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不是碍你 发表于 2018-3-3 10:08:14

抗战时期的皖南教育

抗日战争初期,安徽教育基本上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1938年夏季以后,安徽省政府由六安迁至立煌(金寨),开始着手整顿教育。这年秋季,全省绝大部分学校都开了学,并设立了一些临时中学(如第一临中设在立煌的流波石童,由教育厅长方治兼任校长),收容沦陷区和半沦陷区的失学青年。那时,皖南行署也在屯溪成立了,由各厅处抽调的人员也先后南来,行署主任戴戟对教育比较重视,对当时的皖南教育进行了恢复和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抗战期间皖南初等教育大体上可分为县立、省立、私立三种。以县立为主。当时的县立小学分为乡(镇)中心小学(完小),学制六年,保国民小学,学制四年。保国民小学毕业的学生,可考入乡(镇)中心小学继续学习。

    当时各县为了筹措乡保小学教育经费,曾设有乡保小学基金委员会,虽筹得少量经费,但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当时绝大部分乡(镇)小学和保小,都是因陋就简,设备条件差,教员生活清苦。一个保小教员每月只有二十元左右的工资,乡(镇)小学教员每月也只有近二十五元的收入。特别是保小一般只有一个教员,要负担四个年级的教学任务(采用复式教学或二部制),乡(镇)中心小学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大部分都是单级复式教学。

    安徽省教育厅为了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先后在广德、泾县、至德、屯溪、休宁、旌德、郎溪、黟县等县市设立了八所省立临时小学,经费由省教育厅拔由皖南行署转发。这些小学经费比较充足,教员生活待遇也好一些(月薪三十多元),教学设备也比一般乡(镇)中心小学好,一般都是采用单级教学;教育质量,总的来说,优于一般乡(镇)中心小学。

    国民党教育部在皖南前线和接近前线各县又办了二十多所“中山民众学校”。这些学校的经费由教育部拔发到皖南行署转发。“中山民校”设有“儿童班”和“成人班”,有的还开设“妇女班”。课本是教育部直接印发的“中山民众学校课本。”这是一种扫盲兼灌输国民党的政治纲领和伦理道德的特种教育。

    关于课程设置,国民小学(初小)主要是国语、算术、还有体育和音乐。三年级开始作文,每两周一次,并开始学写毛笔字。乡(镇)中心小学从五年级开始,除了国语、算术外,增设史地、自然、卫生、公民、美术、连同体育、音乐一共是九门课,比现在的小学课程多。每周授课一般是三十节左右,除每周一至二节。此外,每天还要学记日记。由于印刷和运输问题,所有皖南各县小学课本,都由皖南行署在屯溪印刷,发往各县。

    所有乡(镇)中心小学和省立临小都设有专职校长。乡(镇)中心小学领导保国民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校长由各县县政府委派,省立临小校长则由皖南行署委派。至于小学教员,则一律由校长聘任,由学校发给聘书,不称职者可以解聘。

    为了经常检查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进度,皖南行署设有专职视导员,县政府也设有督学。前者以乡(镇)中心小学和省立临小为重点,后者则以保国民小学为重点。行署视导员相当于科员一级干部,工资五、六十元,一般都是遴选高级师范毕业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能力较强的人担任这一工作,少数也有大学本科毕业的。

    当时一个中等水平的小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可以写出几百字基本通顺的文章,会写简单的便条、书信,一般都能书写毛笔字。在算术方面,大部分会简单的珠算。有四则运算能力,还具有演算一般的分数、百分比、开方、立方的能力。此外,还懂得一些浅显的史地、卫生和自然方面的知识。

    整个抗战期间,皖南农村儿童入学率很低,一般只有30%至40%。



    抗战期间,皖南中等教育主要有县立(包括联立)省立、私立三种。整个皖南非敌占区共有各种类型的中等学校二十多所,遍布各县(以徽州所属各县为重点)。

    自1938年秋开始,离前线较远局势较稳定的各县,都相继建立、恢复、整顿了县立中学,接近前线(包括半沦陷区)的县,只要局势许可,也都先后办起了中学;一般都是一县一所,都是初中,学生人数一般为一百五十至二百人,基本上是三个班,少数县有四至五个班,也有设高中班次的。当时徽州各县地方人士办学热情很高,如祁门县胡术五先生,仅筹到五十元钱,就动手办起县中;黟县当时地方财政极为困难,无力办学,地方人士纷起支援,很快办起了县中。教师大都是就地取材,一部分是大学本科毕业的,一部分是小学教师提升的。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一部分升入高中,大部分都是自谋职业或从事农业生产。

