为止最为深奥而又伟大的著作,其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理念是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读周易,可以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明人事,不仅总结了过去,还能预测未来。现在,世界上兴起了研究周易的热潮,今人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物理、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科学道理。顺便还要说明一下,五四运动时陈独秀和胡适之先生曾提出“砸烂孔家店”的口号,这与文化大革命时的“批孔”和“打到孔老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砸烂孔家店”,难道孔子开过什么商店吗?是卖服装还是百货?没有!孔子从来没有开过什么商店,问题在于他主张所有的学生应“学得经济术,货与帝王家”,读书是为了做官,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孔子的政治主张到了两千年后的1919年,显然是落后甚至反动的了。陈独秀主张知识分子应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所以他们要“砸烂孔家店”,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实际上是开了一个“人才店”,专门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通过科举考试去当官,这个方向必须彻底改变。实际上,陈独秀和胡适之先生的国学功底非常丰厚,对孔子十分崇敬,他们只反对“孔家店”的政治旧货,并不涉及对孔子的总体评价。孔子作为前2500年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和后2500年封建文化的旗手,当之无愧的居于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中伟大人物之一。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姓孟,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县人。孟子是孔子嫡孙子思门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学说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被称为亚圣,孔孟齐名。孟子亦曾游历齐、宋、滕、卫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乃与学生万章等著书立说,把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创立“民本论”,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施仁政,要重视人民,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指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事实,认为统治阶级都是劳动人民养活的理应善待并爱护人民;对于残暴之君的“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国之道,本为民。所有的人刚出生时其本性都是善良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性,如果周围环境不好,就会学坏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必须有好的教育,儒学的重民思想和教育目的就是“驱而之善”,每个人都成为君子。国家必须以民为本,国家的职责本就是为人民的,所以孟子极力主张“法先王”,“施仁政”,省刑薄赋,“黎民不饥不寒”。作为个人要勤劳努力,虚心寡欲,不能“逸居而无教”,不能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要受教育,“学而时习之”,做到尽心、知性、知天,并把“知天”看成是尽量扩充本心和发扬善性的过程,孟子要求每个人“善养吾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舍生取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下谋太平。《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著作,其中多有万章等弟子们的回忆记录,叙述孟子师生们的政治、教育、哲学、理论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纳入儒家《四书五经》之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孟子的仁政学说建立在“民本论”“性善论”“良知论”的哲学基础之上,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君主必须施仁政,否则“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孟子勇敢地对君主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犯大过又不肯认错,人民可以推翻他。这样的民本思想在2300年前确是无比的难能可贵。
曾子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武城人(今山东费县人)曾子是孔子晚年最重要的学生,据朱熹考较,《大学》即曾子的著作为《四书五经》首篇,是儒家学说“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原意是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被解释为,“大人之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讲述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学问的政治论文,全文共十章,1546字,核心内容是强调提高个人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已以安民”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好的领导人,其中心思想可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和孟子的民本论,特别强调做人“律己”的重要性,首先:“在明明德,明德可以解释为今天的社会公德,前面的“明”字是动词,要明白和遵守公德,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在亲民,有两层意思,一是亲近爱护老百姓,这里更侧重于“新”的意思,“亲”通“新”,要求每个人要成一个具崭新理念,甘愿为老百姓办好事的新人,而且要能做到“至善至美”。只有修身至善的人,通过实践得到真知识,有了真本领才能一步步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出真知,“格物致知”强调了深入实际调研,弄清事物真相,诚心诚意,表里如一,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公平地处理一切问题,这是当官做人的原则。《大学》之道充分说明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仁者爱人,要施仁政,文章中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治国,平天下皆以仁孝忠义为本,忠是为别人办事一定尽心竭力,义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匹夫有责”。曾子说过一句名言,要修身至善,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事事忠信,天天学习,西方基督徒的每天忏悔与此有相似之处,但重在求上帝,而儒家强调“反求诸己”,对鬼神“敬而远之”,儒家的这些理念至今仍是我们的“明德”。曾子被誉为儒家的宗圣,有学者认为《中庸》也是曾子讲述孔子的思想,由孔子之孙子思辑录成书,成为儒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赵国奇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他从事学术活动的时代约是公元前290年至前238年。据刘向《别录》说,荀子曾师事虞卿。虞卿是位“游说之士”,因游说赵孝成王,受到赏识而为赵国的上卿。荀子一生活动范围广泛,曾到过赵、燕、楚、秦、齐等国。在齐国稷下学宫的时间相当长。在赵国,曾在赵孝成王面前与临武君辩论过军事。在秦国,曾考察过政治,谒见过秦昭王和相国范睢,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在楚国,当过春申君的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在兰陵与其门徒从事著书,有《荀子》一书传世。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素有“诸子大成”的美誉,具有兼容并包的广阔胸怀。荀子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及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哲学思想: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要求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传世名言:“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朱子朱子(公元1130——公元1200),姓朱,名熹,字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人。曾师事李侗,为二程(颢、颐)四传弟子,历任秘阁修撰等职,南宋思想家、教育家,侨寓福建,号召抗金。朱熹学问渊博,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并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他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并认为阴中有阴阳,阳中又有阴阳。显然,朱子的儒学融入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可以认为就是今天的《矛盾论》,朱子认为“知先行后”,又强调“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又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要求人们“放弃私慾,服从天理”,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主张。朱子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教育,他广泛吸收已有的科学成果,提出了对自然界变化的一些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等,他的理学被封建地主阶级作为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群书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甚大,“朱子学”曾在日本颇为流行。朱子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还有《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以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诸子语类》等多种。安徽教育出版社近年作出很大努力编辑出版了《朱子全集》22卷,该书展示了朱子毕生的学说成就,朱子是儒家,是安徽尤其是黄山市伟大的文化名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山九龙瀑 天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