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呆西萌 发表于 2018-3-3 09:52:49

屯溪邮电通讯与驿路交通

屯溪,解放以来人口倍增,市场繁荣。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电公路和民航交通事业飞速发展。横贯市内的宁赣铁路已全线通车,民航除原有屯合线外,又增辟了屯溪至杭州、上海、厦门的班机。这为屯溪经济的发展腾飞,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可是屯溪旧时邮电交通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还需要从古驿道与烽火台谈起。

   驿,为旧时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休息的场所,从上驿至下驿所经的道路,故称驿道。古代这种驿道,实为后来的邮路交通的雏型。远在五代(公元207年),天下邮传皆役于民。宋建隆二年,命军人代之。直到改“驿”为“铺”,在明代地方志中,即见记载。不过那时的铺,虽各县建制有所差异,一般是每铺设司一人,铺兵四人,已成为官方邮件的专设机构了。

   具体到屯溪来说,明代弘治以前就有朱塘铺、高枧铺和隔铺的设立,占休宁县设铺十五处的五分之一。这条驿路,东联歙县,西接婺源,以后便逐渐成为贯穿屯溪,往来浙赣之间的阳关大道。所以过去屯溪通往浙赣的路线是以当时的八家栈为中心,西路是:上过屯溪桥(渡)经高枧、隔山、出雁塘,过江湾到婺源;东路是:从现在华山脚下的自来水厂沿河至新潭,经东关到岩寺的。过去在这条交通要道上的往来商旅,主要靠肩挑驮运和骡马车轿。因此,沿途一些街坊与集镇的马铺、轿行之设,基本是上下相连的。

   水路,由于南源北港的率水、横江交汇于此,直下钱塘。所以明清以来,商业的往来,全靠这条航道通往沪杭和国外。

    然而这条航道由于“滩迥路折,节节险阻”,使得舟行往返,每每逾月,实为商旅所苦。因此,远在1929年以前,始有兴建昌屯、芜屯两条公路之议。

    昌屯(原称杭徽)、芜屯、屯青三条公路先后修成,是在民国二十二至二十四年之间。其中杭徽路,是由当时的资本家程君瑞花了十五万元的法币,同当时浙江省建设厅长程振钧以立“昱歙公司”之名,行官商之实而建的。据说在杭徽公路全线通车典礼时,行驶在这条公路上的第一辆汽车,是只有三个座位钢丝轮胎的舶来品。

    当时这些公路路面宽为六米,不仅高低悬殊,而且又坎坷不平。多数涵洞桥梁,均为临时木架,很不安全。车辆行过,晴天是沙尘滚滚;雨天是泥浆飞溅。然而这条公路在修建时间上,竟长达十年之久。明为“官民合办,分段兴工”;实为“民办官营,包干于民”。在这漫长的修建过程中,沿途百姓的劳役苦累,负担沉重,是可想而知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屯溪只有十多部汽车,营运里程只一百二十公里,而公路失修,车辆破烂,正如当时民谣所说:“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发动六七次,八九十人推”。解放后,屯溪公路的交通建设,就是从整个徽州地区所接收的七辆商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经屯溪的皖赣铁路,于1981年10月1日已通车到屯溪。而这条铁路的修建过程也是曲折艰难的。远在清末,这就是一条商办铁路。1941年清宣统三年,督办大臣盛宣怀为这条铁路建设而曾准备向英国借款,而盛宣怀是近代的买办官僚,秀才出身,早年入李鸿章幕僚。曾任邮传部尚书和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常以“铁路国有”名义,将自己归商办的一些干线路权以为外债抵押。为此,激起了铁路风潮。有人曾撰过这样一幅对子:

头可断,血可流,一息尚存,

总要挺身争铁路;

目未螟,心未死,三寸不烂,

岂容缄口学金人。

    以示对清廷的抗议。然而,盛宣怀对此并不死心,正当他插手这条皖赣铁路进行这种丧权辱国买卖勾当的时候,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成功,盛宣怀因此被撤职而流亡日本,这才使得这一阴谋未能得逞。民国成立,始重新修筑这条铁路,正在铺轨之时,又以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入侵而遭到严重的破坏直至停工。

    解放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尤其是粉碎“四人帮”后,经过广大工人的努力,这条铁路,才得到真正的复苏。

    屯溪,通讯事业的开始与发展,自然也是较古的。旧时除了官用的驿路邮传以外,还有军用的烽火台。这种专为边区报警,传递军情信息的烽火台,在旧时的屯溪,就建有四处之多。这就是枧中的凤霞,三门呈的门口店,黎阳的小桥头和长干的许家墙,即人们沿用汉时旧称呼之为“烟墩”的便是。其中黎阳小桥头的一座,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拆去的。不过,当地人们对这座古建筑还没有认识以前,都以三官殿、三姑殿或三观殿称之。但有人说它是个牌桩,是为破坏黎阳属于牌形这块风水地而建筑的。所有这些,只不过是在“烟墩”失去军用通讯的历史效用以后,人们改“台”为“殿”和一些穿凿附会之说罢了,还有人认为明代因朱升“高筑墙”的军事战略思想影响,于是对这种军事设施,较为重视。这从明制烽火台“举火加放炮”以示敌数多寡的规定可为旁证。由此推想,屯溪这些台的建立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官用、官用的邮传通讯事业的开拓既是如此,那末民用的情况在屯溪又如何呢?我们知道,屯溪地处新安江上游,上及婺黟,下通沪杭。同时杭州又与直通南北的运河相接,在这样一个广泛的水路交通范围内,过去屯溪人们的通讯,主要是靠往来这条水上的商旅“书客”来传递的。而这种通信方式,约在明万历以前,就已形成。

    清末民初,屯溪的通讯的事业,始具规模,并有邮政电报局的设立。解放初期屯溪上街的邮电局,便是民国十八年新建的,建筑面积不过百十来个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屯溪是国民党第三战区驻地,所以军用电讯机构,多集中屯溪后街的老虎寨。由于当时的通讯工具落后,民国初年,仍在更改满清政府遗留的“小龙”邮票使用,所以人产们把发电报叫“打电报”,通电话叫“摇电话”,购邮票叫“买龙头”的。这种称谓差不多一直延续到解放。那时,从屯溪通往五城、溪口的邮路,所有信件包裹,仍是邮差步行肩挑在这条邮路上往来传递。所以从沪杭发来的信件,经屯溪分检送到效区山乡,一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到。如遇天阴雨雪,或是公路被阻,收信时间,即更是难以预期。虽然,那时邮政当局对于这种步行肩挑的“邮政担”,订有“登舟即渡”的规定,人们对于急投的信件上也有插上鸡毛或是烧了信角以示加快的标识,但都未能改变这种投递的缓慢状况。

      今天的邮电部门业务之广,人员之多,设备之新,传递之快,与四十年前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屯溪邮电通讯与驿路交通