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原表白 发表于 2018-3-3 10:03:44

清代屯溪四状元别传

清代科举考试,进士科共举行112科,其中,每三年一次称为正科,计88次;遇有皇室庆典称为恩科,计24次,每次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顺治9年和12年搞了两次满汉分榜,出了2名满族状元,共计出状元114人。(三次临时制科,仅分一、二等,不称状元)。

    在114名状元中,徽州籍有18人,其中,休宁13人,歙县5人。原属休宁东乡一带,今属屯溪辖境有4人。有关休宁县状元,可参阅新版《休宁县志》卷二十四的记载。必须说明的是:县志中少了一名道光13年癸已科状元汪呜相,祖籍休宁,先世迁居江西彭泽县黄龙版,这位状元虽在彭泽蔚为世族,仍不忘祖籍在休宁的列祖列宗,编有《新安汪氏宗祠通谱》四卷。县志失记的原因,据笔者考析,清代最后一次编篡《休宁县志》成书于道光3年,汪鸣相中魁在道光13年,在编新版《休宁县志》时,自然无旧志可循。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州人的流动性在全国是罕见的,美国学者基恩·海泽顿写过一篇题为《明清徽州社会的大家族与社会的流动性》一文中说过:“宋至清初歙、休两县978个进士中,有304个落籍他省、县”。(载《安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一期)清代休宁13名状元中,就有11名流动在外省、县,今属屯溪辖地的4名状元,也都是由寄籍地以举人资格中魁。譬如:屯溪闵口下毕人毕源,寄籍江苏镇洋县,《清史稿》记载其籍贯为“江南镇洋人”。但在清人笔记著作以及现代地方志史研究者,如严济棠、方利山、严良骏诸先生在文章中往往按祖籍,说他是“屯溪闵口人”。《辞海》“籍贯”一词的铨释,本来就是指“一人的出生或祖居地”。然而偏有人以《清史稿》为根据,不许将“祖贯”说成“籍贯”,由此,“十七在天下”的徽州人,不是徽州人,屯溪的四名状元,也不能说他们是屯溪人。如此,岂不遏杀了地方志史的研究?

    清人笔记著作中,也有一些屯溪四状元的记载,其中包括他们的迁徒、中魁、性格、风度等生动活泼的内容,可以弥补受体例限制之正传的不足。其写作多为纪实,并非虚构,(间有讹误,亦在所难免)。从中亦可考察、探索徽州地域性的特征,如徽州人的特性、流动性、贾而好儒、科场取胜的某种因素。为此,笔者仅摘取其中一些内容,汇总整理成篇,名为“别传”,供有志于地方志史爱好者的参考,古为今用,使历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是旅游城的一大人文景观。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壮元汪应铨



    汪应铨(1685?—1745?)字杜林。休宁梅林人(今属屯溪区)祖父时迁江苏常熟。梅林地处新安江上源,横江之滨,距今屯溪中心区不过十华里,村民多汪姓,明末清初战乱频仍,连年荒旱,斗米价高至六钱。应铨的祖父,携家属外迁,辗转至江苏常熟,遂入常熟籍。与此同时,还有一位休宁西门人,名叫汪绎,其父也是由祖居地休宁迁至常熟,成为康熙39年庚辰科常熟籍状元,清代常熟共出6名状元,其中就有2人祖籍在休宁,而且性格也很相近。

    应铨的父亲不但是个读书人,而且学问渊博,著作颇丰,应铨幼时就跟着父亲读了不少书,所以入私塾读书时,塾师没有授过的课,他都能背,人称其“幼时英敏”。启蒙教育已不能满足他的求学欲望。稍长时,就跟着当时名儒陈董策、曾倬游学四方。