    省立中学分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三种。由于芜湖、宣城都沦陷了,战前在那里的几所比较有名的省立中学都停办了。整个徽州战时省立普通中学只有三所,它们是:省立徽州中学(校址在休宁县万安镇),这是一所1912年创办有着七十年校史,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图书较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完全中学。它的前身是省立二师和二中(省立一中设在省会安庆,二中当然应在徽州了)。这所学校,在战时可算是皖南最好的一所省立中学了,1938年上半年,日寇的飞机炸毁了这个学校的藏书楼,几万册图书被炸毁,包括不少明清善本古籍。这个学校通常保持十二个班级,学生五、六百人。省立休宁女中(校址休宁隆阜,现属屯溪市),这是一所在当时唯一的专收女生的完全中学。这所学校创办于1922年,已有六十年校史了。它的教学设备也比较齐全,而且未遭受战争破坏,更因靠近屯溪,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这个学校一般保持八至十个班,学生三、四百人。省立十二临中,这是一所专门收容沦陷区失学青年而设立的完全中学,校址设在泾县潘村营。这个学校对学生不收学杂费,并由学校供给食宿。由于是新办,一切都因陋就简,师资也不如前面的两个学校。在校学生三百人左右,开设六个班。凡是皖南各县沦陷的失学青年,多被分配到这个学校学习。

    除了县立、省立普通中学外,还有一所宁属联中,即宁国府旧属宣、郎、广、泾、旌、宁等六县联合建立的中学,原分男女两校,仅有初中部,在抗战前两年(1935年)合并为一校,并增设高中部,校址设在宣城。战前设九个班,有学生六、七百人,抗战发生后,宣城沦陷,校长江康世把学校迁到他的家乡旌德江村,班次逐渐扩充,学生最多时近千人,为战时皖南在校学生最多的一个学校。抗战胜利后,先迁到宣城的湾址,后又迁回宣城城内。这是一所战时皖南唯一的各县联立中学。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现在有不少奋战在四化建设中。

    此外,还有一所江苏临中,是苏南行署专为收容从江苏沦陷区出来的失学青年而设立的。校址在休宁县瑶溪。

    战时皖南有省立中等师范学校两所,它们是:省立歙县师范,校址歙县江村,后迁潭渡。这是一所战时培养皖南各县小学师资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在校学习的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负担。这个学校一般保持六个班,三百左右的学生。该校原名徽州师范,历史也很悠久,战前在省内就很有名。省立陵阳师范,也是一所专为前线各县培养小学师资的学校,以前为简师,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三年,担任保国民小学教师;后改高师,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毕业后,担任乡(镇)中心小学教师。校址在青阳县的陵阳镇。通常保持六个班,三百名左右的学生。这所学校原是战前开办的,条件还可以。

    战时皖南省立职业学校共有三所,它们是:省立东流农业职业学校,校址在东流;省立绩溪农业职业学校,校址在绩溪的孔林;省立屯溪工业职业学校,校址在屯溪高枧。前两所学校,专门培养皖南地区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后一所则系统培养造纸,纺织等初中级技术人员。

    除了前面介绍的省、县公立及联立的各种类型的中等学校外,还有几所私立中等学校,大都集中在屯溪及其附近的县、镇。它们是: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南京现代中学屯溪分校,南京钟英中学屯溪分校,建国中学(以上四所学校匀设在屯溪),右任中学(校址在歙县岩寺),复旦大学附中分校(校址在黟县)。这些私立学校收费都比较高,学生一般都是中产以上家庭的子弟。因这些学校的教师有一部分是从原校迁来的,所以阵容一般比较强。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这是一所远在20世纪二十年代在南京开办的完全中学,第一任校长是陶行知先生,实际主持这个学校的是歙县人姚文采。抗战发生后,这个学校由南京迁到屯溪附近的阳湖。后因避空袭又迁到屯溪附近的柏山继续开学,并随校迁来一部分学生和教师。后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抗战胜利后,这个学校迁回南京,但仍留下一部分力量在屯溪继续办学,直至解放。后改“屯溪市私立行知中学”,以纪念学校创办人陶行知先生。

    当时中学课程,根据国民党教育厅的规定,初中开设国文(每周七节,每两周一次作文),英文(每周四至五节)、数学(一年级仍教算术,二年级小代数,三年级平面几何,每周都是六节)、物理、化学(每周各二节至三节)、动物、植物(每周各二节)、历史、地理(分为世界的本国的,每周各二节)、公民、体育、音乐、美术(每周各一节)、每周共有三十六节课。另外,还规定有晨读和晚自习。学生负担是比较重的。高中课程安排和初中基本相同,只是内容更深一些。以数学为例,第一年平面几何、三角,第二年立体几何、大代数,第三年解析几何,个别的还有开设微分、积分的。

    战时皖南曾先后举行过两次中学生会考。学生的成绩,决定其能否毕业(平均分数不足六十分的,或虽达到六十分但国文、英语、数学三门主课有一门不足六十分的不予毕业)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促使学生努力掌握基础知识,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时一个中等水平的高中毕业生,一般可以写千字左右的通顺文章;可以进行一般的日常英语会话,具有一般的英语语法知识,可以写三百字左右的英文作文;在数学方面,基本掌握了中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一般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

