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 发表于 2018-3-3 10:09:05

回忆战时皖中的学习生活

南京安徽中学简称“皖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继任校长姚文采率领流亡师生员工将学校由南京内迁屯溪建立徽州分校。迁屯之初,校址设在怡新祥茶号和茶商小学。1939年日机袭拢,又迁柏山古寺。1940年盛夏,我在湖边小学毕业后,报考皖中。我在该校读过两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一)

    皖中这所学校所选的地理位置适中。从光谷亭出山全是平整的石板路,经百鸟亭由洽阳摆渡,不足五华里,交通称便。站在学校后山坡上俯瞰,可眺望到上自老大桥下至罗汉松(率口)整个屯溪全景,而在新安江畔仰视,隐蔽在群山中的古寺皖中却很费力,模糊不清。这在战争岁月中确实难能寻到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既安全又幽静。学校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前山约有百余米长平坦整洁的登山石级一直铺到学校门前,登山步入学校轻松舒畅。半山腰建有一座可容纳百余人的八角凉亭,两边柱间备有长凳,像是专为师生上学途中歇息而建。跨入校门犹如进了古刹正殿。门口悬挂着两块白底蓝字的牌子。左边一块是“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右边一块是“中国童子军第三团”。大门口除有腰间荷有木匣枪的警士守卫外,两侧各站有一位身穿童子军服,手持童子军棍的学生站岗,可见学校纪律严明。

(二)

    学校布局虽然简陋,却很宽敞,师生从大殿两侧出入,靠左边进去的那间简陋平房,教导处和办公室就设立在此,包括童军教练的宿舍也在内,右边的平房是学生宿舍。沿走廊登上十余级石阶,右拐弯从第一个门洞进去是初一教室,正对面也是学生宿舍,再进一道门沿便是教学区,部分教职工宿舍和大饭厅。位于教导处和教学区的正中有一足以容纳千余人,用青石板砌成的雄伟壮观的大广场,正对校门座落着一个长二十余米,宽十余米,高约一米,用青石板砌成的讲台。每逢周会、晨会和全校集会,均在此举行。每天起床后,就寝前都得集中点名。由此不难看到当年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以及战争岁月中学校管理制度之森严。

    在战争岁月中,教学哪能像和平年代这般安宁正规?清晨号兵吹响了起床号,师生须在五分钟内整理好内务洗喇完毕。一听到集合号声,全校住读生快速从校舍内蜂拥而出,直奔后山操场列队,先跑400米,然后分班操练,回到教室要上完两节课,再进早餐,休息一刻钟,接着再上两节课。此举并非学校有意刁难师生,而是跟鬼子争时间,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校多学点东西。那时日机经常来屯侵袭,少则三架,六架,多则九架十二架,当时空中黑压压一片像雁群一般来势凶猛,部分小同学和女同学赶紧躲进防空洞。日机疯狂扫射,投炸弹,顿时河街一带成了一片火海。此情此景,惨不忍睹,个个悲痛万分,切齿痛恨日本侵略者,为此,全校总动员掀起一个读书救亡运动高潮,为抗日救亡,教师不辞劳苦认真教学生奋发进取努力学习。

(三)

    皖中内迁屯溪,校长姚文采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延续教育命脉亲赴各地诚聘教师,由于他的艰苦努力,1939年暑假终于在屯如期招生开学,当时学校宿舍有限,除外省市沦陷区同学或当远校较远的师生留校住宿外,大部分学生都走读,住在校外的老师无一不是徒步来校上课,抗战期间学校须得根据局势变化制订和安排教学工作。通常上午排四节课,下午两节课后开展文体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工作。

    在家懂得战争岁月办学不易,个个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按时到校上课,尽管有的老师住家离校远达十华里外,却都风雨无阻,不迟到、不缺课,偶而个别老师因病,因事也得向学校办理请假手续,教导处及时把他(她)们的假条贴于布告栏,告知学生外,另再安排老师上课。

(四)

    皖中拥有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论师资水平在徽州声誉很高,论教学质量教育界一致公认,受业学子由衷敬佩。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黄宝华老师上语文课,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富有感情,以不同姿态进行教学,我还清楚的记得他给我们上朱自清著作《背影》那堂课时,这节课简直上活了!黄老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语调,朗读着“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呢?”课堂上鸦雀无声,个个目不转睛地仔细听课。我几乎听得出神,简直入迷了。琢磨着一字一句感到津津有味。历史老师方圆圃年已花甲,可记忆力特别好,教材尤为熟练,历史年代和人物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讲得头头是道,颇有书场说书人的风度。此外,几何老师查景韩(兼),地理老师罗家柱,英语老师王湘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艺术均属徽州一流。可是他们都谦虚,和蔼可亲,生活俭朴。