    康熙57年戊戌科殿试,应铨被钦点第一甲第一名,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六品)。康熙帝很欣赏应铨的文才,不久就被选拔入直南书房行走。南书房在乾清宫内,是康熙帝读书处,在未设军机处之前(雍正十年始设军机处)这时也是发布重要政令的地方。“行走”就是满语当差的意思,地位高的大臣,就称“大臣上行走”。这个差事,就是秉承皇帝意旨,参予政务,起草诏书。康熙帝虽是满族人,但酷好汉族文学,翰林官俗称“词臣”,还得备皇帝的文学方面的咨询。康熙帝还是一位精励图治的君主,应铨将其父所著《续经世说》等书进呈御览,很得康熙帝的赞赏,不久,(康熙60年)就将应铨转为詹事府赞善,赞善虽与修撰同属六品,但这是一个备升迁的阶梯,经过大考(亦称詹翰考),如成绩一等(分为四等)就能予以特别提拔。同年,又被选为会试同考官房首。本来升迁是指日可待的,可是由于他性格刚直,敢于直言,得罪了当权者,只当了三年多闲职京官,就被免职回乡。当权者是谁?记载中没有说,若非来头很大的人是扳不倒这位“天子门生”的。《清诗别裁集》关于作者汪应铨的简介中说“殿撰才华发露,与时龃龉”。说的就是这件事。

    应铨对罢官一事毫不在意,他生性淡泊仕途,钟性山水,率性乘此机会到湖楚、南京一带旅游去了。《清诗别裁集》有一篇他写的《题读书楼》长诗,前段说:“人生何谓富,山水绕吾庐。人生何谓贵,闭户读我书。君构读书楼,楼与山水俱。藏书数千卷,任君畋且渔。山水契动静,读书友轩虞。眺望连远近,梦寐俱恬愉。此身置太古,此心游太虚!……”。从诗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潇洒人生。

    这位才华发露的前科状元,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聘请他主持编写《湖广通志》、《江南通志》。后来,在旧游之地南京,接受聘请主讲于钟山书院达十余年,

应铨工小楷,书法圆劲秀逸,今江苏苏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他写的一把扇子。

应铨的著作有《闲绿斋书稿》、《容安斋诗集》。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毕源

   毕源(1730—1797)字湘蘅,号秋帆,灵岩山人。原籍在休宁闵口(今属屯溪区枧忠下毕村)下毕地处新安江上游率水之滨,从屯溪中心城区沿率水北岸上行,仅有几里路程,这里包括上毕村在内,都是毕姓聚族而居的村庄。

    清初下毕村有一位名叫毕祖泰老先生,是毕源的曾祖父(见《清碑传合集》)始迁江苏太仓,雍正二年,太仓分出镇洋县(1912年又并入太仓县,今江苏苏州市太仓县)遂籍镇洋。

    毕源家中殷富,据方利山先生写的《戴震与毕源》一文中说,戴震曾给毕源写过《送右庶之子毕君赴巩秦阶道序》,可见其父曾做过詹事府右庶子(正五品)。因此,有说毕源的父亲未入仕,显然是错误的。(笔者注:或是“左庶子”误为“右庶之子”,亦未可知。待考。)毕源幼年时,父亲即已亡故,所以说他“年少而孤”。其母张太夫人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工诗,著有《培远堂集》。毕源5岁时,其母即口授《诗经》、《离骚》等书,10岁懂声韵,15岁能写诗,24岁中举,28岁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并充军机处章京(举人出身,按从七品),“章京”是满语的译音,其职务和“中书”差不多,专习撰拟、记载、翻译、编写等工作。这项差事也有以进士出身充任的,其地位远比举人出身者高,升迁也较快。因此,没有取得进士资格,虽已当了官,也不甘心,到会试时,都要申报参考,如徽州的吴锡龄,金榜、戴衢亨等,都是先当中书、章京,后参加会试,不但中了进士,还都成为头名状元。