    当时所有中等学校无论公立、私立,都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私立中学,一般都有董事会,校长由董事会聘任),校长有权聘请或解聘教职工,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班次,有权动用预算以内的经费,并可根据临时实际需要,报请临时费。战时皖南省立中学校长一般是由皖南行署提名省教育厅同意后,报请省政府常会通过任命(县立中学校长则由县提名,由皖南行署任命)。其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并有多年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经验能服众望者。如陈季伧(解放后,任合肥工大教授,已退休)、查景韩、江植棠、许敦士、胡翼谋等皖南教育界知名人士,当时都先后担任过省立中学校长多年。

    在工资待遇方面,除了校长及其他教育行政人员(如校务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及会计、出纳等职员)每月按规定发给固定薪金外,所有教员都是按照教课多少,计算报酬。根据当时安徽省的统一规定,初中每节课每月五元,高中每节课每月七元。教员要取得较多的收入,就必须多教课,当时一般每个教员每月不少于十五、六节课。这样,一个初中教员每月可有八十至一百元的收入,一个高中教员每月可有一百三十元左右的收入。此外,根据国民党教育部规定,初中有童子军教员,高中有专职军训教官。

    当时的初高中每个班级均有一位级任教师,相同于现在的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教学安排、学生生活以及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保证国民党教育方针的贯彻,及时检查教育进度和教育质量,皖南行署设了专职督学数人。督学人选应具备的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并从事教育行政及教学工作多年,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督学的地位相当于行署的科长,月薪一般从荐任九级至荐任六级,即二百四十元至三百元。当时的几位省立中学校长卸任后,都担任过行署督学,如休宁女中校长陈季伦、十二临中校长毛汶、徽师校长汪忠天等。督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省、县立中等学校。督学的工作范围,主要是检查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对学校行政的问题,也有权检查。督学的工作日程可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皖南的高等的教育,在抗战开始的头二年还是空白。直到1939年底才从上海迁来一所“上海法学院”,在屯溪附近的瑶溪建校。这是一所私立的高等院校,是由诸辅成创办的。当时的校长是褚先生的儿子褚凤翥。

    继“上海法学院”迁来皖南后,“上海法政学院”也在“太平洋事变”之后不久迁来屯溪,在屯溪柏树建校招生。这也是一所私立高等院校。这个学院在皖南办学时间虽然不长(先后近三年),但能在艰苦岁月里,坚持办学,培养人才,确实难能可贵。

    1943年秋,国民党教育部长陈立夫到屯溪来视察,住在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家里。陈在张的陪同下视察了屯溪附近几个县,表示很满意。他对张宗良说:“想不到前方还有这样大片的土地,而且这样的稳定”。张宗良向陈诉说了人材的缺乏,准备办一所切合地方需要的高等学校而又无经费的苦衷。陈表示可由皖南行署造一预算,由他批准在全国教育经费内拨一笔款。经费问题解决了,张宗良即指示有关部门,一面积极筹备建校,一面设法延揽人材,几经张罗,于1944年秋,一所皖南地方自办的高等学校“安徽学院皖南分院”在休宁县万安镇徽州中学校址内延生了。分院由张宗良兼任院长,茶叶专家胡浩川先生任教务长(胡先生解放后在北京任国家一级工程师,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已去世),并从江西泰和“中正大学”聘请了几位皖籍教授回皖任教。分院设了两个系和两个专修科,两个系是经济系和农学系,两个专修科是银行会计专修科和茶叶专修科。系的修业年限四年,同大学本科,专修科修业年限两年,低于大学本科。为了弥补专职教师不足,张宗良以他的皖南行署主任兼院长的身份,聘请了一些国民党在屯的专业机构负责人为兼课教师,这些人中间有地区银行监理官夏安修,中茶公司经理高成书,复兴公司经理吴廓民,茶业专家傅宏镇,经济学家吴企云等。分院开办一年以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考虑到两个专修科的学生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所以分院延续到1946年暑期结束。两个专修科学生完成了学业,两个系的学生则分别转到有关院校。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后,对进步师生的压制、迫害,更进一步升级。当时他们主要采取两手策略。一是通过训导主任和专职“公民教员”对学生上“公民”课(包括平时和学生的谈话),向学生灌输国民党那一套反动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正统”思想。一是通过国民党省军管区委派的“军训教官”对学生进行粗暴的露骨的压制。为此,经常激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抗。省立歙县师范学校学生因不满学校当局和“军训教官”对学生的压制,掀起了全校规模的学潮,后由歙县县长莫寒竹派兵将学潮镇压下去。其他学校,因“军训教官”等对学生的压制而引起学潮的,也时有发生。国民党皖南调查室和各县室的中统特务,还不时到学校与党团组织(当时不少学校都有国民党的党团组织)配合,暗查进步师生的活动,开黑名单,进行迫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战时期的皖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