    那年代学习条件哪有今天优越?可是同学们在校刻苦学习蔚然成风,白天日机轰炸时,同学们带着书本躲在防空洞里学,也有一些同学仍在复习功课,当听到操场上解除警报钟声响,师生立即赶回学校继续上课,晚自习最初是大饭厅和每个教室正中挂一盏汽油灯,因怕暴露目标后来学生不得不各自备一盏青油灯几个同学自由组合在一起两张课桌一并围坐在油盏灯下做作业,复习功课,直到下课号响后才下自修。集合号声一响,住读生迅速在露天礼堂列队等待点名训话。吹了熄灯号必须按时就寝,每晚学生入睡了,教导主任和童军教练还得手提马灯挨次到一个个寝室检查。尽职尽责的精神令人难忘。

(五)

    皖中同学自己还选举组织了膳食委员会,由学生民主管理伙食。每日膳委会派出两名学生监厨,另一名学生采购。早上跟工友一起上街买菜。按月公布帐目,不得期末结帐造表公布。结余额如数退给同学或在放假前加餐。平时早餐的菜一般是咸菜或煮黄豆,中餐、晚餐不是白菜萝卜就是鲜笋、豆腐,而且全是煮熟后用菜油往大锅里一浇就算了,再用勺子一一盛到铁盆里。当时,学生的伙食一般都是如此。

    工友一天相当辛苦,每日伸手不见五指就得下伙房为几百名住宿师生烧早饭。何况厨房建在后山脚下,山坡陡峭,工友们爬山越岭把饭挑到大饭厅,多么吃力!多么辛苦!

    上午第四节课后,尽管同学们肚皮饿得吱咕叫,也得等到号声响了才能进饭厅,大家毋须争先恐后,大饭厅里编号的四十余张餐桌(八个人一桌)上面都贴有各自的名单,对号入座,秩序井然。位于学生餐桌前的正中专为教师放了一餐桌,同学们盛好饭后要等当天学生值星跑到教师餐桌前正礼报告就餐人数,然后还得听到教师值星发号令“坐下”方可动筷进餐,如今回忆这种集体生活另有一番滋味!

(六)

    战争岁月中,尽管生活清苦,学习紧张,但大家都有一种艰苦奋斗和乐观主义精神。每天下午文体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到处都可听到《毕业歌》《北松花江》和《大刀进行曲》等嘹亮的歌声,皖中球类比赛,尤以篮球出色,可以说在徽州各校中常夺冠军。校友江文奎,周力行和张荣春等都是当年著名的球星,那时一旦举行球类比赛各校十分重视。特意在公共体育场两侧扎好营棚,插上校旗,而且各校都有一支啦啦队在场上边敲着铜鼓边放开嗓子呐喊助威。“加油”声浪响彻云霄。一派热闹场面!

    在抗日救亡工作中,同学们更加积极。“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不仅在屯溪街头演出,而且顶着烈日,不怕劳累,下乡巡回表演。为救济难民,为慰劳伤兵,不少同学利用课余,放弃休息四处募捐义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学们把读书救国视为己任,爱国热情很高。

(七)

    那年代时见日机在屯上空盘旋侵袭。战火已在不远的宣城、宁国附近一带蔓延。签于时局危急,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除平时正规军训外,且还开展一系列军事演习活动。据我回忆仅举两例:

   紧急集合——住读生一听到紧急集合号声迅速打好背包,跑步到操场上列队。于是便步、正步、跑步几个圈后,忽而解散,忽又集中,动作要快,且要正确。解散后学生回到宿舍各自整理内务。被子须叠成方块,四角要平整。褥单铺平且要干净。然后老师才开始按铺位依次检查,要求十分严格!

    夜行军——有一次半夜,学生从梦中醒来时,忽听到号兵吹紧急集合号,同学们赶紧起床,穿衣背包快步跑到露天礼堂集中,原来是举行一次夜行军演习。我是住读生自然也得参加,记得出发时从前山下山,经兖山渠,绕道光谷亭,再从后山回操场,列队解散,一路上同学们做卧倒、起立、前进等项目后,再来一个传口令,要求学生将口令内容从头到尾传递做到一字不差,准确无误。岁月易逝,深情难忘。皖中迁屯溪已有六十周年,如今回忆当年在校学习生活倍感亲切,皖中遵循陶行知校长的教育思想,在校长姚文采和全校老师不懈努力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人才。校友遍及全国各地和海内外,可以说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今天他(她)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统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地质学家金庆民教授曾三探南极,她是第一位到南极勘探的中国女地质工作者。留学英美的胡玉章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决心报效祖国,回国后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还有水利专家程良骏,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吴鸿适博士等。凡在皖中这一摇篮里哺育成长起来的学子,无一不怀念母校,由衷感谢昔日老师谆谆教导和培育之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战时皖中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