    乾隆25年庚辰科会试,毕源也参加了应试,清人笔记中记述毕源在应试中的一段经历,颇有风趣,说的是毕源忠厚得福。

    清代会试在春季举行,称为“春围”,三场考试完毕,经过阅卷,规定4月15日放榜,就在放榜前一天晚上,本来该临到诸重光(也是军机章京)在军机处值班,因为诸也参加了应试,急于想打听揭晓的消息,就要求毕源代值夜班,毕为人厚道,一向随和,也就应允了。傍晚毕源值班时,接到一本陕甘总督黄廷桂奏折,内容是新疆搞屯田之事,毕源夜坐无事,为了消磨时间,拿着奏折披阅,觉得很有意思,遂多看了几遍,他记性很好,奏折中的论点已是烂熟于心中。当时新疆初定,乾隆帝本想在那里搞屯田,于是殿试“策问”,他就出了一道《论屯田策》的命题,一般士子娴熟四书五经,在会试中只要按八股文规定格式代圣人立言,也就可以轻易过关了,可殿试出的是“策问题”,必须联系实际,写出实质性的问题答卷,策问题也有格式,开首往往用“臣对:”或“臣闻:”之类的用词,引经据典,再往后就要写屯田之事了,一般士子是难以下笔的,可毕源因心中有底,走笔龙蛇,写得非常详实得体,很得读卷官(一般由八、九名进士出身的大学士、部院大臣担任)的赞赏,划“O”的特多,(五种符号,“O”是最优的。)由于贡士们多擅长书法,毕源稍差,初拟名次,仅排在第四,然后将前十本卷子,上呈钦点,乾隆帝对毕源的答策,大加赞赏,由第四特拔第一,31岁的毕源,钦点状元,他在军机处的那位同事诸重光,被点为榜眼。引见时,乾隆见他仪表修伟,气宇轩昂,十分欢喜,对他也就格外垂爱,从此,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毕源,乾隆30年升为待读(正六品),31岁升左庶子(正五品),都属闲职京官。

    乾隆32年,乾隆帝亲耕籍田,驾临观稼台,(当然这也是做做样子)御笔写诗让随从大臣唱和,毕源挥笔立就,乾隆帝看后连连称好,当年冬天,乾隆帝特地召见他说,朕特授你为甘肃巩秦阶道(正四品),希卿不负朕望。

    毕源赴任之前,特地到老同乡、著名学者戴震处辞行,当戴震得知毕源将赴边垂远地就任道台,深幸陇右得人,非常高兴,欣然命笔写下了《送右庶之子毕君赴巩秦阶道序》为其送行。

    毕源,乾隆35年擢陕西按察使(正三品)36年改迁陕西布政使(从二品),38年授陕西巡抚(从二品),50年任河南巡抚,51年升湖广总督(正二品)嗣后,两次迁湖北、山东巡抚,两次复任湖广总督。前后当官达31年,其中任督、抚之职就有22年,是清代任封疆大吏时间最长的一个人。

毕源当官,主识大体,为民勤政,颇有政绩:

在陕西:查屯田、放赈款、疏竣渠,全活甚众;

在河南:赈灾民、平粮价、勘河道、筑堤坝,为民解困;

在山东:蠲粮税、济水灾、尽心民事。

    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乾隆52年6月24日夜间,湖北荆州府江水暴涨,堤溃城决,田庐漂没,百姓被淹死数十万人,当时毕源正在邻省河南巡抚任上,当他得知邻省灾情,立即拨出官库白银40万两,派人星夜解运湖北作救灾之用,然后,上书奏明朝廷,乾隆帝不但没有责备他擅动国库,反而大加夸赞。没有几天,就提升为湖广总督。

    总督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是挂兵部尚书衔的官事长官。毕源一方面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同时也参与了对回民的镇压。毕源一方面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同时也参与了对回民的镇压。起因是,甘肃回民马明新创立伊斯兰新教派,新旧两派产生分岐,互相仇杀。清廷处理不当,袒护旧派,压制新派,将新派领袖马明新关入兰州监狱,以后又把他杀了,引起群情激愤,攻占河州,进军兰州,清廷派将军阿桂率军镇压。毕源闻讯即调集属下兵马前往协助,但并不扰民。乾隆帝知道后,很是欣慰,以他“在陕西境内,闻甘省有事,即能悉心调度,事事妥协,实属可嘉”。特赏一品顶戴(纯红顶)。“晓谕招徕”使其为政府所用,再次受到朝廷的奖励。但在后来镇压白莲教起义中,虽竭尽全力,却屡屡受挫,多次遭到朝廷斥责。嘉庆二年,终以年迈七十之身病死军中。

    毕源儒雅大度,颇多生活趣事:

    毕源任军机章京时,喜欢看戏,跟京城宝和班名角李桂官往来甚密,李是男演员,当时旦角都是男演员扮演,李桂官演的是旦角,色艺双全并擅长诗词书画,格调高雅,很得毕源敬重。毕源中魁时,李桂官就被人戏称为“状元夫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还作了一首《李郎曲》赠给李桂官。

    乾隆45年,毕源受命代理陕西巡抚,赴任途经某寺院,他是个风雅的人,免不了要进去随喜一番。一位老僧出来迎接他,边走边谈。毕源随口问:“您会念经吧”?老僧答:“念过”。毕源又问:“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老僧笑了笑说:“我只是一个破庙的老和尚,非常惭愧生成钝根,大人是天上文曲星,非同一般,不知一部“四书”有多少个‘子曰’?”,毕源一时语塞,对老僧思维敏捷、吐谈风雅很是佩服,就捐了银子为寺里添置田产作香火费,还把寺院整修一新。

    源有一侍妾跟一位门客私通,(据说这位门客是著名文学家蒋士铨之子),怕事情败露,就偷偷逃走了,毕源得知以后,打算派武士去追杀,其妻忙加劝阻说:“事已至此,何必再去作孽”?毕源恍然大悟,佩服妻子的见识,就不再过问,而委托其妻妥善处理此事。其妻取了一些银子派人去追赶门客,并嘱咐派去的人对门客说,你想要侍妾,何不早说?今事情闹出来了,毕大人也不怪你,而是耽心你途中缺少盘缠,特送来一些银两,望好自为之,弄得门客又感动,又惭愧,再三致谢而去。

    毕源是有清一代著名的儒学大家,经史、训诂、金石、地理、诗画无所不通。他爱才若渴,贤礼下士的风度,是尽人皆知的,当时著名的学者孙星衍、洪吉亮(歙县人)、严长明、程晋芳(歙县人)等都在其幂下,人们称其为“江左名士,半入其幕”。著名诗人黄景仕(仲则)为债务所逼,打算到陕西巡抚衙门找毕源帮助,走到半路就病故了。毕源得知后,为他隆重料理后事,还委托洪吉亮送其灵枢回乡安葬,还出资安顿其遗属,整理出版其诗集;著名学者程晋芳,原本是寄居扬州(经营盐业)的徽商巨富,家中藏书五万多卷,无书不读,学问渊博,著述颇多,广交文士,他的家中,几乎成为文人雅士的宾馆,慷慨大方,以致散尽家财,晚年穷愁潦倒,到陕西找老友毕源帮助,到毕源署中,才住了一个月就病故了。毕源十分悲痛,放声大哭,认真安排后事,代他偿还了一切债务,并派人送其灵枢回江苏淮安安葬。(一说是江宁);还有一个姓汪名中的名士,既非毕源幕宾,又无一面之交,想要毕源资助,又摆出一副名士的架子,不去面访毕源。写了一张小纸条,上写:“天下有汪中,先生无不知之理;天下有先生,汪中无穷困之理”,留下客店住址送交门卫,扬长而去。毕源看了条子,哈哈大笑,立即派人送白银500两到客店里去;(据《歙县志》载:汪中,歙县潜口古塘人,后为毕源幕宾。)文人有文人的脾气。幕宾孙星衍,进士出身,当过布政使(从二品),引疾归入毕源幕,清代著名文学家,但性情偏激,动不动就骂人,弄得幕客都难与其相处。毕源知道后,既不责怪大家,也不说孙星衍的不是,只是一笑而已,另外找个房给孙星衍住,矛盾也就慢慢消除了。毕源礼贤下士的例子颇多,当时人们称他有孟尝君之风。

    毕源嗜好著书立说,著作等身。又酷爱刻书,刻印书籍达数百卷之多,还资助别人出书。

    他认为研究经义当宗汉儒,因此叙述源流,著《传经表》、《通经表》等书。

    他认为读书必识文字,而研究文字当宗许慎,因此考校异同,撰《说文解字旧音》、《经典文字辨正书》。

    他为了考证正史,博稽群书。认为徐乾学(歙县人,寄籍江苏昆山,与二弟秉义,都是“探花”,三弟元文是“状元”世称“昆山三徐”)所著《宋元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后编》优于王(宗沐)薛(应旂),但存在引用资料较少及详略不当的缺点,因而编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阅20年编成,至嘉庆六年始全部刊行,取材比较完备。

    他认为研究史学必通地理,又认为金石可证经史,于是作《山海经校本》、《晋书地理志校注》并广搜历代钟鼎碑刻,著《关中金石记》、《中州金石记》等书。

    毕源诗文著作有《灵岩山人文集》。《灵岩山人诗集》其著作多收入自辑《经训堂丛书》之中。

    当然,他的不少著作,也得力于幕宾的协助,譬如《续资治通鉴》的校审者就是孙星衍。

    毕源官居正二品,按清制俸银每月不过155两,京官有禄米,地方官还没有禄米,幕宾又不在正式编制。他为人又大方,动辄千儿八百地为人解困。不仅如此,他在苏州还建了一座华丽的、又从来没有住过的“灵岩山馆”,晚年在关中又购得“遂园”。他是嘉庆二年七月病故的,嘉庆四年被削去子孙承袭世职,籍没家产。其罪状仅说他是放纵白莲教叛乱,并没有说他贪污纳贿,而且嘉庆五年又发还他的家产。他的开支如此之大,又是从何而来呢?

    究其原因是清代理财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病。督抚、甚至府、县都有对地方款项动用的自由。据当过布政使的张集馨所著《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说,督抚每年合法的额外收入清廉的可得银子三、五万两,心狠的可搞到十余万两。又据曾任云贵总督、清代学者吴振木或所著“《养吉斋丛集》卷26中说,总督巡抚的养廉银”视地方财政收入的好坏,多或数万两,少或数千两。所以一些财迷心窍的清贫京官,多钻营权贵,希望外放在富庶之地,搞个肥缺。“三年清知府”,尚且还有“十万雪花银”。何况毕源身任督、抚达22年之久,其收入之钜,可想而知。虽说如理不合,但毕源的收入还是合法的。

    乾隆60年(1795)第二次授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6月,以镇压苗民起义不力,被解除职务。7月,仍任总督。嘉庆2年(1797)毕源终以操劳军需辗转反侧,以致旧病复发,手足麻木,嘉庆帝特御赐“活络丸”为之疗治,6月,以病情转重入奏。7月,卒于湖南辰州军营,赠太子太保。

    卒后,因他在镇压白莲教起义“失察过多”,连个谥号也不肯给他。还有人说他“文人治军,终非所长”。不仅如此,到了嘉庆四年,有人翻出老帐,参奏他纵容白莲教叛乱,而将他子孙承袭的官职统统削除,资蓄田产尽没入官。

《清史稿》有其传。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状元戴衢亨



    戴衢亨(1755—1811),字莲士,一字荷之。祖居地休宁隆阜(今属屯溪区)。

    隆阜村在屯溪区西南郊约五华里处,村西北滨临横江,隔江相望有桃花洲。旧时,村里有座摇碧楼,现在已是清代著名学者戴东源纪念馆。

    隆阜,是戴、吴两姓聚族而居的村庄,上村多吴姓,下村多戴姓。隆阜村的戴东源,可说是尽人皆知,但与戴东源同宗的戴氏后裔中还出了一名状元戴衢亨,恐怕知道的人就不是太多的了。(注)

    戴衢亨的祖先,先是由隆阜迁到江苏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县)至曾祖父时,因游幕至江西大庾(今江西大余县),被一位盐商聘为家塾教师,遂在大庾定居下来(见《妙香室丛话》、《郎潜纪闻》)。这个县在江西、广东交界处,梅岭之下,当时是一个比较偏僻、地瘠民穷小县,从来也没有出过一名举人,进士。当地人归咎于学宫的风水不好,计划迁地重建,在重建学宫中,衢亨的祖父也资助了一些银子,并将两个儿子戴第元、戴均元放在学宫中读书,从此以后,戴家就兴旺发达了。

    乾隆22年丁丑科,衢亨的父亲戴第元考中进士。后历任礼部给事中(五品)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乾隆40年乙未科,衢亨的叔父戴均元、胞兄戴心亨,成为同科进士。戴均元后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正一品);戴心亨只当了一名翰林院翰林。

    乾隆43年戊戌科,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官至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

一门四进士,人称“江西四戴”。

    戴衢亨17岁中举,中举以后,当过内阁中书,军机章京。中状元时只有24岁,是清代最年轻的2名状元之一,另一位是乾隆58年的状元,歙县人潘世恩。

    衢亨中状元,人言是天凑其缘,这里有一段趣闻:

    该科读卷官是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程景伊。(歙县云雾塘人)前十本卷呈乾隆御览时,原来排名第一是大兴县的邵自昌,乾隆看了邵的卷子,虽嫌其对策中有两句不太连贯,但并没有打算改变初拟名次,但在拆弥封时,邵自昌的弥封袋老拆不开,乾隆帝等急了,就叫将第二、三名往前挪,衢亨原拟名次第二,乾隆帝认为这是天意,就照拆封次序填榜,衢亨就成为一甲第一名了。邵自昌成为二甲第一名。

    这一科会试的主考是内阁大学士于敏中,18名同考官中有2人是徽州前科状元,一是休宁人黄轩,一是歙县人金榜,衢亨是金榜这一房录取的。

    戴衢亨中状元以后,虽累迁詹事府中允(六品),左庶子(正五品)、待读学士(从四品)在这中间长达20年的实际职务,仍然是一个军机章京,这究竟是一回什么事呢?

    原业他是于敏中当主考官录取的贡士,于敏中就自然成为衢亨的恩师了。于敏中与当时的权臣满族大学士和珅,一向不和。和珅是乾隆帝的宠臣,权倾天下,朝廷官员多依附在和珅门下,独24岁中状元的衢亨,少年气盛,看不起这位靠奉承拍马起家、生员出身的满族大士和珅(汉族,非进士出身不得任大学士)更看不惯和珅擅权独揽,卖官受贿,飞扬拔扈的所作所为,不肯依附和珅。因此,长期受到和珅的压制。

    一个偶然的机会,衢亨从此冲破和珅的压抑,官运高照。

    嘉庆二年的一个深夜,衢亨与另一军机章京吴熊光值班,某省报来一封十万火急公文,此时,乾隆虽然做了太上皇,遇有重大政事,仍然要亲自过问,军机大臣们一时又召不来,就面授两位军机章京代拟圣旨,乾隆看了拟旨很是满意,嘉庆帝也认为措辞稳妥,待军机大臣赶到,看过拟稿,都说非常好。乾隆道:“朕拟命他两人今后随军机大臣一起参与机要,诸卿以为如何”?本来和珅一贯奉承乾隆,从来不敢违抗圣命,但是又怕他两人分去自己的权力,于是硬着头皮道:“枢密重地向来他人不得进入,恐与祖制不合”。乾隆听罢,也察觉和珅有擅权的用心,便轻轻冷笑一声说:“你们不过计较官职高低罢了,这有何难”?即命“戴衢亨、吴熊光二人,赏加三品顶戴,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即试用为军机大臣)。和珅不但没有达到阻碍衢亨入内的目的,反而升了官,也为嘉庆培养了辅佐的人材。嘉庆未登位之前,和珅自持是乾隆帝的宠臣,从不把嘉庆放在心上,嘉庆对和珅也是敬而远之。嘉庆帝对衢亨却是非常敬重,嘉庆元年,皇帝即位,登极大典上一切礼仪、文字,皆由衢亨一手制定,由此受到嘉庆帝的格外器重。

    衢亨的外貌:高高的个子,白净而又略带消瘦的面容。体貌清癯,欣然玉立秉性清通,无声色之好,办事勤谨。嘉庆3年,擢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待郎,同年加恩军机大臣。清代不设宰相,人们习惯称军机大臣为宰相。

    嘉庆4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朝廷重大政务,全靠衢亨日夜操劳。第二天,嘉庆帝决断要解决和珅的问题。和珅植党营私,招权纳贿,以致吏治日坏,是激起川楚白莲教起义的罪魁祸首。当即将和珅夺职下狱,责令自裁,抄没家产,仅抄出白银就达二亿三千余万两,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语。朝廷中多有和珅余党。当此政局多变之时,一切政务悉由衢亨处理,衢亨历任吏部、户部待郎,兵部、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师,官居宰辅。清代由状元出身官居宰辅有14人,其中祖籍徽州3人,他是其一,另外二人是歙县的徐元文和潘世恩。

    说起衢亨慎审公道,持公清正,确是事实,然而有一椿科场案,几乎使他声誉扫地。

    嘉庆14年己已科殿试,例由钦点八名大学士、部院大臣任读卷官,衢亨资历最高,任首席读卷官,这一科选中状元是歙县人洪莹,钦点两个月以后,突然冒出个御史花杰(贵州人)上书弹劾戴衢亨,说他与洪莹关系甚密,读卷有弊,一时满朝哗然。御史虽是一个五品官,但是有弹劾、监察大臣的大权,嘉庆帝不得不特例二皇子在上书房监考,令洪莹默写殿试策问卷,洪莹心中无鬼,沉着镇定,不加思索,一挥而就,经与原卷核对,无一字错讹,嘉庆帝连连称赞“真才!真才!”此时,已是夏天,嘉庆帝特赐洪莹夏衣两件。把洪莹原卷及默写卷,发交花杰阅看,以服其心。花杰任意抵污大臣,着即严加议处。洪莹中魁以后,经过这一番折腾,也就无意仕途,仅于嘉庆18年担任过一次顺天乡试考官,便退职归隐。衢亨更加受到嘉庆帝的信任,就在这一年加授为太子太师,次年,又拜体仁阁大学士。

    衢亨担任首辅,虽无惊天动地、名垂千古的功绩,但秉机廷枢,却是以审慎公道自励。嘉庆帝嘉奖他道:“一切用人行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每加采纳,克副赞襄”。还作了一首五言诗,亲自书写赏赐衢亨,诗曰:“知遇先皇早,欣看晚器成。予申三锡命,汝矢一心诚。凤阙随双彦,(指衢亨和他的叔父戴均元)鳌头冠众英。荷天作霖雨,江右灿台衡”。此时衢亨的府第已迁到江西南昌,星轺交驰,车马盈门。为感激圣恩,他特地将嘉庆帝写的这首诗刻在一块大石碑上,上面还盖了一座亭子保护起来。今亭子已不复存在,底邸遗址犹存。宰相府前厅悬有“紫阳世第”四字匾额一方,落款为:“莲士戴衢亨”笔力秀劲。(上款似是年月,因系照片影印件,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右侧后大门上方有方砖阴刻“秀夺章江”四字匾额一方。

    嘉庆16年3月衢亨扈从嘉庆帝自五台山回京途中患病,嘉庆帝命其先行归京,至园明园府第,即卧病不起,寻卒。时年57岁,赠太子太师,祀京师贤良祠,谥文端。清代状元又官居一品受到朝廷封谥者有12人,其中祖籍徽州2人,另一位是歙县人潘世恩,谥号文恭。

著有《震无咎斋诗稿》。

《清史稿》有其传。

    注:1991年《黄山日报》登载了万牛先生写的《寻根问祖到徽州》中,记述隆阜戴氏后裔,现在是浙江开化县企业家戴生言先生到隆阜寻根问祖。据戴先生说,他家先祖是从隆阜迁徒到浙江开化县戴氏家族的一个支派,至今家中尚藏有族谱,他的先祖在开化县有名望的是清乾隆时,官至刑部尚书戴敦元,与戴东源同属一个宗祠。(笔者查《清秘述闻》载:“道光12年恩科会试考官刑部尚书戴敦元,字金溪,浙江开化人,癸丑进士”)按元、亨、利、贞排辈,戴敦元与衢亨的父亲都是“元”字辈。由此推断,戴衢亨、戴敦元都是隆阜戴氏宗祠分出江西、浙江两个支派。



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状元王以衔

    王以衔,(1761—1823),字署冰,号勿庵。祖居地休宁合阳(今屯溪区阳湖镇政府所在地洽阳村),该村地处洽阳河西侧,新安江南岸,与屯溪区政府所在地隔江相望,江面上有新大桥两座与两岸相通。宋代至清代均称合阳里,后以村东、村西、村北三水汇集,遂改为洽阳。王以衔祖上何时迁至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不详,但从村中曾建有“状元楼”(见《黄山日报》严济棠先生写的《屯溪古迹知多少》一文)可以推定距乾隆六十年之前,不会太远。

    王以衔中魁时,家中有母亲、继母,以及继母所生的弟弟王以铻。他们兄弟俩,都同在乾隆54年领乡荐(即中举人),又同在乾隆60年进京赴考,先是弟弟王以铻在会试中得中“会元”,后是兄长王以衔殿试中钦点状元,兄弟同科两元,在科举中实属罕见。然而在考试中,家中和京城两地却各出现了一喜一忧两种不同的场面。

    喜剧的场面在家中。当时正值春暖花开,江南草长,燕子飞舞之时,在以衔家的大厅上挂着大红灯笼,一对对燕子恰恰把巢筑在灯笼上,他母亲见到后高兴地说:“灯上做巢,这是‘登科’之兆”果然泥金喜报敲锣打鼓送到府上,王以铻会试高居榜首,家人正要将喜报高悬厅堂正中,王母急忙阻止说:“这地方留着贴状元喜报”。殿试唱名,王以衔真的被点为状元。这自是偶然巧合,家中自有一翻热闹。

    惊险的场面发生在京城。乾隆乙卯科会试主考官是左都御史山东诸城人窦光鼐,副主考一个是礼部侍郎刘跃云,一个是内阁学士瑚图礼( 满族正白旗人)。一切录取事宜皆由窦老先生作主,放榜之后,浙江的王以铻名列榜首,即为会元,而第二名则是他的兄长王以衔,兄弟联名高居前列,一般企盼考取贡士不幸落榜的士子,难免要仪论一番。(“贡士”几乎百分之百的成为当然的进士,所以人们也称“贡士”为“进士”)。

    窦光鼐是官拜左都御史的二品大官,都察院的首官,专司中央监察职责。平时专爱揭当政大学士和珅的隐私,在这个当口上,正是和坤对窦光鼐进行报复的好机会。他便绞尽脑汁搜集材料,终于也找到一些牵强附会的口实:一是说窦曾多次出任浙江学政,此榜必定有私。二是说王以衔兄弟俩在会试卷上皆写有“王道本乎人情”一语,定是窦考前和王以衔兄弟俩通了关节,向乾隆帝进馋,加上当左都御史的窦老,平时也难免得罪一些同僚,一齐起哄。和珅本是乾隆的宠臣,乾隆帝对兄弟俩得中高第,也存有怀疑,于是派在臣进行复试,经过反复逐字逐句进行“磨勘的结论,说是王以铻的试卷“语句多有瑕疵”名次降至第71,被罚停参加殿试,王以铻由第二降至第四,窦光鼐及两名副主考皆被降职。

    殿试结束,前十本卷子进呈乾隆帝,排出名次,拆开弥封,排在第一名的竟是王以铻。大臣们个个大眼对小眼,和坤更是暗暗叫苦。乾降问:“谁取的?”礼部尚书纪昀说:“臣取的。”再问:“谁定的?”和坤说:“奴才定的。”(对皇帝答对,汉族官员自称“臣”满族官员自称“奴才”)。乾隆帝觉得滑稽说:“那么,你二人难道也有私情吗?”和坤回禀:“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滑私弊,如有失当之处,何妨另换一名。”乾隆帝道:“如此看来,王氏兄弟在会试中联名一二,实属偶然。得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知,既已拆封,岂能再换?”唱腋之日,乾隆帝不无幽默地说了一句笑话:“此亦岂朕之关节耶?”

    在此之前,这一椿科场案已被士子们说的沸沸扬扬,王以衔兄弟俩吓得满身冷汗,当传出钦点头名状元是王以衔的时候,京城九门哄动,好一番热闹。潘世璜(歙县人)被点为探花。是乾隆58年状元潘世恩之北弟。

    王以衔中魁以后,历任工部侍郎、礼部侍郎、国子监(清代最高学府)司业(国子监祭酒的副职,均二品)三临顺天(京城)乡试,一典江西乡试,一督江苏学政。

以衔食量兼人,身体肥胖而不能任劳,但对公务从不马虎,除工部侍郎一职以外,平生大都是做的礼部、考官、学政有关教育的官员,他很安心这些政务清简的职务,他对进士的标准是,最喜文章平正通达,最厌是那些故作险怪、芜杂之习。

以衔为人浑厚和易,与人相处终日无戏言,平生口 不言人过,视天下人无一非君子,故上自大官贵人,下至内侍工役,无一人不称其为长者。

有一年由学士服阕入都(“服阕”就是官员的父母亡故,按清制可以给三年假期守孝,这里说的是以衔假满返回北京)。途径淮河处,有一艘运官粮的大船,争抢航道,船上的篙手不小心,将锐利的稿尖括伤以衔的手腕,篙手见到这位官员满手是血,吓得不知所措,以衔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以好言相慰,可见其为人浑厚。

道光3年,有一天早晨坐轿上朝,行至东华门突然暴卒于轿中,记载上说是“无疾而终”,其说未必准确,从其肥胖这一点看,很可能是高血压发作。终年63岁。

《清碑传合集》有其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屯溪四状元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